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7-27 03:49:30
此前被市場熱炒的鋰電池板塊近期開始“降溫”,多只領漲個股的股價紛紛調整下行。不過,每經投資寶(mjtzb2)記者注意到,隨著鋰電池板塊潮落,石墨烯概念卻異軍突起,成為當下市場關注的焦點。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謝宏辰
◎每經記者 謝宏辰
此前被市場熱炒的鋰電池板塊近期開始“降溫”,多只領漲個股的股價紛紛調整下行。不過,每經投資寶(mjtzb2)記者注意到,隨著鋰電池板塊潮落,石墨烯概念卻異軍突起,成為當下市場關注的焦點。
那么,作為新材料領域的領軍概念之一,石墨烯概念究竟靠譜不?相關個股能否重演之前鋰電池行業的火熱行情呢?
●東旭光電石墨烯協議引暴漲
故事的起因或許應從東旭光電(000413)的一則公告說起。7月9日,東旭光電發布了三則公告,這三則公告的內容均與石墨烯在鋰電池中的運用密切相關。其中最受市場關注的,莫過于《關于投資建設泰州石墨烯基鋰電池項目的公告》。
根據該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碳源匯谷與泰州市新能源產業園區管委會簽訂協議,就上海碳源匯谷在泰州新能源產業園區投資石墨烯基鋰電池項目達成意向。該項目的建設主體為上海碳源匯谷在泰州產業園管委會轄區內獨資注冊江蘇碳源匯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設內容分為兩期,一期建設年產3噸低成本高品質單層石墨烯生產線一條,年產300噸鋰電池正、負極材料生產線各一條;二期建設年產1.5億Wh的動力電池電芯及pack生產廠。項目總投資為5億元,其中一期投資2.5億元。
每經投資寶(mjtzb2)注意到,在這則公告中,最吸引市場眼球的地方在于公司此次擬生產產品的特性。據了解,石墨烯基鋰電池的核心特點是可滿足10C(C表示電池充放電時電流大小的比率即倍率)條件下的快速充放電,即在6分鐘內可充滿或放空電池。此外,該產品還具有優異的循環性能(長循環壽命3500次以上)和高低溫性能(-30~80℃)。石墨烯基鋰電池能夠顯著縮短電池的充放電時間,延長電池使用壽命、提升電池容量,如果未來將該電池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可以大大提升新能源汽車的續航能力,為新能源汽車的普及起到促進作用。
在此消息的刺激下,東旭光電的股價開啟暴漲模式,自7月11日~22日,公司股價區間漲幅達到56.06%,為此公司于7月25日發布停牌自查公告,公司股票自此進入停牌期。
●深交所示警概念炒作
值得一提的是,東旭光電股價的異動還受到了交易所的高度關注。
7月24日,深交所向公司下發問詢函,要求公司董事會對公司股價近期的大漲做出說明。在該問詢函中,深交所的關注重點落在了石墨烯基鋰電池對公司經營業績的實質影響。根據該份問詢函,深交所要求公司說明認定石墨烯基鋰電池產品具有快速充放電、循環性能、高低溫性能特征的依據,上述特征經實驗測試及權威部門或第三方機構檢測的情況。同時,說明石墨烯基鋰電池生產所涉及的主要技術、專利,并說明公司是否擁有上述技術、專利。此外,還要求公司說明石墨烯基鋰電池項目一期生產線的籌建情況,列示投產后產品所需進行的必要認證,說明未完成認證是否影響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以及該業務對公司本年及后續年度業績存在的影響。
不僅如此,7月26日,深交所還發布公告,示警熱門概念的炒作傾向,其中就包括石墨烯概念。深交所官方微博發布的消息顯示,針對“虛擬現實”、“石墨烯”、“人工智能”、“PE+上市公司”、資本系或合伙企業入主上市公司等熱點題材,保持高度敏感,督促公司準確、完整地披露具體情況和對公司的影響,并對存在的風險進行充分揭示,同時細化停牌冷卻、內幕交易核查制度,果斷遏制市場炒作。針對重大異常事項,督促獨立董事、保薦機構、會計師等市場主體發表并披露專業意見。
每經投資寶(mjtzb2)注意到,在監管層的監管之下,石墨烯概念的炒作迅速降溫。7月25日,石墨烯概念板塊個股紛紛大漲,石墨烯概念占據了當日概念板塊漲幅的頭把交椅。其中杭電股份(603618,收盤價14.98元)和方大碳素(600516,收盤價11.35元)收獲漲停,包括華麗家族(600503,收盤價10.75元)、力合股份(000532,收盤價19.42元)、中國寶安(000009,收盤價11.36元)在內的多只個股漲幅逾6%。然而7月26日,在交易所的高壓示警下,石墨烯卻成為概念板塊漲幅的最后一名。
●石墨烯材料成本過高
實際上,目前A股市場上研發石墨烯基鋰電池的公司并非只有東旭光電一家。3月1日,佛塑科技(000973)曾發布公告稱,公司擬與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共同成立石墨烯動力鋰離子電池研發中心,致力于石墨烯在動力鋰離子電池及高分子膜材料的應用研究及產業化。
值得一提的是,業內普遍認為目前石墨烯材料的成本過高并且技術方面也不完善,若要實現工業化應用尚存在一定的困難。那么,此次石墨烯板塊的集體躁動,是否說明在石墨烯工業化應用方面出現了某些新的進展?
一位行業分析師表示,數年前,石墨烯的價格曾高達每克5000元,近年來,有一些企業宣稱實現了量產,石墨烯價格下降到每克3~5元,然而即使按照每克3元來計算,一噸石墨烯也將達到300萬元的高價,因此使用按克計價的石墨烯材料尚不現實。
此外,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協會石墨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劉榮華告訴記者,目前石墨烯基鋰電池實際上就是一個充電寶,相當于移動電源,并沒有取得革命性的突破。在應用方面,根據其調研,目前主要用做正極材料的導電膠料。由于磷酸鐵鋰電池的導電性能比較差,因此有部分企業將石墨烯用在磷酸鐵鋰電池中,可以使磷酸鐵鋰電池的續航能力提高5%~8%。
對于今后石墨烯材料在鋰電池中的應用前景,劉榮華表示,長期來看石墨烯用在鋰電池的負極材料方面或許更有前途。石墨烯與硅一起作為電池負極使用,能量密度可以達到石墨的10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