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地產 2016-05-27 12:09:15
新一輪調控下,新政對樓市的確起了作用,但政策效果可能是短期的。
每經編輯 吳若凡
(本文原載于微信公眾號“邦地產”real-estate-circle)
還記得,4月份的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價格同比上漲的城市有65個,最高漲幅為5.8%。這一個月,上海、南京、廣州、東莞等城“地王”頻現,周邊樓盤多趁機漲價賣房。
近期,很多城市不約而同出現了新房和土地價格上漲的現象。回望前一輪調控潮,才過去約2個月,難道調控就失效了?
土地市場太火了
近段時間,從一線城市到主要二線城市,總價地王、單價地王不斷涌現,土地市場火熱得地球人都有點看不懂了。
克而瑞數據顯示,截至5月20日,包括北上廣深以及南京、蘇州、合肥等重點二線城市在內的22個城市,今年以來拍出的“地王”(總價、單價或溢價率)數量達118幅。即使在被稱為“地王年”的2013年,全年的地王數也只不過在60幅。
“地王”頻出,國內土地市場的整體均價和出讓總額也隨之攀升。
2016年1-3月,全國300個城市土地出讓金總額為4408億元,同比增加4%。2016年一季度,全國成交樓面均價為1450元/平方米,同比上漲18%。其中住宅類用地成交樓面均價為2424元/平方米,同比上漲36%。
土地市場火了,最愛炒概念的下游新房市場也不會閑著。近段時間,全國各地的“日光盤現象”又開始復蘇。比如,3次加推一舉吸金20億的深圳中糧云景國際,開盤日銷57億的半島城邦(3期),5小時勁銷9成的深業東嶺等。
頂豪市場也很熱
就連豪宅市場也不賴。以上海為例,數據顯示,截至5月23日,上海頂級豪宅(成交均價10萬元/㎡以上)的成交量為497套,同比大漲5.8倍,基本是月銷近百套的節奏,不僅周轉速度較去年快了一倍,半年不到的時間里,頂豪市場已完成了去年全年成交量的8成以上。
比如,5月第三周,完成15884萬合同指標(回款指標實際完成6874萬)的綠城黃浦灣實際元;年底至今已售出50套房源的瑞安翠湖天地雋薈(成交均價12.97萬元/平)等等。
頂豪市場的成交量持續維持高位,克而瑞分析師馬千里認為,目前政策面雖然收緊,但豪宅市場消費力所受影響不大。另外,中低端供求收緊,也會增加豪宅市場的火熱程度。
優淘城總裁薛建雄也指出,由于信貸政策寬松,國內投資渠道單一,加上股市表現不佳,使得大量資本回流房地產。市場中豪宅依舊是資金避險的首選,所以其受到的影響不大。
調控只是短期,房價跌不久了?
但其實,從新房市場的整體數據看,一些一線城市的成交量是有明顯萎縮的。
中原地產數據顯示,北京5月中上旬的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網簽量5130套,環比下降33.8%;二手房網簽量14202套,也同比下降16%;
上海近兩月的成交量較去年四季度(成交高峰)也是明顯滑落的。另外,鏈家數據顯示,上海各區的二手房成交量在4月份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松江跌幅最大為73.9%,閔行的跌幅也超過70%,二手住宅均價已連續4月下滑。
深圳方面,中原數據顯示,截至5月24日的新房成交量為1627套,環比下跌30.5%;二手房成交2658套,也同比下跌了68.8%。
價格方面,國家統計局1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漲幅均收窄,深圳二手住宅價格環比甚至出現下降。
大局很“淡”定,但局部在發熱、“上游”在添火,這就不得不先分析下局面的成因。
新城控股高級副總裁歐陽捷就指出,此次成交量的下滑主因是銷售價格過高,以及前段時間市場火熱,提前透支了需求。
另一方面,深圳的新政出臺之后,受社保年限影響,至少有30%以上人群被擋在了購房門檻之外,上海的受限人群也有3成。但這部分人并非不買房,或是沒能力買房,他們正在觀望,由此抑制的成交量,反彈可能性很大。
衛民智庫蔡為民就指出,調控的目的已經被市場充分掌握,消費者已經清楚,所謂限購不是不讓你買,而是讓你有序進場,但后面進來的人進場代價會越來越大。
為什么代價更大,薛建雄就指出,調控是階段性的,但房價上漲是不可控的。市場不好的時候,有些開發商會調整策略,比如放出戶型地段相對較差的房源,這部分房源當然最難銷售,等到價格上升的周期,開發商就會陸續放出高品質產品順勢漲價。
當前的局面下,開發商會均衡各方面情況,適當讓利穩定現金流,平衡量價關系,但這并不代表房價見頂,大多定價還是會穩在那里。
“這一輪新政對樓市的確起到了作用,但新政效果是短期的,未來如何發展,還要看整個樓市的其他的幾個環節,庫存量、貨幣政策、土地市場等各個環節的情況。”歐陽捷表示。
? 對本文有任何疑惑請關注邦地產,也可加入“邦地產粉絲群”與作者交流!
(加群有問題可留言哦)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