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監管

          每經網首頁 > 監管 > 正文

          第三方支付盜刷頻發 個人銀行賬戶分類管理下月起實施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3-17 12:49:51

          最近,一篇《我用十天追回支付寶盜刷款25000元的奇葩經歷》的長文在網絡廣為流傳,詳細記錄了其支付寶賬戶被盜刷后曲折的追回歷程。央行副行長范一飛表示,“新的銀行賬戶體系4月1號開始實行,支付賬戶體系要到7月1日才能運行。”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萬敏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萬敏

          最近,一篇《我用十天追回支付寶盜刷款25000元的奇葩經歷》的長文在網絡廣為流傳,名為“聶小剛”的網友在新浪微博發布的這篇文章,詳細記錄了其支付寶賬戶被盜刷后曲折的追回歷程,他在文章中稱,“幾經周折,一個多禮拜后(2月25日)追回了盜刷款。之所以幾經周折,因為這期間有太多坑,讓受害人去填去繞,沒經歷過簡直無法想象。”在這次事件中,支付寶從一開始的拒絕理賠到“支付寶的角色變成了中間人,把矛盾化解為了我與盜刷人之間的民事糾紛。而不是一起支付寶賬號被盜,損失2萬5,涉及支付寶和盜刷人的刑事案件。”

          盡管支付寶官方在網上已針對此事進行道歉,但并未獲得“聶小剛”的接受。

          實際上,個人客戶與第三方支付之間的糾葛頗深,在享受第三方支付帶來的支付便利的同時,往往也伴隨著被侵權盜刷甚至詐騙的隱憂。

          “盜刷”難堵

          除了第三方支付賬戶主體,一些第三方支付平臺推出的“賒賬”產品也先后曝出客戶賬戶被“盜刷”問題。

          3月9日,ID“星小白”寫出長文《支付寶賬戶只有200余額仍被盜刷萬元的狗血經歷》,講述自己在2016年的一次支付寶螞蟻借唄盜刷1萬的事件。

          “星小白”稱,2016年2月17日中午12:38到收到阿里旗下“螞蟻微貸”發來的短信提醒,稱本人要還個人消費貸款,甚至已自動還款部分費用。當得知后,我立即致電支付寶詢問情況,被告知本人的支付寶螞蟻借唄于2016年1月18日貸款10,000元人民幣。此時才發現自己被盜刷,隨即凍結了支付寶賬號,趕緊致電110向普陀分局曹陽新村派出所報案。

          在警方與支付寶之間來回奔波,這一事件仍未見解決,“星小白”提出了三點疑問,“1.從騙子不斷電話以及雙方被盜,其實很多細節都可以看出案件有問題,而非間斷判斷熟人操作。支付寶是否可以單憑簡單信息亂判定是誰作案?我又該如何解釋清楚非我朋友操作,證明清白?

          2.盜賊如何繞過支付密碼、攔截短信進行跨手機作案?

          3.支付寶只需要單方面顯示已發送通知就可以證明它完全無錯?”

          2015年11月23日,《中國經營報》報道了客戶京東白條被盜刷的案例,廣東的張先生其大約于今年6月份開通了京東白條,但隨后一直未用過,然而在11月4日卻收到一條不知名號碼發來的短信告知其在京東打白條,張先生發現其本人賬號已下了四單購買單,其中一單顯示已完成付款,另外三款處于待付款中,而且未完成訂單不能取消。

          張先生通過多次主動聯系終于與一位專員取得了聯系,然而其表示,其無法取消代付款的訂單,如果在12個小時內未付款,訂單會自動取消,并建議張先生報警、修改賬戶密碼和支付密碼。張先生在修改密碼和解綁銀行卡的過程中發現,其京東白條賬戶在11月2日已被同一個人盜刷用于購買手機,更為蹊蹺的是,張先生在其本人的賬戶里卻無法看到收貨人的手機號碼。

          在此情況下,張先生希望京東客服提供收件人手機號碼,不過客服人員表示無法提供。張先生到派出所登記備案后,京東客服卻依然以“規章制度”為由拒絕提供收件人手機號碼。

          艾瑞咨詢近日發布的《2015中國互聯網年度熱點洞察報告》顯示,2015年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達9.5萬億,其中移動消費及個人應用的占比已達55.2%。尤其支付寶、微信支付等互聯網巨頭旗下的移動支付平臺更是聚集了大量的用戶。

          對于很多普通用戶來說,一旦發生盜刷,往往很難挽回損失。

          3月15日,東方網報道,網友“小白羊_久伴”在微博上公布了自己微信支付被盜的遭遇。在沒有任何提醒的情況下,他微信中綁定的銀行卡被盜刷了1.5萬元,銀行卡里只剩1毛錢。更讓他絕望的是,微信方面一直未對被盜做出解釋和賠償,維權無門。“我沒有收到任何一條工行及微信的短信通知。為什么這么大金額的交易,不需要驗證碼和密碼驗證就通過了呢?也沒有任何的短信通知!”對于自己微信被盜的經歷,“小白羊_久伴”顯然覺得匪夷所思。

          “盜刷”中銀行無法擔責

          上述ID“聶小剛”在自述一文中稱,“招商銀行信用卡表示是支付寶被盜通過快捷支付消費,銀行不承擔責任。”

          業內人士指出,雖然招商銀行“不承擔責任”的說法令人不悅,但支付寶被盜刷消費確實是銀行“力所不逮”的。簡單說,快捷支付是支付寶作為第三方支付通道或角色(類似線下刷POS機的銀聯角色)提供的網絡支付服務。

          在這項服務中,銀行付款的條件是準確輸入支付寶支付密碼,至于此密碼是支付寶用戶自行輸入,還是委托或授權他人輸入,既不是銀行需要查驗的,也不是銀行具備條件或能力可以查驗的。

          另一方面,對于使用快捷支付進行消費來說,收款對象及支付交易行為均發生在支付寶或阿里巴巴平臺體系中,當發生錯誤交易時,就快速實現“止付或退款”來說,支付寶本身才具有此現實操作或管理的能力。

          因此,在支付寶快捷支付中發生的“盜刷”問題,銀行確實不應或也不具備能力承擔支付安全的責任。

          此前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諸多銀行一度減少與支付寶快捷支付合作的接口及降低支付限額的關鍵所在,原因之一即在于用戶被盜刷風險過大。

          從去年開始,央行加大了對銀行帳戶以及支付賬戶分類管理的力度,總體原則就是要進一步推動支付體系更加便捷安全發展,進一步落實賬戶實名制的要求,更好地保護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央行于2015年12月25日發布《關于改進個人銀行賬戶服務加強賬戶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宣布將對落實個人銀行賬戶實名制、建立銀行賬戶分類管理機制、規范代理開立個人銀行賬戶、強化銀行內部管理和改進銀行賬戶服務五方面進行規范。

          又于2015年12月28日發布《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下稱《辦法》)。《辦法指出》支付機構應根據客戶身份對同一客戶在本機構開立的所有支付賬戶進行關聯管理,并按照要求對個人支付賬戶進行分類管理,不同的身份驗證強度對應不同的支付限額。

          3月12日,央行副行長范一飛表示,“新的銀行賬戶體系4月1號開始實行,支付賬戶體系要到7月1日才能運行。”范一飛表示,賬戶體系進一步健全的目的是要適應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個性化的消費支付需求,在安全和便捷之間達成平衡。

          編輯:姚祥云 審核:張喜威 終審:向江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個人銀行賬戶分類管理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高潮在线播放 | 欧美.亚洲.日本视频 | 中文字幕大看焦在线看 | 亚洲人成在线在线 | 亚洲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 | 午夜福利片91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