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7-15 12:27:46
今年消費率(消費占GDP比重)有望創十年新高,首次超過60%。這意味著消費在國民經濟中第一拉動力的地位進一步穩固。
每經編輯 張雯
每經記者 張雯
網上消費正逐步成為消費者主流購買渠道。
7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數據。數據顯示,2016年1~6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22367億元,同比增長28.2%。
另一方面,社會消費基本面亦呈現良好:2016年1~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6138億元,同比增長10.3%。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71075億元,增長7.5%。
根據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報告,預計今年消費增速為10%左右,消費率(消費占GDP比重)有望創十年新高,首次超過60%。這意味著我國消費將再跨上2個萬億元的臺階,消費量級持續擴大。消費在國民經濟中第一拉動力的地位進一步穩固,消費引領型發展模式確立。
網上零售額增幅近三成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1~6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22367億元,同比增長28.2%。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8143億元,增長26.6%,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1.6%;在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中,吃、穿和用類商品分別增長36.0%、16.9%和30.1%。
在互聯網消費持續攀升的背后,消費升級的趨勢也逐漸明朗。
今年一季度,國家統計局對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一季度,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6.9%,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16.3%,研究和試驗發展行業增長15.7%,知識產權服務行業增長18.5%,廣播、電視、電影和影視錄音制作業增長23.2%。
“互聯網政策對內地消費者帶來的影響十分明顯,這直接推動我認識的兩年多前香港特區的‘大代購’們,有四成現在開始創業做起了跨境電商。”一位在深圳工作的跨境電商培訓講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跨境電商的火爆,也證明了當前突出的消費升級,消費者需求日益呈現差異化、品牌化、質量化的特點。”
2015年,我國網上零售額實現3.9萬億元,比上年增長33.3%,增速明顯快于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今年上半年數據來看,表現同樣亮眼。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表示,在“互聯網+”的帶動下,隨著新消費人群的崛起,消費方式和消費習慣的變化也成為消費升級的重要表現,尤其是互聯網消費正脫穎而出。
消費對經濟貢獻率穩居首位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857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0.6%;1~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6138億元,同比增長10.3%。
按消費類型分,6月份,餐飲收入2907億元,同比增長11.1%;商品零售23951億元,增長10.6%。1~6月份,餐飲收入16683億元,同比增長11.2%;商品零售139455億元,增長10.2%。
與5月份相比,6月份數據持續向好,增幅擴大: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10.0%,1~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2%。
事實上,從“十二五”以來,消費在“三駕馬車”中的貢獻率一直穩居第一位。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報告預計,今年消費增速為10%左右,消費率有望創十年新高,首次超過60%。這意味著我國消費將再跨上2個萬億元的臺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