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 2016-05-25 10:24:11
又到大學畢業季,不少大學生抱怨,到手的工資還不如農民工,學是白上了。評論人士表示,與其抱怨薪酬低、待遇差,不如先想想自己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和積累是否充足。可以選擇先就業再圖發展,不要困擾于一時的起薪不高。
商 旸
又到大學生畢業找工作的時節,到招聘會上轉一轉,對專科生、本科生,用人單位給的起薪大多不高。不少人由此抱怨,到手的工資還不如農民工,學算是白上了。
對這個問題,得理性看待。用人單位是拿工資交換勞動力價值,而受教育年限和層次在很大程度上能影響人力資源的厚實度。與其抱怨薪酬低、待遇差,不如先想想自己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和積累是否充足。面對不斷調整的經濟結構,加大人力資本投入有利于降低結構性失業的幾率。
當然,提升自我價值并不只有“躲在書齋學到底”一條路。假如碰到符合興趣或是前景不錯的工作,當然可以選擇先就業。這時更不要困擾于一時的起薪不高。要從長遠打算,不妨建立一個系統的培訓規劃,不斷尋覓充電加油的機會。
長本事不是一錘子買賣,干中學,學中干,讓自我更新的過程每天都不停。等手里有了金剛鉆,才能干得了瓷器活,創造的價值多了,加薪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