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2-14 01:49:12
“我沒想過點映票房能破記錄。”昨日(12月13日),來成都作電影前期宣傳的《萬萬沒想到》導演易振興卻表示,點映場就拿下過億,自己也是萬萬沒想到的。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吳林靜 黃宗彥
剛過去這個周末,離正式上映還有5天的電影《萬萬沒想到》收獲了超過1億元的點映票房,給了市場一個真真切切的“萬萬沒想到”。
其實,這是一部網絡劇IP開發的互聯網大電影,線上上億的粉絲,推高了走向線下的票房預期。“我沒想過點映票房能破記錄。”昨日(12月13日),來成都作電影前期宣傳的《萬萬沒想到》導演易振興卻表示,點映場就拿下過億,自己也是萬萬沒想到的。他稱,此前對票房有壓力,現在也不敢提預期,只求“對得起自己,對得起觀眾,對得起投資人”。
易振興,更被網友熟知的是“叫獸易小星”這個名字。2006年建筑系畢業,2011年辭職成立萬合天宜,2013年發布《萬萬沒想到》網劇第一集,積攢2年的粉絲后,開始制作大電影,還準備推向海外市場。
昨日,易振興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專訪,分享了其對網絡劇內容轉化到產業多元化發展的看法,同時,他還向記者獨家透露“公司有上市的計劃”。
點映2日票房破億
2015年,將網劇搬上熒幕,使其去“網劇化”,成為不少開發商的新玩法。
《萬萬沒想到》電影版,點映2日就斬獲億元票房,創下華語電影新紀錄。“這次能打破電影點映的票房紀錄,就是運氣好,希望后面票房能再接再厲。”易振興向記者表示。
相比網劇,電影的成功似乎更在易振興的意料之中。在他看來,此次電影能在點映期就取得如此高的票房,實際上是依靠此前網劇積累的粉絲的爆發。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粉絲營銷,易振興認為《萬萬沒想到》電影的首戰告捷也憑借電影的口碑效應。“觀影人反饋的意見有90%都是好評。”
不過,由網劇衍生出的電影,往往容易令人聯想到“低成本”、“劣質特效”、“劇情松散”等網劇特有的標簽,此類網生電影能否持續獲得高票房仍然需要市場檢驗。將網絡劇搬上大銀幕,易振興此前也表達過同樣的壓力,“我不想讓觀眾說這是一個90分鐘的網絡劇,還是希望這部電影是建立在一個完整審美體系上的東西。”
“《萬萬沒想到》電影的特效已經從‘5毛漲到了一塊二的水平’,整個制作是由《智取威虎山》的團隊來完成的,總共有900多個鏡頭,全在2個多月的時間內完成。”易振興向記者逗趣稱。
當然,國內票房的成功與否從某種程度上講并不能滿足易振興,他此前曾表示想將國產優質電影名揚海外。可以說《萬萬沒想到》電影是實現他“海外夢”的第一步。
“《萬萬沒想到》在北美、澳洲、新西蘭、英國、越南等的大影院會有場次,但是這部電影外國人是看不懂的。所以在海外市場,主要是給留學生看的,沒有期待更多票房。不過日本是例外,由于文化趨同,我們會找專門的配音重新配一次,會好好沖擊一下日本的票房。”
給傳統電影加入新鮮血液
從網絡劇走向大熒幕,《萬萬沒想到》并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今年暑期,脫胎于網絡節目的大電影《煎餅俠》,就在暑期檔上映,票房輕松過11億元。
12月初全國電影票房已過400億元,這個市場引得越來越多的新興互聯網影視公司扎堆“搶錢”,對傳統電影的沖擊不言而喻。《老男孩猛龍過江》、《十萬個冷笑話》、《煎餅俠》和《萬萬沒想到》都是今年電影市場中大大小小的“黑馬”。
由互聯網IP開發的大電影會否給傳統市場帶來沖擊,是今年各方熱議的話題。而在易振興看來,“不管是傳統電影也好,新興電影也好,從根本上來說,內容屬性沒有變。都是從觀眾喜聞樂見的元素提煉,然后搬上大熒幕。”
“就像此前暢銷書拍成電影一樣,現在是‘暢銷劇’拍成電影。”易振興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道,現在的年輕人喜歡在互聯網上看內容,無論是網絡小說還是網絡劇,只是載體的不同。
此外,在互聯網背景下,網絡內容開始從邊緣到主流,新興互聯網文化開始反攻傳統文化領域。
對此,易振興卻認為,互聯網大電影談不上沖擊傳統電影市場。“網劇IP開發的大電影是電影市場一代一代迭代的產物,從本質上來說,跟傳統電影是不沖突的,而是給這個市場加入了新鮮血液,這是一件好事。”
而“為了避免‘不夠電影’這樣的事情發生,我們的電影配備了非常專業的電影班子,從技術上確保出來的這個東西不是網絡劇,是完整的三幕式電影”,易振興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強調,也許最終形態跟傳統電影還是有差異,比如節奏更快、情緒跳接更加年輕態,“但不管從工業流程還是內容形態來講,這就是一部電影。”
“公司有上市計劃”
除了執導《萬萬沒想到》,易振興還有另一重身份,北京萬合天宜影視文化有限公司的創始人之一。
易振興在微博中自述,2011年11月,他辭掉干了5年的工程師工作,揣著2萬元,跟人合伙成立了萬合天宜。記者注意到,這個出品了數部高人氣網絡劇的公司,在資本市場中卻難尋蛛絲馬跡。
2014年,萬合天宜披露完成了千萬元的A輪融資,投資方為紅杉資本。記者昨日從全國工商資料檔案查到,截至今年11月4日,萬合天宜進行了注冊資本和投資人的信息變更,新增了上海磐石瑞馳投資中心、深圳盈信資本一期投資合伙企業和盈信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有了風投機構的支持,萬合天宜會否在資本市場有所行動?
昨日,易振興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明確表示,“我們有上市的計劃。”
對于未來的作品,易振興稱,“我目前擅長的是喜劇路線,至少前三部電影都會走喜劇路線,過幾部可能會想挑戰不同類型。”至于立身之根本的《萬萬沒想到》網絡劇是否會繼續拍攝下去,易振興表示,“我自己也沒想好這件事。是否續拍取決于這個電影給我們帶來的沖擊有多大,本身公司也在轉型”。
記者注意到,《萬萬沒想到》這個網絡IP,出生于網絡劇,走進了大銀幕,還發布了同名游戲,出版了圖書,進行了近乎全產業鏈的泛娛樂化開發。“能開發到什么程度,我們也是在摸著石頭過河”,對于網絡IP的開發,易振興堅持“內容為王”,他對記者稱,“不管怎么開發,都要把內容本身做好,因為只有內容我才能掌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