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2-10 00:04:20
九言科技目前并不為公眾所熟知,但是對很多喜歡曬照片的女性而言,其對九言科技的核心資產——一款名為“in APP”的移動互聯網應用卻是耳熟能詳。盡管用戶數量已初具規模,但虧損大幅增長的九言科技并不滿足,公司繼續打算以現金投入換用戶——“首要目標是積累用戶數和流量”。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杜恒峰 實習記者 朱萬平 江月
未來 “燒錢”還將繼續
九言科技估值暴增,在于它的想象空間。
公開轉讓說明書顯示,九言科技在列舉“in APP”的競爭對手時,Instagram名列其中。
Instagram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圖片社交應用平臺,主要針對歐美地區人群。2012年4月,Instagram被Facebook以10億美元收購。據市場調查機構eMarketer預測,Instagram 2017年廣告收入有望超過28億美元,2014年12月花旗銀行分析師對其估值更是高達350億美元。
Instagram的發展路徑成為“in APP”的重要參考。在未來的商業開發中,“in APP”大致有三個方向:廣告、品牌運營及用戶增值服務,其中,廣告最為重要。從其他社交軟件的商業化案例看,“in APP”開發廣告收入尚需時日。
比如,Instagram于2010年10月正式上線,35個月后(2013年年底)開始銷售廣告,此時其活躍用戶數約為1.5億人;微信于2011年上線,2015年 1月起騰訊開始在微信朋友圈投放廣告,此時其活躍用戶數超過5億人;微博也是在推出40個月后才開始投放廣告,此時其活躍用戶數為9670萬人。
在用戶數還未“達標”的情況下,“in APP”花錢換用戶的策略仍將執行下去。九言科技表示,現階段的首要目標是擴大用戶規模和提升用戶活躍度,計劃在“in APP”用戶規模和活躍度達到預定規模后,選擇合適的時機和合作對象,逐步進行商業變現,“in APP”現階段尚無進行大規模商業變現的計劃。
作為一家科技類公司,九言科技在“in APP”的市場推廣上成績斐然。在研發和技術儲備上,公司也著墨頗多。目前,九言科技有一支52人的研發團隊,占公司總人數的40.63%,其中碩士學歷的有8人,今年前7個月公司的研發投入為632.47萬元。目前,公司擁有5項軟件著作權和1項產品著作權,其中,三項與“in APP”直接相關,而另外三項與愛圖購直接相關。
在用戶規模快速增長的同時,如何保障用戶信息安全?在公開轉讓說明書中,九言科技提到了定期數據備份、第三方云存儲、加密傳輸、漏洞定期掃描等諸多技術手段。但從公開資料看,在今年1~7月九言科技的采購名單中,前五大供應商并無網絡安全類企業,且排第五位的供應商采購金額只有240萬元。在九言科技的公開轉讓說明書中,記者并未查詢到有關安全支出方面的數據。
目前,九言科技核心技術人員有四位:孫穎、謝旭、曹亮和鄒冬冬。孫穎有1年的淘寶產品經理經驗;謝旭創業前是記者;首席技術官鄒冬冬在加入九言科技前曾在十九樓網絡傳媒有限公司任職數月,該公司經營互聯網社區網站“19樓”;首席運營官曹亮做過幾個月的程序員,還曾做過生鮮質量巡檢員、童裝批發。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