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地產 2016-03-20 13:41:30
傳言稱,營改增5月1日落地,按11%的稅率就得多交稅15多萬,早買房好。但這真會發生?
每經編輯 吳若凡
(本文原載于微信公眾號“邦地產”real-estate-circle)
最近有一則傳言在全國各大中介之間瘋傳,大致內容是:“營改增”自5月1日起就要開始執行了,沒買房和沒賣房的都要趕緊了。有些傳言甚至還細化到了條條款款。
但是!大家小心了,很多傳言都是無良中介散播的謠言:
要注意,3月1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雖然指出自2016年5月1日起,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將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納入試點范圍。但具體的二手房增值稅率實施辦法和相關細則,并未出臺!
雖然財政部相關負責人明確過,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之后,建筑業和房地產業適用11%稅率。但具體到二手房的增值稅,按照增值差額11%征收的不太可能,因為買房人首先需要出具相關增值稅抵扣發票,但我國的增值稅發票開票,是沒有一家企業能給個人開增值稅發票的。連增值稅發票都開不出,如何進行增值稅進項抵扣?
之前就有從業十年以上的稅務“老法師”說,最大可能是按總房價的3%征。看看是3%,不是11%。
所以,出現以上傳言出現的原因只有一種:造謠!
但邦爺想問,從中央到地方,就比如上海市住建委吧,都早說過,會對發布謠言者擾亂市場者,予以相應懲治。難道,還有那么多敢冒險的中介想被請去喝咖啡?
全年的業務41天做,剩下來的日子喝西北風嗎?
納稅謠言造成業主和買房人恐慌,這樣的事情并不少見。
2006年7月底,國稅總局說要對個人轉讓二手房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當時國家說,上海將嚴格按照房屋買賣差價的20%收稅。結果各種版本的細則流出,從7月26日到7月31日的5天里,上海樓市立即火爆起來,平常的淡季(8月)居然賣出了全年最高交易量。直到8月1日上海正式實施稅收新規時,大家才發現,原來個人可以選擇按總價的1%交稅。一時間賣房人大量反悔撤單,整個市場成交量也極速下滑,很多中介沒了生意。
2011年1月,上海出臺房產稅征收辦法。出臺之前有謠傳說,房產稅會對所有存量二手房征收,卻引發了二手房成交放量。
彼時,上海各區縣的房地產交易中心出現了大批急于繳稅的房東,他們希望能在上海的營業稅政策、個調稅政策明確出臺前趕上“末班車”。
但房產稅細則出臺后,整個2011年下半年中介出現大規模的關店潮,門店數量持續減少,繼而開始了不計成本的“折傭大戰”,行業陷入“整體性虧損”,情況一直持續到2012年。大批業務員失業。
邦爺覺得,按著趨勢,今年這種場景有可能再次發生:五月一日前中介瘋狂賣二手房,后半年天天在家睡懶覺。
然而,這樣真地好嗎?一旦傭金提成在這兩個月突然集中爆發,將可能引發個調稅的高稅率(最高達45%),而接下來的幾個月,中介可能面臨無房可賣的境地,甚至可能引發大規模關店和大量失業。只有健康的樓市,才能保證所有從業者持續賺錢!
? 對本文有任何疑惑請關注邦地產,也可加入“邦地產粉絲群IV”與作者交流!
編輯:王婷婷 審核:楊羚強 終審:蔡戰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