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 2016-04-07 09:33:28
那些能真正脫穎而出,被人們發現、記住并口耳相傳的“網紅”,并不是因為他們拼命博眼球,而是因為與眾不同的特色和品質。他們的走紅帶著鮮明的互聯網代際特色,帶著互聯網技術升級的印記,帶著互聯網對傳播和商業環境改變的時代烙印。
在這個追求個性、求新求變的時代,不能用日新月異的新技術生產一堆繁文縟節的舊文章,而是要時刻敏銳地學習、主動地溝通、適時地變化,與互聯網的用戶們保持著同樣的節奏和活力
上周,網上最紅的人應該就是“Papi醬”了吧。不過,即使在網絡時代,很多人聽到這個名字第一反應都是:誰?
無論是營銷還是炒作,在半年的時間,這個經營著微博、微信、視頻等一系列自媒體賬號的小女子,憑借40多條時長不超過5分鐘的視頻,在微博微信和視頻網站上吸引了一大批擁躉,最近還獲得了1200萬元的投資。在投資創業越來越審慎的大勢下,如此規模的“輸血”的確出乎很多人意料。
互聯網這些年造了不少“網紅”,從論壇博客,到微博微信,再到最近很火的網絡直播,互聯網的“造紅運動”一直與時俱進、各領風騷。“造紅”也成為互聯網的一項產業,被人詬病多年,也被人吹捧多年。
“網紅”是一個魚龍混雜的群體。回頭看看這些年我們討論過的“網紅”們,有的是有真才實學,憑知識和觀點吸引粉絲;有的是嘩眾取寵,靠乖張和暴戾吸引眼球;有的是有商業頭腦,開了各種網店賺得盆滿缽滿;也有的是靠PS圖片一步步嫁入豪門,成了所謂的“人生贏家”。在互聯網上,這些良莠不齊的“網紅”成了很多網民的共同記憶。
而那些能真正脫穎而出,被人們發現、記住并口耳相傳的“網紅”,并不是因為他們拼命博眼球,而是因為與眾不同的特色和品質。他們的走紅帶著鮮明的互聯網代際特色,帶著互聯網技術升級的印記,帶著互聯網對傳播和商業環境改變的時代烙印。
與眾不同是互聯網時代最大的本錢。這些“網紅”之所以能紅,是因為他們暗合了互聯網時代一部分的性格特征,比如宅、比如自嘲、比如孤獨、比如小清新、比如愛分享。他們能敏銳地抓住一點,在此基礎上打造出鮮明的個人特色,并持之以恒地將之推廣傳播,最終讓自己和身上所帶的特點成為大時代的印記之一。
互聯網是浩瀚的信息海洋,但這片海洋中有相當大一部分內容是重復的、無用的、垃圾的。看看今天的互聯網產品,大量同質化的內容不但造成了資源的浪費,也造成了用戶的審美疲勞,而最終會導致同一類型產品的整體性滑坡。
對各路互聯網創業人士來說,“網紅經濟”也能提供一些啟示和思考。要打造能紅起來的互聯網產品,首先要感受互聯網的時代精神。在這個追求個性、求新求變的時代,不能用日新月異的新技術生產一堆繁文縟節的舊文章,而是要時刻敏銳地學習、主動地溝通、適時地變化,與互聯網的用戶們保持同樣的節奏和活力。
不管人們如何評價,“網紅”已經成為一種越來越日常的存在。人們在不經意間,就會說著“網紅”造的熱詞,購買“網紅”推薦的產品,轉發“網紅”生產的段子。互聯網的神奇之處就在這里,把意想不到變成日常。用戶不希望互聯網時代的產品長著一張“網紅”臉,但卻渴望一些紅得有價值、有品位、有格調的產品,畢竟打造一個有影響力、有品牌價值的互聯網產品,比打造一個容易讓人轉瞬即忘的“網紅”要難得多。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