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6-07-26 09:19:26
興業證券:目前大部分板塊的估值仍難言便宜,從基本面角度缺乏絕對的安全邊際,因此更易受到情緒面的擾動。大盤從上周的3058點附近回踩,其實是一次市場自發性的、情緒波動導致的短期調整,并不意味著“吃飯”行情就此終結。
上周市場持續弱勢震蕩,上證指數收報3012.82點,一周下跌1.36%;深成指收報10709.07點,一周下跌1.05%;創業板收報2250.00點,一周下跌0.61%。兩市成交有所萎縮,日均成交金額在5500億元左右波動。
行業板塊表現方面,通信、輕工制造、電子等板塊漲幅靠前,食品飲料、有色金屬、家用電器跌幅較大;主題表現方面,量子通信、IPv6、金融改革、石墨烯等漲幅居前,上海國企改革板塊有所異動。
銀河證券:
整體而言,外圍環境較為平穩,市場資金面充裕,人民幣匯率企穩。當前在國內外均無巨大利空因素背景下,隨著半年報行情的啟動,市場可能迎來機會窗口。
光大證券:
當前來看,前期貨幣寬松預期面臨修正,風險偏好提升受到監管政策壓制,機構投資者倉位已高,市場短期面臨調整壓力。向后看,我們認為存量博弈下的結構性行情仍將是市場主旋律。
東北證券:
短期市場可能仍運行在第4浪的調整格局中,一般而言,考驗3000點乃至下方的概率較大。其后市場大致能夠獲得一定支撐,但可能需要降低預期,防范市場演變為構筑右肩、反抽后再下行趨勢。
國海證券:
市場反彈至今已經接近半年以來的高點,不管中期趨勢如何,短期有休整的必要。休整后是否能夠重回上升趨勢?我們認為繼續向上所需要的條件比較苛刻,目前還未看到。
平安證券:
我們傾向于認為短期市場仍將維持震蕩格局,板塊方面,重點推薦軍工板塊、防御類板塊(醫藥、食品飲料、家電)和科技類主題板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新材料、人工智能等)。
華泰證券:
隨著上半年經濟金融數據的公布,市場對悲觀預期的修復已臨近尾聲,短期以規避風險為主,而在未來1-2個月內,市場或將繼續維持結構性行情。
興業證券
“吃飯”行情繼續兩個層面或邊際超預期
一、展望:短期調整后“吃飯”窗口仍在
本輪“吃飯”行情的本質是風險偏好提升推動的反彈,行至右側難免有波折,短期調整并不意味著行情就此終結。大盤從之前的2800點漲至目前的3000點以上,多數板塊已有5%-10%的漲幅,在“黑天鵝”頻出的今年已是一段難得的投資時光。本輪行情本質上是風險偏好提升并持續擴散推動的反彈行情,與基本面關聯度不高,市場難免因情緒波動而出現曲折震蕩,尤其是在反彈已行至右側、多數板塊已有一定漲幅的背景之下。并且本輪行情也并非見大底后的系統性反轉,而是磨底過程中的反彈。目前大部分板塊的估值仍難言便宜,從基本面角度缺乏絕對的安全邊際,因此更易受到情緒面的擾動。大盤從上周的3058點附近回踩,其實是一次市場自發性的、情緒波動導致的短期調整,并不意味著“吃飯”行情就此終結。
從時間上看,7、8月份這段年內做多性價比最優的“黃金窗口”仍未結束,未來數周大概率仍是反彈窗口期。1)政策環境處于“蜜月期”。6月份地產各項數據、制造業投資及民間投資增速繼續下滑,后續穩增長壓力仍大。同時通脹、匯率等因素不會對貨幣政策構成制約,6月超預期的金融數據顯示貨幣政策有望邊際寬松。2)7、8月份系統性風險下降。7、8月份宏觀環境相對穩定,風險事件或已被證偽或“靴子落地”,匯率、信用、股市等出現“黑天鵝”的概率較小,系統性風險大概率將被平抑。3)半年報微觀層面的上市公司盈利改善態勢有望延續。一季報企業盈利環比改善顯著,半年報更能驗證盈利改善的趨勢性,將為市場提供更多的做多能量和標的。最后,再次強調本輪“吃飯”行情的節奏不會是連續大陽線、逼空式的反彈,而將是拾級而上、逐步夯實,成交也溫和放量。節奏上的猶猶豫豫、悲觀情緒逐漸向樂觀轉移,將拉長行情的持續時間,未來數周大概率仍是反彈窗口期。
從空間上看,建議關注兩個層面上可能出現的邊際超預期。1)改革層面,關注國企改革和供給側改革的后續進展和邊際變化。國企改革方面,7月14日國資委召開通氣會,國企改革試點工作全面鋪開;7月18日,上海市國資委召開三季度工作會議,提出努力掀起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新高潮,地域性國企改革的推進可能提速。供給側改革方面,近期部分行業供給側改革的實質推進使市場預期邊際改善。煤炭行業對“276政策”執行嚴格,其成效已反映至產量和煤價上,水泥協會也發布了設立調結構專項資金建議函,行業層面的供給側改革有望進入加速階段。2)監管層面,對并購市場的悲觀預期有邊際修復可能。5月以來管理層對上市公司并購行為的監管明顯趨嚴,市場對外延并購的預期一致悲觀,尤其是對于傳媒等新興行業。而上周四歡瑞世紀借殼星美聯合過會,復牌后股價一字漲停,說明監管雖然較此前更為嚴格,但符合產業邏輯的外延并購行為并未被完全堵死,此前的市場預期可能過于悲觀,情緒上有邊際修復空間。以上兩個層面如果出現邊際超預期,可能再度提振市場情緒和風險偏好,擴大指數上行空間,后續需重點關注。
二、震蕩整固后行情步入精細化投資階段,切忌追高,建議關注符合絕對收益者加倉方向的配置型品種、高彈性成長股和周期股中的博弈性機會
配置型品種:大消費類的補漲龍頭、券商、地產。1)大消費類的補漲龍頭:今年以來全球需求疲弱,在海外低利率甚至負利率的背景下,大消費板塊整體將迎來價值重估,重點推薦配置食品飲料、家電等板塊,將長期受益于需求端的穩定增長和消費升級帶來的毛利率提升。雖然部分前期漲幅過高的子板塊或個股可能出現階段性休整,但并無礙其中白馬藍籌股的配置價值。當前應關注其中漲幅落后、市場關注度不高、估值有安全邊際品種的補漲機會,例如汽車整車、醫藥、乳制品等板塊個股;2)券商:在市場風險偏好提升、做多動能強勁時,券商股通常將成為資金集中配置、“抱團取暖”的板塊;3)房地產:估值有安全邊際,年內跌幅居前,從股息率角度很多個股目前已有吸引力。
高彈性的博弈性機會:“超跌反彈”成長股中的核心資產及供需兩端有望同時改善的周期股。1)從“人少”并有短期催化因素角度考慮,建議將布局重點放在“超跌反彈”成長股中的細分行業龍頭,這些企業將是經濟轉型過程中值得長期持有、重點配置的核心資產。并且此前市場對成長股外延并購的悲觀預期也可能因部分公司成功過會的案例而邊際修復,建議關注傳媒(教育、AR、IP、影視等子板塊)、通信(量子通信)、計算機(物聯網、信息安全等子板塊)、社會服務(彩票)等行業;2)周期股三季度有望持續受益于供給側改革的推進和財政政策的進展,樂觀情形下政策組合可能類似一季度,至少也會比二季度邊際改善,當前可趁市場風險偏好提升時入場博弈。
此外,主題投資方面建議關注景氣向上和催化事件并存的稀缺主題機會,首推量子通信、核電以及教育板塊;另一方面,建議關注國企改革邊際上的超預期變化。
海通證券
新熱點孕育中上漲窗口仍開著
一、上漲邏輯未破壞,向上趨勢不變
6月下旬以來市場上漲的主邏輯是政策面寬松、改革推進。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偏弱,國內外政策階段性偏松格局未變,本輪市場的上漲邏輯未被破壞。今年我國的宏觀調控是“區間調控、定性調控、相機調控”,繼1月信貸2.5萬億元之后,6月信貸再次放量至1.38萬億元;央行7月18日-7月22日通過公開市場凈投放2653億元;7月18日召開各省(區、市)政府負責人促進社會投資健康發展工作會議,這些都是信號。
當前債市上漲趨勢未變,中證全債指數已經創年內新高,10年期國債收益率創年內新低,而股指中只有深證成指、萬得全A指數創了年內新高。可見,對流動性和貨幣政策更敏感的債市上漲趨勢未變,股市更無需擔憂。
二、短期回撤是消化獲利,新熱點孕育中
上周的市場調整屬于上漲過程中獲利回吐導致的回撤,并非是開啟新一輪下跌。至于市場上漲的新主線和熱點也無需擔憂,市場的新熱點正在孕育中。首先,國企改革主題升溫中;其次,半年報披露期績優股的投資熱情開始高企。7月14日市場回調以來,代表高股息率股的上證紅利指數僅小幅下跌0.7%,相對于上證指數跌幅1.6%、滬深300跌幅1.8%有明顯的相對收益。最后,“價值搭臺”后要重視“成長唱戲”。借鑒2015年11月前后的兩段行情,“唱戲”的成長股品種或有不同。
三、應對策略:保持積極
對6-12個月的中期市場維持中性判斷:上證綜指從5178點跌至2638點,單邊下跌的熊市已經過去,市場進入震蕩市。短期7-8月份維持樂觀判斷:本輪上漲源于國內外政策再次步入階段性偏松期以及國企改革持續推進。債市不斷上漲,創年內新高,說明偏松的政策邏輯未被破壞,市場上漲窗口仍開著。未來需跟蹤的是:經濟數據是否明顯好轉、通脹數據是否明顯上升、海外政策環境是否從緊,如果出現這些變化就需警惕國內政策環境因此會變緊。此外,如出現地緣政治等突發因素,則不利于市場行情演繹。
7-8月是半年報公布期,業績穩定增長品種仍可作為底倉配置,有高送轉預期個股也可關注。此外,新的成長方向從前期表現落后、行業景氣向上、有催化劑角度進行選擇,如IT國產化信息安全(網絡安全法落地)、教育(民促法推進)、核電(三代項目審批)。主題方面應重視國企改革,尤其是上海國企改革。
西南證券
回調不改中級反彈邏輯
近期市場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回調,我們認為,短期內回調或仍將持續,但不改市場中級反彈邏輯。
最近市場震蕩回調,主要源于兩個因素:一是前期板塊輪動顯現疲態,資金流出跡象明顯。基本全行業都出現資金流出跡象,一些前期熱點板塊,如有色、電子、機械、化工等資金流出接近700億元;二是重要股東凈減持額增幅較大。截至7月20日,上市公司公告的重要股東凈減持規模達到260億元。若按照此規模遞推,7月份全月凈減持規模有可能達到400億元,比6月份的凈減持規模高出30%,這將對市場反彈構成沖擊。
從中期來看,市場反彈邏輯未變,2800-3400點的中級反彈仍有可能實現,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三季度內外宏觀環境依然是基本穩定的;第二,供給側改革和國企改革正在實質性推進中,市場預期需要修復,并不斷為反彈帶來催化劑;第三,上市公司盈利依然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在業績保障之下市場下跌空間不大。
投資策略:一、關注相應受益供給側改革的行業,如鋼鐵、煤炭等龍頭企業,以及改革進度高于預期的企業,如中國鋁業、寶鋼股份、中國神華等;二、關注供給側整合較為順暢的周期品行業,如化工行業中的粘膠短纖、鈦白粉等子行業,個股如三友化工、佰利聯等;三、關注半導體、電子元器件等相關行業,特別是受益于元器件進口替代、物聯網、智能駕駛相關的元器件公司,如索菱股份等;四、關注軍工行業,如北斗星通、神劍股份等。
中金公司
等待市場企穩反彈
市場展望:資金寬松仍將提供支持,大消費是重點。近期市場出現調整,原因可能包括幾個方面:1)前期的上漲使得有些投資者有獲利回吐動力,近期公布的宏觀數據也使得市場對經濟增長的擔心有所強化;2)部分公司的解禁以及主要股東的減持對股價造成沖擊;3)外圍市場波動,等等。但綜合來看,我們暫時還沒有看到有新增的、系統性偏負面的因素,因此,目前的這波調整可能是博弈性行情的一個波折。
策略上來看,上證綜指在經歷高段數結構的30分鐘級別上漲后出現調整,我們判斷30分鐘級別的下跌走勢仍可能延續,投資者可在周中等待市場企穩信號。
整體上看,目前市場流動性環境偏寬松,在稍作盤整之后,博弈性行情可能還會延續。不過目前大環境依然處于增長下滑、貨幣寬松階段,結構性挑戰沒有緩解跡象;從外圍來看,歐洲金融機構的問題依然存在并有造成系統性沖擊的風險,區域性的矛盾激化現象時有發生。在我們看來,結構性博弈行情雖然仍未結束,但也應且行且珍惜。因此,在操作上建議脫“虛”向“實”,在短期獲利回吐壓力釋放之后,可繼續逢低吸納有盈利增長、估值不高的板塊和個股,與大消費相關的板塊和個股依然是重點。另外,中國的財政政策靈活度相對突出,這方面的優勢及相關領域也值得關注。
湘財證券
短期將階段性震蕩整理
首先,從經濟基本面看,上周各項經濟數據出爐,二季度GDP增速保持了一季度6.7%的水平,低于2015年6.9%的水平,經濟“L型”增長已成為市場共識;CPI在二季度重回2%以下,通縮預期風險短期內仍然存在;房地產投資增速出現拐點,民間投資大幅下滑,未來仍要靠基建拉動投資穩增長;出口受累于全球需求放緩,短期難有大幅改善;消費平穩;代表中小企業的財新PMI持續處于榮枯線下方;產能過剩行業的債務違約仍然時有發生,銀行不良貸款率或繼續攀升,債務風險仍舊是下半年經濟面臨的主要風險;財政部7月22日發行的30年期國債中標收益率為3.4258%,為2008年匯總該數據以來的最低水平。長期債券收益率下降表明市場對經濟前景預期仍不夠樂觀,經濟下行壓力仍較大,這對A股市場短期內向上運行形成了制約。
其次,從市場情緒看,兩融余額連續4日增長并創出近三個月新高。截至7月21日,滬深兩市融資融券余額8862.76億元,顯示市場情緒仍處于上升期。在宏觀經濟基本面并不樂觀的情況下,市場投資者情緒向好主要源自于對下半年改革的預期。近期國企改革相關政策密集出臺,使得市場對改革落地促進經濟向好的預期大幅增強,這也是下半年主要的投資機會之一。
最后,技術面上,大盤受到4月中旬向下跳空缺口壓制出現調整。
綜合各方面因素看,近期行情將以階段性震蕩整理為主,預計本周上證指數波動區間為2950-3060點。
申萬宏源
反彈空間或十分有限
一、全球繼續寬松空間有限
全球繼續寬松空間有限,7月28日美聯儲和日本央行議息可能再次成為全球風險偏好退潮的催化劑:(1)全球商業周期惡化尚未迫在眉睫,美國制造業出現復蘇跡象,中國和歐洲的制造業仍保持了競爭力,供給側競爭加劇。不論哪家央行大水漫灌解決需求側的問題都將使全球受益,但后續高昂的經濟成本卻往往需要放水經濟體一力承擔,所以央行之間的博弈客觀存在。(2)流動性寬松預期較高的國家繼續寬松的風險收益比并不合算。成本端政府債務高企(特別是日本),受益端負利率環境弱化流動性寬松向實體經濟的傳導效果。(3)量化寬松的施展空間已所剩無幾,歐洲央行已購買了大量公司債,甚至包括部分非投資級的債券;而日本央行資產負債表中也已包含了大量的權益類資產。(4)持續的流動性寬松加劇了貧富差距擴大進程,對長周期社會問題的反思也開始影響到全球精英階層對于貨幣政策的選擇。
二、神似去年12月的微觀市場結構正在出現
機構投資者的高倉位固然值得擔憂,但更值得警惕的是倉位總體水平的提升和分化同時出現。為什么說總體倉位提高?市場指數是上漲的,行業主題熱點是快速輪動的,前期漲幅較大的熱點板塊調整也尚不充分。同時中小投資者入市并不積極,所以過去一段時間內機構投資者總體倉位大概率是提升的。那為什么說倉位出現了分化?除了大量路演調研的反饋之外,我們通過觀察公募基金凈值變化,認為年初以來凈值排名前30%的基金經理配置更集中,進攻性更強,而前10%領先的基金經理卻已經開始消極配置。目前公募基金增加倉位的意愿不強,中性倉位精選結構是主要策略,所以配置的集中和均衡更能反映公募基金的風險偏好,分化客觀存在。公募基金的這種配置集中度分化類比到絕對收益投資者上,就是倉位的分化。因此,短期市場即便繼續反彈,空間也十分有限。在上行風險基本可控情況下,無舍不得,吃飯買單,別糾結。
三、價值型成長打底倉,房地產和商業零售找預期差
繼續推薦價值型成長品種作為2016年下半年的底倉配置,價值型成長板塊內部我們將醫藥調整至首推(醫藥行業工業企業利潤出現拐點,醫藥相對白酒的估值已體現出優勢,公募基金近期增配幅度相對較少)。同時維持對白酒、家電和煤炭的推薦。此外,下半年舉牌主題熱度可能重新升溫,商貿零售和房地產類公司財務報表挖掘空間大,產業資本舉牌介入有望帶來公司價值的重估。
西部證券
繼續整固積蓄做多動能
回顧近期以來的行情可以發現,在6月A股加入MSCI無果、英國脫歐公投等多重外部利空因素疊加的情況下,A股市場均頂住了負面沖擊,并突破了3000點大關,這本身已經證明2800點一線的階段性底部區域較為牢靠。而新近出爐的宏觀經濟數據只是進一步印證了經濟“L型”走勢的判斷,顯然難以對市場構成進一步的影響。從數據本身來看,GDP增速依然在管理層可以接受的范圍內,維持較低的增速水平其實有利于為經濟結構調整留出更多的回旋余地。同時也為供給側改革的持續推進創造了條件,這些其實都有利于夯實3000點一線的下檔支撐。但需要明確的是,當前市場仍然缺乏更多的外部利多因素支持,包括深港通開通,或者貨幣政策上的放松等均未出現,這也使得股指短期并不具備繼續沖擊3100點上方的條件,回落整固也自然在情理之中。
技術面分析同樣說明股指當前存在繼續整固的要求。以去年年末的高點3684點和今年年初的2638點區間作黃金分割線,可以發現其重要的0.382分割位在3030點附近;從周線級別看,當前滬指也面臨120周均線壓制,而120周均線的技術意義更是巨大。回顧A股近幾輪重要的牛市,均是在強力突破120周均線之后正式展開。因此,雙重技術壓力共振形成的壓制自然也使得A股市場需要適當的整固以重新積蓄做多動能。
操作上,建議投資者將倉位控制在七成左右,逢低關注補漲需求強烈的低估值績優藍籌品種。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