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6-21 01:27:59
投資P2P平臺的資金,卻被告知可能最終兌付的是樹或者酒,最近有兩家P2P平臺的投資人就面臨這樣的窘境。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反映出相關平臺在風控和資產處置方面的不足。實際上,做比較特別的實物類投資,平臺更應該具備相應的風險控制能力。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鄧莉蘋
◎每經記者 鄧莉蘋
投資P2P平臺的資金,卻被告知可能最終兌付的是樹或者酒,最近P2P平臺的投資人就面臨這樣的窘境。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樣的操作聽起來比較奇葩,但是也反映出平臺在風控和資產處置方面的不足。
實際上,一直以來,相比商業匯票、票據、存單質押、保單質押等標準化金融資產,藝術品、古董文玩等非標準化資產的質押融資飽受爭議。在部分非標準化資產遭受爭議的情況下,對于P2P等互金平臺來說,標準化資產會成為趨勢?
投資P2P平臺的資金,卻被告知可能最終兌付的是樹或者酒,最近有兩家P2P平臺的投資人就面臨這樣的窘境。
日前,深圳的P2P平臺瑞銀貸發布公告稱,投資人可以選擇用黃花梨樹進行資產過戶的形式兌現,后期公司會按照一定的標準回購。而就在本月初,安徽P2P平臺徽融通平臺提出以酒抵債的方式來兌付。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樣的操作聽起來比較奇葩,但是也反映出平臺在風控和資產處置方面的不足。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網貸平臺以類似“抵押物”償債的案例,遠非瑞銀貸這一家。
“以樹抵債”
日前,瑞銀貸發布公告稱,決定對公司業務進行調整;調整周期2個月時間,調整期間暫停發標、充值、提現。
瑞銀貸對調整期的提現處理方案作了安排,投資人可以選擇現金提現,不過需要等待資產變現處置,需要延期;投資人還可以選擇將資產兌換成黃花梨樹。“客戶也可以選擇用云海黃平臺旗下的黃花梨樹進行資產過戶的形式兌現。屆時公司可按15%年化收益回購所轉換的海黃樹資產,客戶也可以選擇繼續持有增值。”
該公司的公告還稱,1年樹齡海黃樹(即黃花梨樹)價值3000元,現按2500元一棵折算。
從瑞銀貸發布的項目中可以看出,該平臺發布的資產項目分為黃花梨系列、房屋系列和股權系列,較多的林權抵押融資標的的抵押物都是黃花梨,這類項目的借款利率根據期限不同在年化14%或者15%不等。
在瑞銀貸發布資產調整公告前幾天,該公司還舉辦過投資送海黃樹的活動,比如“累積新申購額滿6.8萬送1棵海南黃花梨樹及10年的免費養護權。”該公司還稱,“海黃樹木的價值逐年攀升,1株10年齡的純種海黃樹市場參考價可達12萬。”
目前暫不了解該平臺投資人對該方案的接受情況。一位P2P平臺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黃花梨樹投資具有很強的專業性,普通投資人很難了解具體的估值,還別說變現,所以投資人拿到這樣的東西還比較難處理。
“以酒抵債”
6月1日,安徽平臺徽融通公告稱,由于資金周轉困難,難以兌現投資人的回款,給出投資人兩套兌付解決方案,方案一是可以分期兌付投資金額的70%,另外30%投資人選擇用其母公司龍舒酒業的酒水兌付或者股權兌付;方案二是投資人可以直接選擇酒水或者其母公司的股權兌付。
《每日經濟新聞》此前也曾報道過,按照方案一,投資人也需要拿到部分酒水,而很多投資人對這個方案并不能接受。
6月6日,該平臺再度發布公告稱因6月1日投資者報案,合肥警方已經將法人代表周勤得刑事拘留,立案調查。公告還稱,公司已經無法兌現此前的承諾,為使投資者損失降到最低,公司決定以龍舒酒業酒水進行兌付。這也意味著,此前投資者還寄希望于拿到70%本金的想法落空,他們的本金將全部用酒水兌付。
此前,也有投資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此前投資的時候拿到過該公司的酒水,但是之后變現卻比較困難。
6月15日,合肥警方對外通報稱,徽融通以高息為誘餌,宣傳其為正規P2P網貸公司在社會上進行非法融資。目前,主要犯罪嫌疑人周某某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有啥給啥”
用酒水來抵債的平臺并不只徽融通。
5月份,廣東的平臺快速貸發布公告稱,“鑒于‘快速貸’平臺逾期借款項目的債務人無法償還借款本息,現將其質押物(酒),用于抵償債務人所拖欠‘快速貸’平臺投資人借款。”
此前,該平臺曾經發布過公告,給了借款人多項處置方案,包括債權轉為房產、債權認購財產處置標、債權轉為墊付代用券、債轉線下還款、債轉股、債權轉讓等。
5月31日,該平臺發布關于投資人債權置換“百色商鋪”的細則,將百色的6間商鋪作價950萬元轉讓給投資人,投資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此前該公司還發過一個“關于投資人認購‘恒福威匯景豪園’商品房可用于沖抵債權的細則”的公告,投資人可選擇擁有惠州的商品房來沖抵債務。
除了以上這些,據媒體報道,還有公司出現過“以珊瑚抵債”“以蒜抵債”之類的案例。前述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做這些資產對平臺的風控能力之類有比較大的考驗,尤其是比較特別的實物類投資,平臺更應該具備相應的能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