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3-05 09:14:21
3月5日這份將近兩萬字的報告既承載著去年及整個“十二五”期間社會經濟發展的累累碩果,又完整描繪出今年的發展改革藍圖。作為多年政府工作報告的起草人,國務院研究室綜合二司司長向東過去幾個月沉浸于報告的撰寫、打磨與修改之中,對于報告的意圖、亮點及細節如數家珍,每說到關鍵節點,深入淺出的講解和鮮活易懂的案例,總會令人深深信服且會心一笑。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胡健
3月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每經記者 胡健
“政府工作報告不好起草,難度奇高,說太多虛話,老百姓就不愿意看這個報告。”
作為多年政府工作報告的起草人,國務院研究室綜合二司司長向東過去幾個月沉浸于報告的撰寫、打磨與修改之中,對于報告的意圖、亮點及細節如數家珍,每說到關鍵節點,深入淺出的講解和鮮活易懂的案例,總會令人深深信服且會心一笑。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今年恰逢“十三五”開局之年,3月5日這份將近兩萬字的報告既承載著去年及整個“十二五”期間社會經濟發展的累累碩果,又完整描繪出今年的發展改革藍圖。
2016年,世界主要經濟體都行駛在充滿不確定的航道上,作為其中的第二大巨艦,我們又該如何透過總理這份向億萬國民傳遞的報告把握方向,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了向東。
用他的話來說:“今年報告的特點就是跟老百姓交實底,寫困難也是如此,應對困難也要出實招,最后還要做實事。大家都在那看,而不是干,那就麻煩了。”
談報告:形勢講準 成績問題都要講夠
NBD: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主要把握哪些要點?
向東: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起草工作是在李克強總理親自主持下進行的,克強總理對報告的指導思想,框架結構,重點內容都做了明確要求。
起草組堅持實事求是,力求把國內外的形勢講準,以統一思想認識,力求把過去一年成績講夠,充分肯定社會經濟社會發展的新亮點,新變化,新進展,也力求把問題講夠,增強憂患意識,緊扣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
報告起草始終貫穿新的五大發展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這些新的理念對于我們破解發展難題,實現發展目標有重大指導意義。
根據去年的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適度擴大總需求情況下,著重加強供給側改革,報告想努力體現這方面的要求。
報告要接地氣,匯民智,讓老百姓聽得懂,記得住,讓全國每一個普通老百姓都知道中央政府在干什么。
NBD:今年報告從起草到最終出爐,經過了怎樣的過程?
向東:1月6日,總理召開第118次常務會議,原則通過這個報告,1月22日,第五次國務院全體會議,對報告稿進行討論,會后發到全國148個部門征求意見,之后總理召開多場座談會,聽取無黨派、民主黨派、企業家、專家學者以及科教文衛等方面意見。
各方提出的意見有900多條,反復研究認真吸收的有120多處,兩會開幕前夕仍在進行修改和完善,報告是千錘百煉,充分發揚民主。
政府工作報告不好起草,難度奇高,說太多虛話,老百姓就不愿意看這個報告,報告長的時候寫到了2萬多字,最終壓到了2萬字以內。
今年報告的特點就是跟老百姓交實底,報告中間寫困難也是如此,應對困難也要出實招,最后還要做實事。大家都在那看,而不是干,那就麻煩了。
對于困難和問題,報告中間所用筆墨是超過以往幾年,非常客觀的分析困難和問題,比如出口去年任務沒有完成,從6%到負增長,主要原因是外部環境不好,但我們仍然是世界第一大貿易國,國際貿易市場份額比上一年還要提高一個百分點。
金融方面,出了不少個案風險,這些個案,我們要依法依規,堅決打擊,特別是非法集資。過去一年的焦點是股市出現了劇烈震蕩,有關方面及時出手,采取了一系列穩定股市的措施,應該說防范住了可能發生的系統性風險。股市暴露出市場不成熟,監管不健全的問題。
看經濟:新動能集聚勢頭超預期
NBD:過去一年,中國GDP增速為6.9%,相比前幾年略有降低,應該如何全面看待這一速度?
向東:我參與了十幾年政府工作報告的起草,今年是關注度最高的一年,國外媒體也關注形勢方面的細節問題。
去年下半年,李克強總理在中央黨校做報告時用過三句話:成績來之不易,困難不容忽視,信心不能動搖。中國現在最大的焦點是對經濟形勢到底怎么認識。
如果按照2015年底的匯率折算,中國GDP是10.42萬億美元,67萬億人民幣,GDP連續兩年超過10萬億美元,而全世界超過10萬億美元的只有美國和中國,我們去年一年同比6.9%的增量,差不多相當于一個瑞典的GDP總量。
我們經濟增長有所放緩,好像中國就成為全世界金融動蕩的策源地,這樣的說法站不住腳。
把握經濟形勢應該看就業,看收入,看環境,速度高一點低一點沒關系,重要的是老百姓有活干,現在我們就業比較穩定,去年新增就業完成1300多萬,36個大中城市的調查失業率也很穩定。
NBD:2015年,中國轉型升級與結構調整有哪些亮點?
向東:中國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主要精力放在升級發展上,因為中國經濟已經到了這一步,我們不能夠延續粗放式增長方式。看待現在的成績,一個突出的亮點就是很多積極的變化。
比如消費,已經成為拉動經濟的主要支撐力量,去年對GDP貢獻率達到66.4%,這是我們多年希望看到的一種現象,過去中國主要靠第二產,靠投資和出口拉動,現在我們主要靠消費。
基數大,外部環境影響,有主動作為的考慮是經濟放緩的三大原因。鋼鐵12億噸的產能,每年能利用的只有8億噸,4億噸過剩。繼續發展鋼鐵,煤炭,電解鋁就走入了死胡同,要用新的動能來推動舊的動能改造升級,中國經濟新的動能加快集聚的勢頭超過我們預期。
我在寧夏調研時看到有鋼鐵企業在轉型做3D打印,打出來的東西精確度到0.01毫米,這是我想象不到的應用之快,它已經改變我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所以有的新動能集聚勢頭已經超過我們的想象。結構調整的標志就是新動能成為經濟發展支撐的主要引擎。
論調整:供給側改革助力“彎道超車”
NBD: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因而施政重點更加受關注,如何把握要點?
向東:我認為在“十三五”期間應該把握突出三點,一是牢牢抓住發展,二是結構性改革,三是新舊發展動能的接續轉化。
為什么要牢牢抓住發展不放松呢?盡管我們現在是第二大經濟體,但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十三五”期間,我們有一個很重大的任務是跨越中等收入國家陷阱。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央已經提出“三去一降一補”,這是對今年工作的一個界定。中國人民是勤勞的,更是智慧的,只要把潛力都發揮出來,一切事情就好辦了。我們要通過簡政放權,進一步放松管制,打破約束發展的條條框框,降低就業創業門檻。
政府需要簡政放權,以往政府管了很多管不好,管不了也不該管的事兒。政府該管的,需要政府加強監管,注意監管科學性,克服任性檢查。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總的來說是需求不被滿足。十三億人消費升級,供給滿足不了需求,這就需要創新供給,提供優質供給,我們在這方面還有很大空間。
比如,我去韓國開會時偶然發現,韓國的免稅店,隊伍有半里路長,都是中國人排隊。折合人民幣1000多元的化妝品硬是被買斷貨。
NBD:2015年,“互聯網+”成為熱門話題,這與新舊動能接續如何聯系?
向東:加快新舊發展動能轉化,新的東西蓄勢增能,不是說老的東西就不要了,它會帶動老動能 ,正所謂互聯網匯眾智。第四次工業革命這些概念,都是要利用互聯網和IT技術帶來的產業變革。中國是可以彎道超車的,互聯網最大的市場在中國。
講底氣:政府工具箱還有很多儲備
NBD:伴隨中國經濟進入中高速增長階段,保證經濟平穩增長,我們的底氣在哪里?
向東:我們今年要穩定完成既定目標任務,保持經濟運行合理區間,財政政策積極加大力度,提高財政赤字率,即使赤字率提到3%,在全世界也是比較低的水平。歐盟的標準是赤字率不超過3%和政府負債率不超過60%,但它們實際沒幾個國家可以做到,我們中國這么大個國家,肯定不完全要死守這個杠桿,但我們還能守住,說明我們的空間還很大。
貨幣政策上,可以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的充裕。匯率問題上,我們仍然是雙順差,人民幣沒有貶值的基礎。
我想我們要堅定發展信心,挑戰激發斗志,不能自亂陣腳,我們也有辦法有能力解決困難,駕馭能很強,工具箱中有很多工具可以用。
國內需求潛力有很大的開拓空間,去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達到56萬億,絕大部分已經是民營投資。加大投資不等同于重復建設,比如,我們可以搞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就連北京還有明代的下水道呢,百萬人口以上的城市也很少有地下綜合管廊,今年我們提出明確目標,要搞2000公里,類似的方向還包括報告提到的農村電網改造,農村光纖入網等。
我們要牢牢抓住發展要務,推動供給側改革,各級領導干部要積極應對挑戰,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讓干部愿意干事,敢干事,能夠干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