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熱點公司

          每經網首頁 > 熱點公司 > 正文

          陜北老板的“生意經”:啃不動“能源” 開始“倒騰”農產品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2-14 20:34:02

          靖邊縣政府辦公室一名負責人春節時告訴記者,能源經濟低迷的境況下,靖邊一直在農副產品方面發力?!白鳛橛芰炙Y源最豐富的一個縣城,靖邊同樣以出產農副產品著稱。”2015年底京東與靖邊簽訂合作協議,瞄準金邊的小米、綠豆與淀粉等農副產品?!盎蛟S這是新的商機?!本驮谶^年前兩天,他還在考察靖邊農副產業。

          每經編輯 李俊明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大年初四(211日),立春一周后的陜北顯得溫暖而清澈。老年人常說,如果過年后天氣能轉暖,則預示著陜北的春天真正來了。

          盡管是春節后的第四天,但走在北方小城的街道上,卻并不如往年那般熱鬧。春節、極寒、沙城暴和大雨等極端天氣里,如果路上做生意的車輛如織不絕,則是經濟形勢好的風向標。

          記者和黎士仁約在陜西靖邊一個名字里“石油”的商務賓館的大廳見面。過去幾年,黎士仁無數次下榻這家賓館,只因他認為這家賓館的名字能讓他更順利地開展石油生意。

          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榆林這座城市最為國內乃至世界知曉的便是出產煤炭和石油。能源為榆林創造了狂飆般的奇跡,重新定義了這個城市對外的印象——黎士仁就坐在這列起伏達30多年的“過山車”上。煤炭石油雙雙“失利”,他又被迫走下石油這列車。

          能源經濟受挫,陜西與靖邊的政府部門也一直尋求能源之外的發展路徑。在黎士仁所在的靖邊縣,當地力推助產的小米、綠豆等農副產品。2015年底,京東與靖邊簽訂了合作協議,欲推廣金邊的農副特產。

          看到了商機,黎士仁又在考察農副產品。“資源是天賜的,資源能帶來足夠的利潤時,就要靠人自身的力量創業。”

          煤炭、石油:兩塊沒有啃完的蛋糕

          咖啡機還在打磨咖啡豆,在冷清的賓館大廳他的聲音能聽清明顯的回響。“環渤海5500大卡動力煤均價一直是煤炭市場的風向標,最近一期報價是每噸379元,而在2011年煤價最高時每噸超過了800元。”黎士仁說。

          他的第一桶金便來自被當地稱為“黑金”的煤炭。

          黎士仁2005年涉足煤炭市場時,已非最佳時期。煤礦以白菜價被當地“土豪”收入囊中已是好幾年前的事。不過他還是在煤炭產業鏈的下游掘到了“第一桶金”。

          “我與另外兩個神木人成立了一家煤炭運銷公司。作為一個白手起家的榆林人,我曾經用整整兩年時間疏通運輸線路上的關系。”直到2007年,公司才開始盈利。

          回想起來,那真是一段讓他銘記的日子:煤炭需求旺季之前的好幾個月,他都在與運輸、計價和甲方等各個環節建立關系,“直白地講,就是喝茅臺,吃燉羊肉。”此后用火車將煤炭運出去,收到錢,一年結束了。“我的孫女就在那時候出生,我心理暗自想,煤炭生意至少要做到她長到18歲。”

          黎士仁像陜北為數不少的中小煤老板一樣,依靠榆林龐大的煤炭產業帶來的紅利分到一杯羹。這也難怪,榆林市統計局公布的統計公報顯示,2010年,榆林GDP增速達18.3%。在產業結構中,以煤炭為主的二產占比達到68.6%。

           “香江水暖李先知”,當煤炭市場發生變化時,緊盯磅秤的中小煤老板最早知曉。2011年開始,國內煤價開始下跌,并與國際煤價倒掛。黎士仁口中的風向標煤價從每噸800元,一路下滑。

          “煤價下滑初期,已經有老板賣掉了煤礦的股份,在西安買了整棟的辦公樓,”黎士仁一邊品著苦咖啡一邊嘆息,“而我的運氣則沒那么好。”

           “直到我的運銷公司的年利潤為零,我才不得不罷手,在那之前,我一直堅信煤價始終會反彈。十幾年煤炭市場的高速增長固化了從業者的思維。”

          小船雖沒大船耐得住風浪,但是比較容易轉彎。2013年左右,黎士仁從煤炭行業抽身,作為當地人,他也算在煤炭“黃金十年”分得一塊蛋糕。

          2013年底,他花費400萬元購買了一副原油開采井架,準備涉足當時還被看好的石油開采業。

          中國石油與延長石油是在陜北有開采權的兩家鉆采公司,上述兩家公司在陜北地區沒有足夠的鉆采設備,這為民營鉆采公司提供了商機。“但是從一接手石油鉆采業務,我就感到了下游收縮的壓力。”

          原計劃鉆采5年就收手的黎士仁,在涉足石油產業第二年就遇到行業不景氣。而到2015年,民營鉆采公司的日子更加難熬,國際油價四面楚歌,下跌不休。2016年初,國際油價甚至跌到每桶26.21美元的水平。

           “的確始料不及!”黎士仁稱。

          陣痛難免:回歸到農副產品

          在原油價格下跌的過程中,鉆采設備公司所面臨的僧多粥少的局面越來越嚴重。“2015年末,鉆采任務縮減的消息終于證實,直接影響便是井架停工。”黎士仁很無奈地稱,“曾有不少同行提議,耗資數百萬元買的井架,是否按廢鐵賣掉,而鋼鐵行業的日子也不好過,廢鐵的回收價格也在走低。”

          采訪結束后,記者乘著黎士仁的車子返回,他提議順著靖邊縣城繞行一圈。在繞行的途中,記者感受到能源低迷影響到的遠非直接從業者。透過車窗,記者發現,路邊餐飲、賓館、建材、鉆采配件門店貼著不少轉讓的啟事——“急用資金,此店轉讓”。

          俗話講,轉型伴隨著新生,新生必有陣痛。黎士仁告訴記者:“資源是天賜的,資源能帶來足夠的利潤時,就要靠人自身的力量創業。”

          靖邊縣政府辦公室一名負責人春節時告訴記者,能源經濟低迷的境況下,靖邊一直在農副產品方面發力。“作為榆林水資源最豐富的一個縣城,靖邊同樣以出產農副產品著稱。”2015年底京東與靖邊簽訂合作協議,瞄準金邊的小米、綠豆與淀粉等農副產品。“或許這是新的商機。”就在過年前兩天,他還在考察靖邊農副產業。

          陜西省區域經濟研究會會長白永秀2016年初接受記者采訪時稱,陜西賴以發展的煤炭石油市場低迷,但陜北的農副產品一直短缺。

          陜西省工信廳一名在負責人在2015年底也曾稱,在接下來的5年里,新興經濟將替代傳統經濟主導陜西經濟,成為陜西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煤老板 陜北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日韩欧美无限制视频一区 | 在线观看免费h视频网站 | 五月丁香视频国产精 | 性欧美黑人在线观看 | 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 |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无遮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