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 2016-04-20 10:19:14
2015年12月29日至2016年1月29日期間,廣州檢驗檢疫局人員在新沙港口岸例行檢驗時發現,4艘船裝載的10批次共計4.9萬噸印度尼西亞食用棕櫚油存在重金屬總砷項目超標情況,18日,其中的首批1.2萬噸已順利退運出境,剩余部分也將陸續退運出境。
用棕櫚果制成的棕櫚油是東南亞重要出口產品
首批1.2萬噸總砷超標的進口印尼食用棕櫚油18日從廣州新沙港順利退運出境。為保障國內消費者食品安全,廣州檢驗檢疫部門對檢出的共計4.9萬噸進口問題食用棕櫚油作出全部退運處理,剩余部分將陸續退運出境。
2015年12月29日至2016年1月29日期間,廣州檢驗檢疫局人員在新沙港口岸例行檢驗時發現,4艘船裝載的10批次共計4.9萬噸印度尼西亞食用棕櫚油存在重金屬總砷項目超標情況,隨即對卸入港區儲藏罐的全部問題油品進行封存,并當即上報其主管單位廣東檢驗檢疫局。
在進行三級實驗室復檢后,廣東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食品實驗室出具權威檢測報告,確認上述10批進口食用棕櫚油總砷含量超標近50%。這也是我國首次在大批量進口食用棕櫚油中檢出總砷含量嚴重超標。 人民日報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