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5-29 09:29:32
昨日,上午9點半,浙江省公車改革取消車輛首場拍賣會現場,500名競拍人,對138輛二手車展開激烈爭奪。
有三種車牌,當你在路上看到時,很可能會忍不住猜測車里坐的是什么人。
一種,是“88888”、“66666”這種一看就很“壕”的,一般認為坐的都是老板。
一種,是“2B250”、“74110”這種比較“奇葩”的,有的車主還會“相見恨晚”。
▲此前刷爆朋友圈的“奇葩車牌車主見面,忍不住合了影”
還有一種,則是“00001”這類數字很小的,上面很可能坐的是某位領導。
隨著公車改革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公務用車被封存停駛,逐漸通過公開拍賣的形式,由普通市民收入囊中。
浙A00001,起拍價2萬元 成交價卻……
據錢江晚報報道,昨日,上午9點半,浙江省公車改革取消車輛首場拍賣會現場,500名競拍人,對138輛二手車展開激烈爭奪。
9點左右,大多數競拍者都已經坐定。他們每個人手里,除了一張白底紅字的競買號牌外,還有一本車輛清單。
本次車改,共取消107家省級單位的1528輛公務用車。首批拍賣的138輛車,都是省級機關公務用車改革后封存停駛的。
根據拍賣清單,錢江晚報記者對138輛車進行了梳理。
看價格:起拍價最高的是4輛帕薩特,起拍價為13萬元,都是黑色;起拍價最低的是一輛金杯面包車,起拍價為500元。
看品牌:數量最多的是奧迪,各種型號加起來約35輛;排在第二的是別克,約32輛。138輛車中,進口車僅6輛。
看年限:年紀最大的車是一輛本田雅閣,登記日期為2000年11月,起拍價1.65萬元;最年輕的是一輛一汽牌轎車,登記日期為2014年1月,起拍價為7.1萬元。
看里程:最少的是一輛金杯,里程9325公里,車齡兩年半,起拍價8萬元;最多的是一輛別克,里程434790公里,車齡近12年,起拍價1.85萬元。
“浙A00001”是一輛豐田柯斯達面包車,黃色車牌、可坐17人、手動擋、起拍價2萬元。雖然2004年就上牌了,但只跑了53680公里。
▲圖片來源:微信號政在解讀
最后,這輛面包車以14萬元的價格成交,中標者是個身形魁梧、皮膚黝黑的男人。把確認書一簽,他就給撥出一通電話報喜:“拿下了,14萬元,便宜!”
而本次拍賣的標王,是一輛綠色越野車。根據車輛清單上的記錄,這輛車于2006年3月上牌、里程數為190959公里、4.7排量、自動擋、起拍價11.5萬元。最終以26萬元成交。買主還表示:
“這個價格很值,我能接受的最高價位是40萬,只要在這個價格以內,我都會接著舉牌。”
許多朋友肯定很奇怪,雖然只是面包車,但“浙A00001”就值14萬?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查閱資料后,發現原來是這樣的……
買車就送車牌,但不是原號牌
據錢江晚報報道,這次拍賣有一個特別讓人心動的地方:只要競買人符合《杭州市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規定》,拍賣成交后可以隨車取得“浙A”車牌指標一個。
現場有兩種競買號牌,一種是白底的,是主流,因為能競拍藍色車牌的車,也就是隨車附送一個浙A車牌指標的車,今天有123輛車都屬于這一類型;另一種是藍底的,用來競拍黃色車牌,這類車不隨車附送浙A車牌指標。
不過,“隨車”的只是浙A車牌指標,而不是原來的“浙A00001”、“浙A00066”這樣的特殊號牌。也就是說,車輛經過拍賣出售后,原先的號牌將收回,買家可以免費重新選一個普通號牌。
但即使這樣,也已經很誘人了!據浙江都市汽車網5月25日報道,5月杭州車牌競價結果顯示:
最低成交價為個人34000元、單位28800元;平均成交價為個人35223元、單位30204元。
多地進行公車拍賣,但反響不一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最近許多省份都在進行公車拍賣,但并不是每個省的拍賣都像浙江那么火。
比如今年2月29日,江蘇春節后首場省級機關公車改革取消車輛專場拍賣會,就出現了起拍價成交的情況。據揚子晚報報道:
市民涂先生成為拍賣會上的第一位幸運兒,第一輛參拍公車2009年的豐田皇冠,就被他以起拍價114000元買到了,起拍價成交這還是公車拍賣以來的第一次。
而據成都商報報道,27日,四川省公車拍賣則出現了最大規模的流拍。
為什么會出現“冷熱不均”的情況呢?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認為大致有兩方面的原因:
1.買車送不送車牌。在上海、北京、貴陽、廣州、天津、石家莊、杭州、深圳等汽車限購城市,這張可以看作“門票”的鐵皮,其吸引力很可能大于汽車本身。
2.二手車遷入是否受限。此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二手車“國八條”(《關于促進二手車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見》)明確規定,除了國家鼓勵淘汰和要求淘汰的相關車輛及國家明確的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之外,其他地方不得實施限制二手車遷入政策,已有的限制政策要在5月底取消。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