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2-16 01:38:54
目前,購房稅費成本、利率水平降至歷史最低位,貸款杠桿率也提升至2008年的水平,加上各地政府直接財政補貼、稅費減免,以及后續還會發布利好政策,因此,2016年房產投資機會開始顯現。
每經編輯 李宇嘉
◎李宇嘉
央行在春節前送來了“大紅包”,非限購城市購置首套房、二套房的首付比例分別降至20%和30%。這讓回鄉過節、兜里揣著年終獎的人心動,在探親之余可能會想在老家買套房。就業密集的大城市住房單價動輒上萬甚至四五萬元,而在中西部的三、四線城市老家,一般房價不過幾千元,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總價在40萬元以下是常有的事,在新政下僅需約8萬元就可以搞定首付。
目前,中西部多地都出臺了購房優惠政策,包括財政按購房面積補貼現金、減免契稅、水電氣繳費折扣等,以此鼓勵農民工、返鄉探親人群買房。很多人都有讓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給年邁父母選擇一個利于養老的地方等想法,借助于多重利好,此時在鄰近家鄉的三、四線城市買房無疑是一個好時機。但是,筆者春節前后在粵北、廣西等地一些三、四線城市調研,發現這些城市的樓市存在幾大問題:
一是庫存量大,在售庫存消化期均在2年以上,而且這些城市預售要求渙散,一些隱性庫存隨時會冒出來,購房者忌憚未來房價繼續下調,買房積極性不高;
二是新房多位于偏遠的新區或新城,房子早建起來了,但連接主城區的道路還在建,更談不上公共服務,已售房屋也并無多少入住率;
三是買房人群中農民工或大城市白領“返鄉置業”占40%~50%,但很多人未來幾年并無入住打算,只是為以后保障或“落腳”提前鋪墊。
基于以上考慮,盡管國家不斷送出“紅包”,但并非所有三、四線城市的樓市都會火爆起來。
在2016年這個“猴年”,國家為保持樓市穩定,政策面、資金面上的利好還會繼續出現。一線城市房價因長期上漲而高不可攀,成為須臾不可靠近的“老虎”。但是,三、四線城市的樓市,在整體受益于中央和地方的政策激勵下,哪些將脫穎而出成為活蹦亂跳的“猴王”呢?支撐購房者投資價值的因素又在哪里呢?
首先,特大城市因控制人口導致落戶困難,而房價也已將絕大多數剛需拒之門外,因此特大城市輻射范圍內的三、四線城市樓市將成為受益者。特別是2015年以來,非限購城市房貸首付“三連降”,利率降至歷史最低,特大城市“白領”到周邊買房明顯增量。
比如,2015年東莞、惠州臨近深圳的樓市銷售規模創歷史新高,其中一半為深圳買家;2015年昆山商品住房成交量首次突破5萬套,房價漲幅為3.1%,居江蘇17個統計城市的首位,購房者中上海買家占主體。目前,這些城市房價上漲明顯。筆者認為,在杠桿率進一步提高的刺激下,加上房價上漲預期,以及政府在交通等基礎設施上的投入增大,未來這些城市樓市的投資價值會顯現。
2016年,三、四線城市樓市的“猴王”,還有望在民間富庶、資金積淀深厚的區域產生,最明顯的就是浙江的溫州、寧波、金華,以及福建的晉江、泉州等少數三、四線城市。以浙江為例,2015年上半年,浙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40元,排名全國第三,僅次于上海和北京;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05元,僅次于上海。更重要的是,浙江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僅為1.9,城鄉差距比較小,這些都是樓市長期繁榮的有效支撐。
此外,城市基礎設施比較完善,特別是高鐵、高速公路到達率高,在承接東部沿海城市傳統制造業轉移方面做得比較好的部分三、四線城市;或者非農產業特色鮮明、多樣化且符合產業升級轉型方向的三、四線城市,樓市發展的基礎也比較扎實。這些城市或位于區域核心大城市周邊,或名列百強縣市,由于房價并不高,但居民收入水平相對較高,樓市發展的基本面較為健康,也有望成為2016年三、四線城市樓市的“猴王”。
最后,還有勞務輸出大省,如湖南、湖北、安徽、四川等。這些省份輸出勞務人數均在千萬級,特大城市連接這些省份二三線、三四線城市的高鐵和高速公路基本建成,交通便利;加上這些城市人均耕地少,倒逼勞務人員告老還鄉時可能會就近在老家附近三、四線城市落腳。因此,這些省份返鄉置業開展得轟轟烈烈。2016年,隨著降低購房成本、提高杠桿的政策激勵,這些省份部分三、四線城市也有望脫穎而出成為樓市的“猴王”。
目前,購房稅費成本、利率水平降至歷史最低位,貸款杠桿率也提升至2008年的水平,加上各地政府直接財政補貼、稅費減免,以及后續還會發布利好政策,因此,2016年房產投資機會開始顯現。對于那些無法在大城市實現住房夢的人來說,瞄準三、四線城市樓市的“猴王”是一個可行的選擇。
(作者為深圳市房地產研究中心研究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