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7-11 19:55:25
這是一座"不太一樣"的教學樓,沒有課桌、也沒有黑板,有的卻是挖掘機、電路板、烹飪間。
這是一堂"有溫度"的暑期補課,濟南當天的溫度高達35攝氏度,教室沒有空調,每位老師和同學都只有一把扇子,但都聽得異常認真。
這又是一次簡單的游戲,從線上測試題到線下"桌游",同學需要的只是敢于參與,在游戲中輕松體驗投資的收益和風險,了解到一些從未聽說過的金融名詞。
普惠一直是螞蟻金服的堅持,螞蟻金服總裁井賢棟說,"普惠金融的魅力在于進一步縮小地域、國別、貧富的差距。"人與人之間差距的產生,第一是出身等客觀因素,第二是學習,第三是財富觀念。互聯網金融的出現,讓理財方式更易獲得,成本更低,更無差異,也更公平。但普惠不僅僅體現在技術、產品和服務上,還有教育的提升和眼界的開拓。
7月11日,螞蟻金服商學院帶著財商教育走進藍翔,成為"2016螞蟻金服青年財商公益教育活動"的其中一站,也代表青年財商教育從高校走向技工學校,讓包括藍領或新生代農民工在內的更多青年人接觸到金融通識的財商學習,讓財商縮小人和人之間的鴻溝。
把"買彩票"當理財 藍領青年存共同財富痛點
什么是財商?"我們認為,財商是一個人認識、創造和管理財富的能力,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與金錢打交道的能力",螞蟻金服商學院負責人解釋稱。財商一詞最早由美國作家兼企業家羅伯特·T.清崎在《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中首次提出。財商和智商、情商一起,并稱為"三商",但區別在于,智商是先天的,而情商和財商都是可以通過后天培養來提升。螞蟻金服的財商教育,就是為了幫助個體提升財商,從而獲得更好的生活。
中國的藍領群體非常龐大,公開數據顯示,約有近4億人的規模,而這些藍領們在財商方面存在共同的痛點。7月11日當天發布的 "新藍領"財商報告顯示,超七成的藍領青年認為錢很重要。但他們同時又對"錢"這件事存在很多誤區和偏差,比如,過半的藍領青年認為"理財是有錢人的游戲",近五成(48.7%)的藍領青年把"買彩票"當做理財。
為了財商教育更貼近"新藍領"的實際需求,螞蟻金服商學院結合自己在互聯網技術、大數據、云計算上的優勢。在"線上",利用大數據技術,通過螞蟻金服旗下移動理財平臺螞蟻聚寶,對其超2000萬用戶進行大數據分析,得出藍領青年財商畫像。在"線下",螞蟻金服商學院聯合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清研智庫,共同對省會級城市的5110位來自縣城、地級市、鄉鎮以及農村的"新藍領"人群(15-25歲)進行調研。這份 "新藍領"財商報告,就是如此而來的。
"財商觀念普遍存在明顯誤區;認為錢很重要,投資動機傾向強;理財風險認知偏頗,風險承受能力不高;消費計劃性強,但自我投資意識淡薄;對互聯網金融產品和服務呈現積極的接納態度。"在發布會現場,螞蟻金服商學院負責人表示,"新藍領"青年財商的這五個特點尤為顯著。
借助互聯網技術 財商教育從"線下"到"線上"
早在去年,螞蟻聚寶財商實驗室曾做過一場針對5-10歲少兒的"線下"財商實驗。今年5月3日,螞蟻金服財商教育走進高校,與國內多家高校、金融機構等聯合發起"2016中國青年財商教育公益計劃"。這次,針對技校學生的特點,螞蟻金服推出寓教于樂的財商桌游,讓財商教育更易于被技校學生接受。定期理財、證券投資、基金知識邊玩邊學,哪怕事先對投資理財一無所知,也能在游戲過程中學習到常見理財方式,了解相應風險。著名財經評論人周勇也為技校學生帶來專門"定制"的《青年財商第一課》。
在"線上",考慮到90后藍領對互聯網金融產品的歡迎度和接受度很高,同時互聯網能夠讓理財知識和理財方式被簡單地、低成本地、無差異地獲取,承接余額寶、招財寶等的螞蟻聚寶App成為提升技校學生財商的重要陣地。除了提供普惠金融服務和產品,螞蟻聚寶還承接了個體和群體財商教育功能,例如,螞蟻聚寶推出了與青年消費、買房等生活場景結合的財商測試題。
學生們的測試結果顯示,超六成的學生在"買房"問題上,竟然最容易犯錯誤。高達62.20%學生不知道買房用哪種付款方式最劃算,要么選擇一把付清全款,要么選擇不適合青年人群的貸款還款方式。但近八成的學生保險意識都很強,假如有一天自己老了,都更傾向為自己買一份養老保險,而非"養兒防老"。
"我們愿意用足夠的耐心和誠意,針對不同人群,滿足他們的不同需求",螞蟻聚寶副總裁黃浩表示,"以藍領群體為例,他們理財知識和經驗不足,我們會通過更多喜聞樂見、寓教于樂的形式幫助他們提升;他們風險承受能力不強,我們會提供更豐富多元的產品供他們選擇,比如余額寶這樣低風險、低門檻的理財方式。另外,我們還會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出他們的真實需求和風險偏好,更有針對性地為他們提供服務。即使是第一次來螞蟻聚寶的用戶,也能簡單、平等地享受普惠化金融產品和服務。"
螞蟻金服商學院表示,此次財商活動得到愛逛街、斗魚直播、ME直播等平臺共同支持,開始了第一步。未來螞蟻金服商學院還將有針對性地推出藍領財商公益課程。借助互聯網手段滿足各類人群的財商提升需求,幫助他們縮小差距。
不過,僅靠企業力量是不夠的,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主任趙曙光教授認為,"國家的金融科普體系應該覆蓋到新藍領階層,建立政府相關部門和金融機構支持、社會組織參與、高校和技校、職業培訓機構輸出的財商教育體系",服務藍領人群。需要多方聯合才能真正縮小財富差距,推進普惠金融進一步實現。(商業資訊)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