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28 18:01:10
這意味著車主可以自由選擇修車的地點,而4S店也不能再對車主說“要是不在我這里保養,出了質量問題我不負責”的話。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紀偉
每經記者 紀偉
8月26日,交通運輸部發布關于修改《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的決定,該《規定》已經于2015年7月23日正式審核通過,并且該決定已經與2015年8月8日起正式實施。
分析認為,《規定》修改版推出后,有望打破目前國內汽車維修行業被整車廠、授權經銷商高度壟斷的局面,消費者長期面臨的4S店等高額維修保養費用的壟斷局面或將隨之改變。
全國秘書乘用車聯主席秘書長崔東樹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此次修改方案的出臺對傳統經銷商售后市場帶來很大影響,以往的零廠家部件壟斷和維修保養都面臨極大挑戰。促使經銷商更好完善汽車售后服務體系的建立。”
其中,《規定》稱:“托修方有權自主選擇維修經營者進行維修。除汽車生產廠家履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汽車質量‘三包’責任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強制或者變相強制指定維修經營者。”
這意味著車主可以自由選擇修車的地點,而4S店也不能再對車主說“要是不在我這里保養,出了質量問題我不負責”的話。
伴隨著車輛技術含量不斷提高,交通部頒發的《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對機動車維修管理做了規定,但是越發不能滿足國內機動車發展的需求。新規定不僅僅對相關細則做的修改,對經營許可和維修人員做了詳細規定。
在汽車售后服務領域,兩大問題一直較為突出,第一是配件的真實性問題,第二是關于修車的技術。
分析稱,隨著反壟斷的深入,飽受詬病的汽車流通領域的反壟斷新規,將會陸續出臺;不過,規定的出臺雖然有利于消費者的權益,不過是否能落在實處,有待觀察。
對于零配件,機動車修改辦法的新規也修整為:“機動車維修配件實行追溯制度。機動車維修經營者應當記錄配件采購、使用信息,查驗產品合格證等相關證明,并按規定留存配件來源憑證。”
在新規之下,國家將要促進汽車配件的流通渠道開放,鼓勵原廠配件生產企業向汽車售后市場提供原廠配件或提供獨立的售后配件,原廠部件不再是廠商渠道獨立銷售和控制。
相關專家分析,不管是4S店還是路邊維修廠,用的配件要做到能追根溯源,杜絕“掛羊頭賣狗肉”的狀況,誰也不保證4S店用的一定是原廠件,路邊店用的都是拆車件。但對于第二點修車保養技術一直是個難點。
新規要求,廠家在新車型投放市場后六個月內,有義務向社會公布其維修技術信息和工時定額,從而讓普通的社會修理廠也有辦法獲得跟授權經銷商一樣的維修水平,提供同樣的服務,保證授權與非授權渠道在售后服務中相對平等的競爭關系。
隨著我國汽車產業的迅猛發展,汽車后市場逐漸火爆,汽車電商形式層出不窮,國內消費者在維修保養方面缺乏汽車知識和辨別能力,對4s店的依賴度高。消費者又信息不對稱,對周邊維修養店服務質量缺少了解。基于現實中種種弊端,汽車后市場電商自然不過錯過這機會。
典典養車品牌總監李鵬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到:“這次準入機制提高,有利于汽車電商繼續服務后市場的發展,有利于服務規范。O2O主要功能在于線下服務,服務的初衷也在于打通信息不對稱。”
對此,崔東樹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談到:“因為后續的社會保障體系沒有建立起來,目前政府出臺相關規定也只是對汽車后市場做大體規劃,引導經銷商去做好售后服務,如何把服務規范建立起來,汽車電商的發展會起到推動作用。”
“但是電商發展離不開傳統經銷商售后服務體系,相關的培訓機構也會建立起來加強對修車保養人員的培訓,最終更好的服務于消費者。”崔東樹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