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2-03 23:02:04
《意見》前兩條以金融為主,除了進一步降低首套房準入門檻及低利率之外,更關鍵的是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上調,雙職工貸款將從原來的60萬元提至80萬元。云南財經大學不動產投融資研究中心主任周大研認為,這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低收入者的購房付款難度,同時也可激發更多的改善型需求。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杜冉樂
每經記者 杜冉樂
12月2日,昆明市發布了《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業內稱“救市24條”,分別從公積金、土地、規劃等方面提出了穩定樓市發展的政策“組合拳”。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是近期中央頻繁提及房地產“去庫存”以來首個地方省會城市發布的樓市組合新政,同時也是繼山西取消商品房限購以來全國第二個地方救市樣本。
云南財經大學不動產投融資研究中心主任周大研表示,從政策來看,地方政府開始尊重市場、敬畏市場,特別是涉及土地性質變更、開發規劃調整等,政府施策更有彈性空間,這對房企意義深遠。
土地可延遲1年開工
《意見》中,前兩條以金融為主,除了進一步降低首套房準入門檻及低利率之外,更關鍵的是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上調,雙職工貸款將從原來的60萬元提至80萬元。周大研認為,這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低收入者的購房付款難度,同時也可激發更多的改善型需求。
在周大研看來,《意見》最大的亮點仍在于土地、規劃等政策調整,意在為房企拿地開發項目緩解資金壓力,以及為其創造更多的政策彈性空間。
去年,昆明市對當地25家房企喊話,催繳累計40億元土地款,若未按時補繳不準其繼續拿地,但效果并不明顯。按照《意見》表述,分期繳納土地款的,應在成交確認書簽訂后30日內付清不少于50%的價款,余款1年內付清。昆明市進一步延緩項目施工日期的期限,若房企未按期開工,但又未構成土地閑置,可延緩開工,最遲不超1年。
《意見》強調稱,在不突破總體約束條件的前提下,房企可申請調整商住比例,允許房企依法調整套型結構等。
周大研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前房企拿到項目后,規劃要求其必須配建多少比例的商業,要求什么套型,這不一定符合市場規律,比如房企報圖紙時原來為兩梯六戶,現在可改成兩梯兩戶,可能更適應市場需求。
樓盤預售方面,昆明市規定七層(含七層)以下樓盤須完成地面一層結構工程,七層以上的樓盤須完成地面三層以上結構工程。昆明某上市房企營銷負責人表示,這個政策出來,房企預售提前,項目回籠資金速度勢必會加快。
去庫存需釋放市場活力
昆明本土某大型房企開發投資部負責人表示,2014年至今,昆明樓市進入低谷,很多項目已經確定規劃并已動工開發,甚至很多項目就是“準現房”狀態。在其看來,該政策組合拳有利于昆明樓市中長期健康發展,但短期內政策刺激信心的作用大于實際效果。
前述昆明某上市房企營銷負責人也認為,當前的關鍵是銀行的信貸優惠政策要落到實處,但銀行也有自己的實際困難。昆明當地媒體報道稱,今年上半年,昆明樓市庫存達2565萬余平方米,以6月份成交面積(70.3萬平方米)計算,去化現有庫存需36個月。
去年,國內某機構發布全國35個城市中短期內(2014~2015年)房產投資風險較大的城市排名,昆明僅次于寧波、蘭州,排名第三,原因為供應量過大。昆明樓市供應量過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當地幾年前啟動的數百個城中村改造項目。
云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徐光遠認為,這些政策出臺當然是好事,但要根本改變昆明樓市供應過剩的格局,絕非一時之功,必須依法持續推進改革,松綁企業,釋放市場活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