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地產 2016-03-31 22:50:27
看好一二線城市,擔憂三四線城市,這才是開發商的真實心理。
每經編輯 吳若凡
(本文原載于微信公眾號“邦地產”real-estate-circle)
研究房地產市場不能僅僅研究一二三四線城市,中國各城市如何跨越“中等城市收入陷阱”,也值得研究。
因為我們可以看到,京津,珠三,長三,在往三產和高端科技走。但同時,加工制造業往中原和西南轉移趨勢明顯,河南鄭州、四川成都等人口密集區域,也迎來了歷史機遇。同時,產業往東南亞轉移的趨勢,也會帶動廣西北海灣的新增長。
如果要說危險,恐怕“不上不下的城市”才是最危險的,它們普遍國企多民企少,人口少,三產比重相對小,存在陷入中等收入城市陷阱的風險。
以上并非亂說,最近,一份地產行業閉門會議的紀要,不小心流出。通過開發商們私下交流的“內幕消息”,就可以看出,上海、深圳等地采取了比以往更為嚴格的限貸和限購政策后,被限購的城市其實風險反而不大,風險大的是那些鼓勵購買的城市。
在這份會議紀要里,那些在公開場合高調支持國家樓市調控的房企代表們,也終于說了真話。比如:
老A:上周真是驚心動魄的一天,一手日交易量創歷史新高。
300億老板:此次調整,對北上深的物價并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事實上,北上深的核心區域的房價的上漲是大勢所趨。
200億營銷總:近十年了,每屆都喊:房價平抑,但事實上,房價還是在增長,這個死循環不徹底解決,后果~~~
三線城市代表:目前調控方式簡單概括就是:誰餓得慌的就實行限量供給制(限購),誰吃飽了就繼續上好酒好菜(刺激需求),誰已經吃撐了的就吃飯送錢(財政補貼購房)。
匿名:所以,其實三四線樓市是好過多了。
[大家都哄堂大笑~]
某在各種場合唱空地產的磚家(以下稱為“樓市看空第一人”):中心城市的地位和價值,決定了一線城市高房價。供需比、貨幣超發和刺激政策助推了房價的快速上漲。
力挺一線城市無泡沫的財經作家(以下簡稱“多軍第一人”):現在很多人賣舊換新,改善和投資客都在入場。但房價上漲是有上限的,其最終是受人口、購買力,特別是租售比制約。
樓市看空第一人:因此,上海的房價其實并不熱,只是被抑制了。
200億營銷總:投資渠道的乏力,社會信用體系的滯后,保障體系的不完備,使得擁有巨額財富,藏富于民的普羅大眾,對一線城市的房產處于執念狀態。水漲船高的趨勢助推房市,并使得核心區域房子成為稀缺資源。
一線城市房價的快速上漲已引起管理層的深切關注,上海、深圳已出臺調控政策,北京房價已處在快速上升的后期,如果有多套住房,特別是遠郊,缺乏稀缺性又沒有很好租金回報的物業,現在是出手的最好時機。
200億營銷總:此次調整,會進一步加劇一線城市,特別是特大型城市的房價提升。同時,也會給其周邊近郊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但需要指出的是:三四線城市去化的壓力非常之大,不排除今年會出現某些三四線城市:價格崩盤的狀況。
多軍第一人:開發商冠冕堂皇說,要大力布局,其實在撤資,我們對一線城市很看好,其實偷偷把一線城市出貨出掉,跑到其他城市去。
空軍第一人:就算這個限購政策不出來,也漲不動了。所以沒必要,物極必反。
200億營銷總:國家壓制一線二線的購房需求,明擺著就是讓百姓去三四線甚至去五線買房。但大多數人從投資角度與就業角度考慮不會去,股票不好的情況下,錢總要有投資渠道。猜想下,房產控制下的百姓投資哪里還是熱點呢?
三線城市代表:政府不會讓房價跌的,銀行現在聰明的很,審批貸款規避風險嚴格,頂多往后是漲的慢一點而已~
多軍第一人:現在剛需根本沒有了。如果北京上海哪天全面取消限購,基本就是房價到頂的標志,到時候絕大部分人都無法逃頂套現。只是現在離這天還是相當遙遠而已。到時,可悲的我們連接盤的資格都沒有了。
Ancient Astronaut:我沒房的時候我就是空軍大學生,我也看空過房價。
空軍第一人:當你擁有了第一套住房,你就已經不相信房價會跌了
總結:雖然調控的是一線城市,但開發商看好的還是一線。對政策鼓勵購買的三四線,沒有一家企業不擔憂的。即使是最樂觀的企業,也只是看好一線城市周邊的三四線城市。拼命鼓動你買三四線城市樓盤的開發商真實心態都是這樣,你還會相信三四線是今年最好的投資機會? 邦爺覺得,還是在一線城市購買一套自住性的房子最靠譜。不管未來房價是漲還是跌,自己能住的房子,才是最實際的投資。
? 對本文有任何疑惑請關注邦地產,也可加入“邦地產粉絲群IV”與作者交流!
編輯:王婷婷 審核:楊羚強 終審:蔡戰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