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2-18 09:08:19
曾幾何時,在市場接連下跌的背景下,上市公司股東質押警報頻響,不少企業被動停牌,這一情況一度引發市場高度關注,而這也一度成為市場負面情緒的重要組成部分。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伴隨不少上市公司股權質押警報解除,股價應聲上漲。與此同時,也有股東提前解除質押,避免可能面臨的風險。
每經編輯 趙陽戈
每經記者 趙陽戈
兩家警報解除公司昨漲停
質押風險總是在大跌中暴露。
此前,同洲電子(002052,收盤價10.03元)就是因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袁明質押給國元證券的股票接近警戒線而申請停牌,這一消息毫無疑問在當時觸動了市場敏銳的神經。
不過,同洲電子并非孤例。1月26日晚間,海虹控股(000503,收盤價24.61元)、齊心集團(002301,收盤價17.67元)、錫業股份(000960,收盤價10.21元)和冠福股份(002102,收盤價12.55元)也紛紛發布停牌公告,公司股票自1月27日起停牌,而它們停牌的原因都是公司控股股東質押的股份接近或者觸及警戒線、平倉線。
此后,華仁藥業(300110,前收盤價9.53元)、茂業通信(000889,前收盤價8.26元)等也陸續爆出質押風險。
質押警報擴散,一時間成為懸在市場上方的達摩克利斯劍,所幸的是在數個交易日之后這種驚慌得到了緩解。2月16日晚間,海虹控股、錫業股份、大東南(002263,前收盤價5.60元)均公告,公司股權質押平倉風險已解除。
海虹控股公告稱,控股股東中海恒已提前進行了部分還款,同時,天風證券對該筆質押的警戒線、平倉線及預警和平倉履約保障比例均進行了下調;錫業股份在停牌期間,控股股東云錫集團積極采取相關措施,將其持有尚未質押的公司股份的一部分進行質押,有效降低了平倉風險,云錫集團質押上市公司股票不存在平倉風險,也不會導致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大東南的控股股東大東南集團,截至目前已通過自籌資金追加了保證金,確保其持有公司股權的穩定性,同時,大東南董事會將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控股股東降低融資風險,保持股權的穩定性。
受此刺激,復牌后的海虹控股和錫業股份昨日表現搶眼,一早就封上漲停板,并以漲停收盤,其中,收盤時錫業股份漲停板上有45萬手的封單。
提前解押預防風險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段時間,不少上市公司的大股東通過提前解除質押來防范可能存在的風險。
比如捷順科技(002609,收盤價16.14元)昨日中午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劉翠英質押給興業證券的部分股份已提前解除了質押。從披露內容看,原本劉翠英質押了6160萬股,質押起始日為2015年5月14日,到期日為2016年5月13日。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去年捷順科技控股股東質押的時候,捷順科技的股價還高高在上,超過22元(前復權,下同),在經歷了大跌洗禮之后,捷順科技的股價差不多腰斬,今年1月27日曾還下觸12元,質押壓力可想而知。而劉翠英此番提前解除部分質押后,還剩下2000萬股的持股處于質押狀態,壓力明顯減小。
另如嘉應制藥(002198,收盤價8.16元),公司股東黃智勇2015年5月18日質押了1004萬股,并于2015年7月8日進行了補充質押,購回交易日為2016年5月17日,購回期限為一年。但今年2月5日,黃智勇辦理了提前購回業務,將全部共計1298.67萬股提前贖回。
另外,黃智勇手頭還有另一筆質押,到期日也是2016年5月31日,股份數為1961.33萬股,黃智勇將之部分購回,購回了100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