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4-20 00:57:25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王辛夷
◎每經記者 王辛夷
多哈凍產會議落空本是一個超大利空。然而4月18日開盤后,僅僅幾個小時的時間里市場就出現了大幅反彈,原因是凍產會議失敗的當天,科威特石油工人開始舉行無限期罷工。
雖然罷工是短期事件,但其背后的邏輯卻隱藏了油價韌性十足的密碼。多數西方分析師認為,本周油價能保持如此“韌性”,是因為市場的供需基本沒在今年出現顯著的“再平衡”。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郭海濤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專訪時分析,油價的決定性因素是供需,在供大于求的情況下,供給必然會向需求恢復,而罷工僅僅是一種表現形式。
今年需求會增長但幅度很小
NBD:凍產會議沒能拿出一份協議,您認為油價上漲還能不能找到替代的動力?
郭海濤:凍產會議沒有達成協議,深遠的影響就是油價在低水平會維持更長時間。短期來看,各個國家在目前的價格下,在目前的供需情況下,也不會再大規模地增產。當然伊朗是一個特殊情況。
科威特出現罷工,這會在這幾天內對油價產生支撐。這本身和減產是一種效果,石油企業原來雇了很多工人,現在油價跌了支付不起。這本身也是對超低油價的反映,也是在供大于求的情況下,供給向需求恢復的一種表現形式。
現在看來,可以支撐油價的動力都是非常緩慢的。40美元以下的價位屬于超低位的水平。從微觀的角度上看,很多企業的財務狀況、管理水平、資源狀況比較差,會有一些企業逐步地關停一些油井,這就會減少供給量。
隨著油價的緩步回升,企業能夠保證基本利潤,能夠保持生產,到那時再和需求實現平衡,才能真正達成一個均衡的油價水平。
NBD:EIA近日調高了其對今明兩年石油需求的預期值。您認為供需面是否會在這兩年里發生變化?
郭海濤:我個人認為,需求面不會有太大的改善。目前總體的預測,今年的石油需求還是正增長,但是增長幅度相對要小一些。EIA的調整是基于對世界經濟的預期,可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近又調低了預期。
從現在的情況看,金融危機后,美國經濟其實已達到一種巔峰水平,失業率已經非常低了,你很難再指望美國的經濟增速能有多大的提高了。歐洲和日本也沒有太大的改善空間,中國經濟又處在三期疊加的狀態,而且全世界都在控制化石能源消費水平。
所以即使今年的需求有所增長,這個增長也會是很溫和的,不會對供需造成根本影響。
現在是供大于求的狀況,所以只有供給去逐步適應需求,等一部分供給退出了以后,價格回升,才能實現供需的平衡。大部分企業都在虧損的話,這個市場是不可能持續的。不管是一年還是兩年,市場一定會回調。
低油價對石油行業是種救贖
NBD:今年一季度,俄羅斯和沙特的產量其實都維持在了相當高的水平,尤其是俄羅斯,前兩個月的日產量甚至還在增加。您認為供給會在短期內下降嗎?
郭海濤:這就是企業和市場之間的博弈。石油這個行業有個特點,有些油田即使在目前的價格水平上仍然可以實現盈利,所以對于這些國家來說要追求的是總收入最大化,和市場份額的最大化。
俄羅斯和沙特就是這樣。他們增產,讓油價維持在低水平,就只能由高成本的國家和企業來承擔后果。
把高成本的供給給擠出去以后,價格仍然是由供需來決定。所以這些國家增產也好,部分國家減產也好,實際上也是供給在向需求適應的過程。但是這個區別就在于,供給是來自于沙特還是委內瑞拉。
NBD:但是現在的市場里不只有沙特和委內瑞拉,還有美國。美國現在鉆井平臺數量已經在下降,產量也有可能降下來。
郭海濤:從市場結構的角度來看,以前沒有美國頁巖油這批新增產量的情況下,市場上主要的供給就是來自于OPEC、俄羅斯這些國家。他們只要聯合減產,油價就會上漲。
可是現在出現了頁巖油,這種新增產量對價格的調節能力非常強,價格一跌,他就能很快地降成本,哪怕是中小公司的彈性都很大。
2014年降價以前,大家認為美國頁巖油的成本在每桶七八十美元,但是現在發現很多好的資源成本都在40美元以下。2015年,美國很多企業的主要工作就是通過各種方式來降低成本,可以看出來美國石油企業對市場的適應能力是非常強的。
所以說OPEC國家堅持不減產,因為他們一旦減產,美國的頁巖油公司很快就能增產,價格還是上不來,這是減產一直不能達成協議,價格始終維持在低位的重要原因。
NBD:這樣說來,低油價對于像沙特這樣成本超低的國家來說,并非是一件壞事。
郭海濤:對。油價的下跌不僅僅是石油本身的問題,天然氣和新能源對石油都是沖擊。所以說這次油價下跌,對于石油行業來說也是一次救贖。
沙特之前就表示過,如果油價一直維持在100美元以上,石油行業雖然獲利很高,但從長期來看就是毀滅性的打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