2015-08-13 02:05:13
人民幣快速貶值對A股投資者心理層面的沖擊顯而易見。
昨日(8月12日),從航空、造紙到金融、地產股,對原材料進口有依賴、產品以人民幣計價的相關概念股均出現較大幅度下跌。昨日滬指大幅低開后全日震蕩,尾市跳水使日K線向下尋求5日均線支撐。
以昨日收盤價計算,今日(8月13日)滬指在平開的情況下,5日均線將落在3874.66點的位置,這一點位較昨日最低價3871.14點十分接近。那么,回踩5日線之后的股市能否展開絕地反擊呢?
從心理因素來看,今日又逢周四,市場之前已出現“黑色星期四”的說法,所以,在沒有消息面積極因素的情況下,今日股市或有點不樂觀。
近期市場分化嚴重,我們可以理解為,由于資金量遠不如前,有限的資金也只能操作有限的個股,這些被操作的個股就構成當前市場熱點。
近期的持續性熱點無疑是國企改革概念。未來,估計主流資金仍將在國企改革概念上發力。昨日深圳本地國有股的上漲或預示國企改革概念又現“炒地圖”。這一次,是上海、重慶、還是山東?
除國企改革外,我認為匯率貶值受益股也可能成為持續的熱點,原因有三:首先,這次人民幣匯率貶值受關注度很高,不少分析人士認為人民幣匯率將進入下降通道,對于該事件的持續性報道和關注將顯得有持續性;其次,本次匯率貶值,官方給出的主要原因就是促進我國的出口。既然政策給明了方向——對出口型企業有利,市場豈有不挖掘相關概念股道理?第三,匯率大幅下降能刺激出口并提升出口型公司業績。相比國企改革對上市公司業績的影響預期較長,匯率貶值對相關出口類上市公司的業績提升是明顯而迅速的,甚至有可能在當季體現。那么,市場對受益人民幣貶值的相關個股關注點有望從單純的概念過渡到業績受益,持續性就將比較長。
對投資者而言,如果你手中的股票池具有國企改革、受益匯率貶值等多個熱點概念,那自然是極好的。(張道達)
道達郵箱:daoda@263.net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