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6-20 01:02:33
那么目前這種情況還適合買入黃金產品嗎?除了直接去金店購買黃金飾品或者在上海黃金交易所買賣之外,普通投資者還能哪些方式參與黃金的投資?理財不二牛(微信號:buerniu5188)接下來為你帶來最新調查。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李蕾
◎每經實習記者 李蕾
在公募基金發行遇“寒冬”、八成偏股型基金出現虧損、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走低的大背景下,黃金類產品卻是“風景這邊獨好”。當下全球金融市場不確定因素甚多,投資者的避險情緒愈發濃厚,這也帶動了金價的上揚。6月16日凌晨美聯儲利率決議出爐,決定暫不加息。受此消息影響,國際金價當日午市一舉沖破1300美元關口,創下近一個月以來的新高。
事實上從本月初開始,金價就呈現出一路攀升的趨勢。來自專業貴金屬資訊網站Kitco的數據顯示,目前國內黃金現貨的買入價在274.86元/克左右(實時變動中),近一年來已漲了近10%。那么目前這種情況還適合買入黃金產品嗎?除了直接去金店購買黃金飾品或者在上海黃金交易所買賣之外,普通投資者還能哪些方式參與黃金的投資?理財不二牛(微信號:buerniu5188)接下來為你帶來最新調查。
●黑天鵝盤旋,投資機會隱現?
近期黃金價格的飆升已成不爭的事實。有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金價已上漲了21.17%,而同期上證綜指下跌19.95%。股市低迷、各種理財收益持續降低,這些當然是投資者避險情緒上升、黃金更受青睞的重要原因,但黃金價格波動的主要因素還是國際形勢影響。
山東黃金首席分析師蔣舒對理財不二牛(微信號:buerniu5188)表示,6月以來黃金價格大漲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是美國公布的經濟數據,尤其是非農數據比較差,所以市場普遍預期6月份美聯儲不會加息;第二,臨近英國脫歐公投,所以近幾個交易日美元價格上漲的同時,黃金價格也在漲,這是避險情緒占主導的一種正常反應。”
隨著6月16日凌晨美聯儲議息這第一只靴子的落地,國際金價應聲上漲。那之后還會迎來新一波上漲的行情嗎?一位大型公募基金人士坦陳,要做這種階段性趨勢的判斷難度很大,但普通投資者都更習慣右側交易,“比如黃金最近為什么熱,因為價格漲了呀,金價上漲的時候大家的關注度就上來了,但我們的建議是,做黃金投資不要抱著這種投機的心態,而要以資產配置的觀點來看待它”。
蔣舒對此表示了贊同:“黃金的國際屬性比較重,一般是受人民幣匯率變化和國際黃金價格變化的影響,這的確是一個很好的標的,可作為安全墊長期配置。”
而對于短期投資機會,他認為在英國脫歐公投之前并不建議投資者去大規模追漲:“如果確實想分享這段時間上漲的紅利,可以做一些小的波段投資,不過要在公投之前及時清掉,因為一旦結果和民調不符,金價就可能出現大幅度回調。”
●黃金ETF和黃金QDII:分享上漲紅利好工具
說到波段操作,近年來才出現的黃金ETF和黃金QDII無疑是兩種非常便利的工具。所謂黃金ETF,是指一種以黃金為基礎資產,追蹤現貨黃金價格波動的產品。目前市面上已成立了4只黃金ETF,分別是2013年7月18日成立的華安黃金ETF(518880)和國泰黃金基金(518800),以及2013年11月成立的易方達黃金ETF(159934)、2014年8月成立的博時黃金(159937)。
黃金ETF的運行原理是:大型黃金生產商向基金公司寄售實物黃金,后者以這些實物黃金為依托在交易所內公開發行基金份額,并賣給機構和散戶投資者。在此過程中,商業銀行會擔任基金的托管行和黃金實物保管行。換言之,由于黃金ETF在證券交易所上市,投資者可像買賣股票一樣進行交易,在基金存續期間內都可以自由贖回。這些黃金ETF 一般都以1克作為一份基金單位,每份基金單位的凈資產價格就是1克現貨黃金價格減去應計的管理費用。
除此之外,較低的手續費也是黃金ETF 最大的優勢。以規模最大、目前總規模突破15.5噸的華安黃金ETF為例,其申購和贖回的費用都不超過0.5%,而其他黃金投資渠道由于還包括了保管費、儲藏費和保險費等,平均費用都在2%~3%左右。
近期由于黃金價格攀升,幾只黃金ETF的價格也是連創新高。繼6月15日大漲2.95%、創下2014年以來新高之后,華安黃金ETF在6月16日繼續上漲,當日午后漲幅已達1.72%。其他三只黃金ETF在6月16日漲幅也在1.5%以上。而這幾只黃金ETF今年以來的漲幅都在22%以上,漲勢的確喜人。
和其他QDII相似,黃金QDII也是在境內募集資金,投資于境外市場,不過標的是黃金主題的證券、基金和黃金ETF。目前國內的黃金QDII也有4只,分別是添富貴金(164701)、諾安全球黃金(320013)、嘉實黃金(160719)和易基黃金(161116),均成立于2011年。除諾安全球黃金以外,其余三只還可在場內交易。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國內四只黃金QDII的收益包攬了QDII類基金產品漲幅前四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添富貴金今年以來大漲21.08%。不過相比之下,理財不二牛采訪的多位業內專家都更為推崇黃金ETF產品。
濟安金信副總經理王群航就指出,從流動性來講,當然T+0的黃金ETF更好。此外,目前黃金QDII大多以FOF形式投資境外市場黃金ETF和黃金基金,首先投資黃金資產的比例也遠遠低于黃金ETF,其次還會導致二次收費及匯兌損失,“綜合看來黃金ETF是一項非常好的配置工具”。
蔣舒也指出,剔除匯率的影響,黃金ETF和現貨黃金價格是完全對應的,相比之下黃金QDII的風險更大。
●銀行黃金理財產品:適合長期投資
上述公募基金人士進一步指出,交易型客戶可以做一些短線交易獲得價差,但大部分投資者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可以拿出資產的一部分,如10%左右來進行黃金產品的定投,而這也是他所說的“資產配置”的其中一種方式。
理財不二牛了解到,目前有兩種辦法定投黃金,一是定期定投黃金基金,也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黃金ETF和QDII;另一種則是在銀行做“黃金積存”。
一家股份制銀行的客戶經理表示,黃金積存是一種類似銀行存款的零存整取業務。投資者每月以固定的資金,按照上海黃金交易所AU99.99的收盤價購買黃金。等到合同到期時,積累的黃金克數可按照金價兌換成現金或相應克數的金條和金首飾。目前國有銀行、商業銀行幾乎都推出了自己的黃金積存業務。例如,工商銀行在2010年推出了國內首款黃金定投產品“積存金”,農業銀行第二年就緊接著推出了“存金通”。此外招商銀行有“今生利”,中信銀行有“積存金”等產品。
目前在銀行做黃金定投,門檻可低至0.1克黃金或不到30元,不過定投周期略有不同,例如工商銀行是按月定投或主動申購,股份制銀行如浦發銀行、廣發銀行等則可實現周定投和月定投。上述客戶經理表示,她自己每個月投資200元做黃金定投,目前投了3個月已經賺了幾十元:“采用這種定期定額的方式,長期堅持下去對普通老百姓來說就當強制儲蓄了,行情好的時候還能小賺一筆,最近來辦的人非常多。”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互聯網黃金理財產品,背后對應的其實就是黃金基金。如螞蟻聚寶的“存金寶”,對應的就是博時黃金ETF的I類份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