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1-29 22:45:55
雖然未來審核時間較現在將大大縮短,但75天內仍很難完成,不過確實較之前會有大幅提升。此次意見的出臺,更應看成證監會對信息流程公開化邁出的重要一步。
每經記者 楊建
證監會上周五制定并發布了《關于進一步規范發行審核權力運行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進一步完善發行審核權力運行機制。
此次公布的發審制度有哪些特點,會對市場帶來什么影響?帶著這些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采訪了宏信證券副總裁謝志強。
NBD:IPO新政較原發行制度存在什么差異?
謝志強:最大差異一是簡政放權,壓縮發行審核權利,由審批機構向服務機構轉變;二是壓縮審核權力項目和內容,從源頭上減少尋租空間;三是證監會將對過往的審核標準和典型案例歸納整理,提高審核標準透明度;四是審核時間大幅縮短。
NBD:新政對市場影響有多大?
謝志強:《意見》的推出將對市場產生深遠影響。在新的市場環境下,發行審核的體制機制安排如何既能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又能有效防范可能產生的尋租空間,切斷利益輸送的鏈條,遏制腐敗行為的發生,始終是發行制度改革需要關注的主要問題。
《意見》從推行到實施仍有一定時間,但政策導向已說明證監會對新股發行改革勢在必行,推出注冊制是大勢所趨。本周IPO重啟,股票市場融資功能恢復常態化,雖然短期對資金面有所壓力,但長期來看有助于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緩解實體經濟壓力,功在長遠。
NBD:新政下發行審核時間大大縮短,是否意味著效率大大提高?
謝志強:IPO審核周期已經趨同于新三板審核周期,IPO發行將更透明,發行速度將得到大幅提升。我們就目前IPO發行時間進行梳理,目前上市公司從申報材料到上市最快需要1年左右。
有媒體解讀認為,新規推出后新股發行最快只要75天,但這僅是理論時間,未包括反饋時間。按照最快2輪反饋計算,從受理材料到發審會召開基本要6個月左右。雖然未來審核時間較現在將大大縮短,但75天內仍很難完成,不過確實較之前會有大幅提升。此次意見的出臺,更應看成證監會對信息流程公開化邁出的重要一步。預計周末在市場消化后擾動將淡化,對市場影響有限。
NBD:此次以加強服務為主,工作作風轉變, 對市場的影響如何?
謝志強:此次IPO審核重大改革措施頒布體現了監管轉型的理念,體現了加強服務市場、投資者的理念。推動從審核審批向監管執法轉型,運營重心從事前把關向加強事中、事后監管轉變。
NBD:《意見》注重信息披露準確及時,這會對市場產生怎樣的影響?
謝志強:前期證監會處理了一批因涉嫌內幕交易,信息披露不及時的上市公司。在未來推出注冊制的大背景下,監管部門的主要職責就是對發行人信息披露的準確性、全面性做審查,而不對發行人的資質進行實質性審核和價值判斷,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進行投票。因此,實行注冊制,強化企業自身合規性要求,注重信息披露準確及時顯得尤為重要,對市場也屬于利好。
NBD:強調集體審核與前期相比有何異同?
謝志強:強調集體審核是對前期證監會內部發行審核存在一言堂的一個重大改革,是對發審權力運行過程中可能存在權力尋租和腐敗風險的事項和環節進行全面梳理排查的基礎上,采取的有針對性的完善和改進措施。
NBD:未來實行注冊制后A股將會怎樣?
謝志強:短期市場預期增大了股票供給,屬利空。注冊制的推出將徹底改變A股市場的體質結構,將上市公司的好壞交給投資者自行判斷。隨著上市股票的增多,散戶投資者挑選質地優良的公司會變得較為困難,機構投資者將從中受益。
再者,參考境外市場的經驗,藍籌股與績優股將受到投資者追捧,A股市場投資者邏輯將會迎來較大顛覆,未來價值投資將會成為主流。并且上市公司自身價值會進一步回歸業績本身,殼資源將貶值,題材股炒作會降溫,部分垃圾公司最終會逐步被市場淘汰,退市機制也將繼續完善,做到能上能下。
目前新三板是注冊制的試驗田,但考慮到實際情況,未來注冊制不會一蹴而就,股票發行速度會考慮市場自身情況循序漸進,改革不會過于激進。總而言之,注冊制的推出是市場成熟的表現,長期來看資產管理將迎來黃金時代,牛市可以期待。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