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3-05 10:59:38
按照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5日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今年赤字率將上調至3%。按照報告內容:今年全國財政赤字擬安排21800億元,比2015年增加5600億元,赤字率為3%,比2015年提高0.6個百分點。多位經濟學家和財政人士均表示,我國財政赤字規模和赤字率上調是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調后,中國財政仍完全處于安全區間。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胡健
每經記者 胡健
并不出人意料,按照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5日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今年赤字率將上調至3%。
今年仍舊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按照報告內容:今年全國財政赤字擬安排21800億元,比2015年增加5600億元,赤字率為3%,比2015年提高0.6個百分點。
總理在報告中指出,擴大的赤字,在適當增加必要財政支出的同時,主要用于彌補減稅降費帶來的財政減收,保障政府應該承擔的支出責任。
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的多位經濟學家和財政人士均表示,我國財政赤字規模和赤字率上調是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調后,中國財政仍完全處于安全區間。
彌補財政減收缺口
李克強3月4日看望出席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的經濟、農業界委員并參加討論。他當時就表示,今年赤字率會有“比較大幅度的提高”。新增赤字將主要用來為企業減稅,同時部分用來保障民生。積極的財政政策會更加有力,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
目前減稅的重頭戲是營改增的全面鋪開,今年初李克強專門召開座談會,提出今年要全面推開營改增,并加大部分稅目進項抵扣力度,進一步較大幅度減輕企業稅負。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也在部署2016年財政工作時提出,全面推開營改增改革,將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納入試點范圍。這四大行業營改增方案如何設計將直接關系到800余萬戶企業。
據瑞銀報告估算,2016年營改增減稅規模約為3836億元。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4日也表示,推進供給側改革,減稅清費是重要的內容。當然,在財政收入有所下降的情況下,加大減稅清費的力度,在可以預見的短時期內會增加財政的不平衡,需增大財政政策的力度,階段性、適度地增加財政赤字。
經濟理論表明,財政赤字在一定的短期內有提高總需求水平、防止經濟衰退的效應。通過財政赤字刺激經濟增長是世界各國政府經常采用的一種擴張性財政政策的手段。
中國社科院數經所副所長李雪松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當前我國經濟形勢下,適度擴大財政赤字規模已非常必要且可行。
他分析說,我國目前仍有相對高的儲蓄率,而居民消費需求和民間投資需求相對不足,在此情況下適度擴大財政赤字對擴大內需將有積極的作用。我國財政收入經歷過多年的高速增長,積累了堅實的財政實力,如中央財政已建立了預算穩定調節基金。
赤字規模總體可控
就擴大赤字率和赤字規模的保障問題,李雪松還特別強調,我國的財政赤字規模總體處于可控范圍內。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教授馮俏彬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按照《馬斯特里赫特條約》中關于赤字率不超過3%、債務率不超過60%的鐵律,中國已實行多年積極財政政策,各個時期的赤字率有所上升,但到2015年,全年的赤字率還不到2.5%。
“無論是相對于理論推測,還是相對于主要發達國家的債務情況,這兩個數字都是偏低的。”馮俏彬說。
“我們中央政府的負債率只有17%,地方政府的債務雖然相對高一些,但多數還是帶有資產、運營性的項目。”李克強在政協經濟、農業界委員聯組會時說,“我們盤活政府資產還有不小的余地,這也為我們調整完善財政政策提供了空間。”
政府工作報告還稱,納入政府性基金預算管理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務也明顯增加,并加大使用結轉結余資金規模,使支出總水平和重點支出達到一定的力度。
馮俏彬說,自財政部發布關于地方債務管理的43號文以來,債務資金的使用方式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即由過去的政府直接支出的大包大攬式更多轉向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的PPP模式上來。
她表示,為了鼓勵PPP,使之真正成為地方債務“關后門”“修圍墻”之后一個“開前門”的合理選擇,2016年新增的債務資金應當主要用作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的“引子錢”,以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杠桿撬動效應。
馮還提醒說,提高赤字率、增發債務還要和地方政府存量債務置換相協同。2015年,財政部用于置換地方政府存量債務的資金額度已高達3.2萬億元,目前仍然有14.34萬億元的地方債,需要在三年的時間內消化。因此,2016年新增債務要同時考慮這一歷史遺留問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