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2-28 23:36:55
早在首次折戟IPO時,證監會便對東珠景觀提出存在償債風險、客戶集中及高度依賴市政項目等意見,雖然時間已經過去幾年,但從其最新的申報稿看,上述幾點并未明顯改觀。此外,近幾年來,其在增資擴股以及股權轉讓過程中,同股不同價的情形多次出現。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余強
每經記者 余強
自2011年首次沖擊IPO算起,江蘇東珠景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珠景觀)其后經歷借殼、并購等曲線上市路徑失敗后,加上本次再度重啟IPO,其已經是5年內的第5次沖擊上市,這在資本市場上的確很少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早在首次折戟IPO時,證監會便對東珠景觀提出存在償債風險、客戶集中及高度依賴市政項目等意見,雖然時間已經過去幾年,但從其最新的申報稿看,上述幾點并未明顯改觀。此外,近幾年來,其在增資擴股以及股權轉讓過程中,同股不同價的情形多次出現。
償債能力和客戶集中風險無明顯改善
數年之后,上述證監會意見指出的問題是否有明顯改善呢?
就償債風險來說,東珠景觀的最新的招股書顯示,2012年度、2013年度、2014年度和2015年1~6月,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2722.74萬元、-22750.87萬元、-13489.91萬元和-552.65萬元。在此期間,東珠景觀凈利潤分別為10170.71萬元、11802.23萬元、13672.90萬元和6396.78萬元??梢钥闯?,相比凈利潤連續增長,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不僅明顯低于凈利潤,并且持續為負。在招股書中,公司也坦承,如果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持續較低,且未能通過各種融資手段維持現金流出和流入的平衡,公司短期償債能力將受到一定的影響。
另外就是客戶集中帶來的風險問題,據最新的招股書顯示,2012年度、2013年度、 2014年度和2015年1~6月,公司對前5名客戶實現的營業收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8.81%、48.42%、61.47%和62.74%。在2008年~2011年上半年,其對前5名客戶實現的營業收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6.88%、49.03%、63.26%和64.23%。可以看出前客戶集中度并未明顯改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公司近年來承擔了多個大型項目,超過億元的項目有8個,其中金額最大的淮安市白馬湖濕地公園項目高達10億元。不過,雖然公司大型項目眾多,但過高的存貨占比仍舊讓不少投資者擔憂。在公司存貨構成中,已完工未結算工程量是存貨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數據顯示,公司2012年、 2013年、 2014年及2015年6月末存貨余額分別為39425.84萬元、79020.89萬元、96569.20萬元、111174.00萬元,呈快速增長趨勢。公司也表示,如果由于客戶財務狀況惡化或無法按期結算,可能導致存貨中的已完工未結算工程出現存貨跌價損失的風險。
曾多輪增資及股權轉讓
東珠景觀在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多輪增資以及股權轉讓。在增資以及股權轉讓過程中,同股不同價的情況屢次出現。
2010年8月,東珠有限整體變更為東珠景觀。2010年10月24日,公司股東浦建芬以1800萬元認購東珠景觀新增股份600萬股,增資價格為3元/股。不足一個月后,2010年11月20日,景達創投以3300萬元貨幣資金認購東珠景觀新增股份220萬股,價格為15元/股。2011年12月28日,即在首次IPO失利不足半月后,公司員工股東吳佩龍離職,將其持有的5.01萬股股份,以15.78萬元的價格轉讓。
2012年4月,公司再次引入多位投資者,增資價格為16元/股,其中科創嘉源以2880萬元貨幣資金認購東珠景觀新增股份180萬股。2012年6月,東珠景觀以7870萬元資本公積轉增股本,股本增至1.57億元,各股東以其原股份同比例增加股本。2013年9月,科創嘉源便以3287.9342萬元清空了持股,并未選擇堅守。而在與宏磊股份重組宣告失敗后,2015年6月,東珠景觀員工股東俞明偉與王榮春離職,并將持股甩賣,每股價格僅為1.664元。
可以看出,在漫長的拉鋸戰中,不少公司員工因不愿等待而選擇放棄股權,相對于其在借殼時的估值,價格可謂是“賤”賣。在與宏磊股份的“聯姻”中,公司整體作價高達21.5億元,如果以當時的公司股本計算,每股價格為13.66元。值得一提的是,在東珠景觀2015年8月增資時,其每股價格為11元,低于與宏磊股份重組時的價格。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