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2-31 23:33:27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轉型中大概率會涌現不少結構性的投資機會。
每經編輯 吳永久
作者:中歐基金行業精選策略組投資總監周蔚文
回顧2015年的A股市場,可以說是極不尋常的一年。去杠桿到9月末已基本完成,股市逐步企穩。目前來看,國內還將處于持續一段時間的經濟轉型階段,金融方面可能還將處于不斷降低利率的階段,股市依然是居民配置資產的重要方向。改革、利率、居民資產配置這三個方面雖然從目前來看支撐力量有所減弱,但在2016年依然有利于股市的發展。
具體來看,改革方面,包括國企改革、土地改革、負面清單改革、自貿區改革等各項措施正在穩步推進;利率方面,截至11月17日,十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為3.1252%,較年初下行約50bp,但同時與英美德日等發達國家相比也有所高出,因此未來利率仍有下行空間;而在居民資產配置方面,從長期來看,社會權益類資產配置比重將上升,股市大概率仍是資金流入的方向。
也正是基于此,股市中長期向上的大邏輯并沒有改變。而且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轉型中大概率會涌現不少結構性的投資機會。與此同時,目前在二級市場進行投資的存量資金巨大,即便大盤短期整體上沒有明顯的趨勢性機會,但仍有可能出現類似于2010年、2012年、2013年的結構性市場機會。
關于結構性市場的具體投資機會,一方面,伴隨著中國巨大的經濟力量,2016年,國內經濟在轉型中會涌現大量新興行業的結構性機會,包括生物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等;另一方面,在經歷了過去5、6年的去產能過程之后,傳統行業未來可能會出現過剩產能出清的投資機會,如2014年的生豬養殖。
值得一提的是,那些有機會發展壯大的公司可能正孕育在新興行業中,不過在市場經歷了連續的去杠桿過程后,未來利潤增長確定、估值合理的上市公司才值得關注,同時需要警惕高估值標的隱含的高風險,以及低估值標的中可能存在的陷阱。
具體到精選行業上,又該從哪些方面把握呢?在初始選擇時,要從經濟的主要增長動力入手,例如投資、消費、出口等方面找出投資的大方向。然后在此基礎上,根據行業生命周期理論,選擇處于不同周期的行業,自上而下精選出4-5個行業,分屬新興行業、穩定型行業和周期性行業。通過專注于行業成長邏輯,不僅有利于屏蔽市場噪音,減少敏感信息對投資決策的影響。而且,依照這一邏輯構建的投資組合穩定性較好,專注于4-5個行業,受單個行業或個股的影響較小。此外,經過行業精選能提高標的選擇的成功概率,好行業中的好股票成功概率更高。因此對于個股的選擇,要首選主營業務非常景氣的行業,再以行業景氣為主要投資依據,兼顧趨勢與價值,密集關注未來2-3年內景氣趨好的行業及受益公司。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上市公司利潤是非常敏感的指標,只有行業利潤高速增長時,公司的利潤增長才是大概率事件。多數情況下,上市公司需要“靠天吃飯”,好行業的中等公司盈利前景大概率會好于差行業的好公司。而從投資的角度看,沒有永遠的好行業與好公司,根據行業進入壁壘不同,行業能維持高景氣的時間也不同,一般為2-3年。
編輯:吳永久 審核:譚婧 終審:李凱
最新精彩報道,用手機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快速關注“火山財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