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機構

          每經網首頁 > 機構 > 正文

          沒帶銀行卡不要緊 刷臉就能取錢了

          每日經濟新聞 2015-10-14 23:03:12

          不用帶卡,無需預約,走到ATM機前,“刷臉”就可以取走現金……這并不是電影里的情節,而是現實生活中已經可以實現的場景。近日,招商銀行宣布推出“ATM刷臉取款”業務,用戶可通過“刷臉”、手機號碼和密碼實現取款業務。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鄧莉蘋    

          每經記者 鄧莉蘋

          不用帶卡,無需預約,走到ATM機前,“刷臉”就可以取走現金……這并不是電影里的情節,而是現實生活中已經可以實現的場景。

          近日,招商銀行宣布推出“ATM刷臉取款”業務,用戶可通過“刷臉”、手機號碼和密碼實現取款業務。據了解,這是國內銀行首次將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到自動取款機上。

          事實上,關于人臉識別等生物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業界已討論和探索許久。此前,微眾銀行、中國平安等都在某些業務環節中加入了生物識別技術的使用。

          在招商銀行總行信息技術部總經理周天虹看來,相比其他生物識別技術,人臉識別可讓人和電腦更加自然和便捷的交互;同時,在金融服務場景化的大背景下,人臉識別技術的使用也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單日“刷臉”限額3000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場體驗了招行“刷臉取款”業務。在ATM屏幕首頁點擊選擇“刷臉取款”功能,將臉對準攝像頭,3~8秒后系統給出驗證結果;驗證成功后,客戶需輸入手機號碼;最后,輸入取款金額和密碼,就可完成取款。

          周天虹表示,人臉識別技術對光線和人臉角度要求比較高,目前行業在實際應用場景中的拒絕率在10%左右。若要降低拒絕率,需收集更多可信片源。

          據招行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刷臉取款”應用了“三維成像技術”,可幫助排除視頻、照片等平面影像,還可進一步利用核心算法對人的臉部的五官位置、臉型和角度進行計算分析,將誤識率控制在較低水平,并保證較高的識別準確率。

          實際上,今年5月和8月,招行分別在可視柜臺、柜面應用了人臉識別技術,輔助遠程坐席及柜員完成客戶身份核驗。

          周天虹表示,人臉識別技術是輔助核身的,電腦可以按照算法更精細地對比。同時,有人的場景使用人臉識別,可以幫助招行收集大量可信片源。目前,招行每天收集到的客戶數有6萬多,隨著片源庫的快速增長,拒絕率會持續得到改善。

          據悉,目前“刷臉”取款每日限額為3000元。招行已對深圳和上海的少量ATM機進行改造,接下來還會對全行的ATM進行評估,如果條件合適,會對這些機器進行改造。

          “人臉識別”更易推廣

          目前來看,招行的“刷臉取款”業務,可以實現的仍然是“無卡取款”,而“無卡取款”并不是一項新業務。此前,多家銀行都已推出了類似業務,用戶事先在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等進行預約,憑預約碼就可以在ATM機上取款。

          前述招行相關人員表示,與現有的“無卡取款”相比,“刷臉取款”的優勢在于進一步簡化了用戶的取款流程,無須事先通過手機銀行進行預約。相對而言,這在很大程度上優化了用戶體驗。

          而采用生物識別技術來實現無卡取款,此前亦有其他銀行進行過嘗試。比如,此前攀枝花銀行就推出了掌靜脈存取款業務。簽約“掌靜脈”識別業務的客戶,在該行的ATM設備上選擇“掌靜脈”,輸入預存手機號,再掃描手掌靜脈,輸入密碼,即可辦理存款、取款、轉賬、查詢等業務。

          不過,依靠掌靜脈識別技術,需先采集客戶的掌靜脈數據,相比人臉識別增加了一道應用門檻。

          此前,某華南地區銀行人士認為,掌靜脈、虹膜等生物識別方式是比較安全可靠的;但這類設備的成本較高,導致這一技術更適合在一定范圍內使用,難以大規模推廣。而且,前期錄入個人信息,客戶還是要去銀行。

          “招行推出人臉識別技術也需要對設備進行改造,但改造的成本并不算高。”周天虹認為,生物識別技術非常多,但人臉識別相對而言可運用范圍更廣。首先,它具有非接觸性,不需要特別的設備;同時,這一技術不涉及客戶的隱私數據,提取和運用也不會讓客戶有不適感。

          前述華南地區銀行人士亦表示,相對其他生物識別技術來說,人臉識別比較便宜、而且有可能實現遠程使用。

          “場景化”運用空間大

          在金融業在探討人臉識別時,遠程開戶問題是繞不開的。

          前述華南地區銀行人士認為,人臉識別技術具有大面積推廣的條件,通過攝像頭就能完成,可彌補一些銀行網點建設不足的問題。但業內對這一技術還在探討,監管也沒有完全放開。

          今年5月,在“清華大學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央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樊爽文表示,通過人臉識別遠程開戶應先訂立一個普遍性的標準,在此基礎上再制定金融標準。在人臉識別尚沒有技術標準的情況下,貿然放開可能還有一些顧慮,“沒把握這一顧慮何時打消,也沒有很明確的時間表。”

          周天虹表示,目前監管層并沒有放開遠程開戶,而且短期也沒有看到放開的可能性;親見、親簽一定有金融穩定和安全的考慮,目前機構想通過人臉識別來解決獲客問題可能還不行。

          “目前,招行正在逐步推進和驗證人臉識別。人臉識別技術的運用,可以讓人和電腦更加自然地交互。”周天虹表示,在金融服務場景化的背景下,金融服務需要深入到各個場景中去;而這些場景基本都不在實體網點內,這就需要通過人臉識別技術的運用來實現。所以,這方面的市場應該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銀行 刷臉 取錢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午夜久久免费观看视频 | 中国三级在线观看久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一区蜜月 | 午夜精品褔利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粉嫩 | 亚洲中文字乱码免费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