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8-01 20:07:30
今天,注定要在互聯網合并史上劃下濃重的一筆。打則驚天動地,“合”則恩愛到底——這句話也繼滴滴牽手快的后,再次被用在了滴滴內部信中。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趙娜
每經記者 趙娜
滴滴和優步中國這對 “相愛相殺”的競爭對手在數次傳出合并傳言后,終于還是牽手了。
今天,注定要在互聯網合并史上劃下濃重的一筆。打則驚天動地,“合”則恩愛到底——這句話也繼滴滴牽手快的后,再次被用在了滴滴內部信中。
據了解,滴滴出行宣布與Uber全球(以下簡稱Uber)達成戰略協議,滴滴出行將收購優步中國的品牌、業務、數據等全部資產在中國大陸的運營。同時,今后優步中國將保持獨立的品牌和運營。
整個互聯網行業,并購整合是貫穿2015年全年的關鍵詞之一。如今滴滴與Uber的握手言和,則給2016年的整合戲碼加上了更為戲劇化的標簽,滴滴也因此成為了唯一一家由BAT共同投資的企業。
上周,網約車剛剛合法化。易觀互聯網出行研究中心研究總監張旭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政策明朗后,在補貼高峰期已過的前提下,今后國內移動出行市場的競爭將主要集中服務質量、細分場景和企業服務上。
另有分析稱,滴滴和優步中國的合并將為資源優化配置打下基礎,有利于平臺更多地將精力花在趨勢、大方向和產品上。
網約車合法成催化劑
從滴滴與快的,到如今的滴滴與優步中國,移動出行這一細分領域在一年多的時間里上演了兩場整合大戲,而網約車合法成收購催化劑。
7月21日,外媒報道稱,Uber的投資者有意與滴滴簽署合作協議,股東雙方開始協商潛在的交易可能性,當時滴滴和優步中國雙方均稱該消息為謠言。滴滴稱“我們并無類似計劃,也不對市場流言做過多評論”,優步中國則以高級副總裁柳甄的微信朋友圈內容作為回應,“純屬謠言,增長很快,我們很忙,無暇回復。”
而就在《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發布的當天(7月28日),優步中國還發聲明,強調其是一家由中國資本參與、本地團隊經營管理、為廣大老百姓提供便捷出行的本土移動互聯網公司,符合《暫行辦法》中《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申請所需的企業法人、ICP許可證、數據庫和服務器設置在中國大陸、網絡安全管理和安全保護技術措施等方面的所有資質要求。并稱,“我們將全力配合各城市制定相應的實施細則,并有信心第一時間取得地方政府頒發的運營許可。”
業界普遍認為,《暫行辦法》充分考慮了共享經濟的特點,尊重網約車行業現狀,相較此前的征求意見稿更能鼓勵新生事物發展。對此,張旭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政策明朗后,在補貼高峰期已過的前提下,今后國內移動出行市場的競爭將主要集中服務質量、細分場景和企業服務上。
有觀點認為,網約車新政的出臺也是促成滴滴收購優步中國的導火索之一。
幾天后,滴滴宣布收購優步中國。
據了解,滴滴與Uber達成戰略協議后, 雙方將相互持股,成為對方的少數股權股東。Uber將持有滴滴5.89%的股權,相當于17.7%的經濟權益,優步中國的其余中國股東將獲得合計2.3%的經濟權益。同時,滴滴出行創始人兼董事長程維將加入Uber董事會。Uber創始人Travis Kalanick也將加入滴滴出行董事會。
記者同時獲悉,未來,優步中國將保持品牌和運營的獨立性,司機和乘客繼續獲得穩定服務。滴滴出行將整合雙方團隊在管理和技術上的經驗與專長,在用戶資源、線上線下運營和營銷推廣等層面共享資源、協同發展。
資本助推
對同是C2C模式的滴滴與優步中國來說,從曾經的火藥味十足到眼下的握手言和,都與資本“供血”有關。第三方機構Dow Jones VentureSource的統計數據顯示,Uber估值為680億美元,累計融資129億美元;優步中國估值82億美元,累計融資12億美元;滴滴估值280億美元,累計融資85億美元。
“滴滴和Uber大約融資了200億美元,這簡直就像一場戰爭。但他們不能這樣打下去,應該在達到300億美元之前停火。”參與了滴滴數輪融資的金沙江創投合伙人朱嘯虎曾這樣對《華爾街日報》描述雙方的競爭。
彭博此前援引知情人士的說法時也提到,幾個機構投資者正在敦促Uber與中國市場的領頭羊滴滴達成合作協議,以期叫停Uber為在中國市場擴張正支出的數十億美元。Uber的投資者希望向公司管理層傳遞這樣一個信息:是時候結束在中國成本高昂的爭奪戰了。
就在上個月,雙方還因新一輪融資進展頻繁進入公眾視線。北京時間6月2日,Uber宣布獲得來自沙特公共基金(Public Investment Fund)的35億美元投資,屬于G輪融資的一部分。Uber當時透露,其最新輪融資已累計達60億美元,該筆資金將用于支持Uber在包括中國等地的全球業務增長。
隨后在6月16日,滴滴宣布完成了新一輪45億美元的股權融資,新的投資方包括Apple、中國人壽及螞蟻金服等,騰訊、阿里巴巴、招商銀行及軟銀等現有投資人也都參與了本輪融資。除上述股權投資外,招商銀行將為滴滴牽頭安排達25億美元的銀團貸款,中國人壽對滴滴進行了20億元(約3億美元)的長期債權投資,意味著滴滴最新一輪融資的實際總額高達73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參考此前滴滴和快的、58同城和趕集網、美團和大眾點評、攜程和去哪兒等合并案例,資本方幾乎都是促成交易的主要因素。相似的合并動機跟邏輯,放到移動出行這一細分市場同樣適用,比如滴滴與Uber擁有老虎環球基金和中國人壽等共同的投資方。
對于巨頭之間的合并邏輯,名川資本創始人、原賽富亞洲合伙人王求樂曾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這類并購的特點是高度競爭的對手之間的戲劇性合并,且都發生在廣受關注和爭議的細分行業里。究其原因,惡性競爭和惡性補貼不可持續,長此以往企業自身缺乏動力,外界資源也沒以前多,從資本效率角度講也不合理,并購就成了自然而然的現象。
補貼或不再兇猛
滴滴最早提供的是出租車叫車業務,隨著市場培育逐漸成型,便定位在一站式出行平臺,服務涵蓋出租車、專車、快車、順風車、代駕、巴士、試駕和企業級等多個垂直領域。官方數據顯示,該平臺已擁有3億注冊用戶,超過1500萬注冊司機,日完成訂單已突破1500萬。
而其主要競爭對手Uber,已在全球進入70個國家460個城市。單看在中國市場的發展,近日優步中國方面稱,拼車業務已成其業務快速增長的重要引擎之一。目前的15個擁有拼車業務的城市中,已有一半城市實現盈虧平衡,超過5個一、二線城市中已經盈利。
事實上,相比開拓城市、訂單量等能反映發展速度與規模的數據,對于訂單的補貼成本,雙方近乎默契地不透露具體數字。即便如此,從官方對外的些許表述,仍能感受此前移動出行市場的“燒錢”之猛。
“我到中國來,大家都覺得我瘋了,也許我的確是瘋了。”今年初,Uber CEO Travis Kalanick透露,要想成為中國元素,并在中國市場競爭的話,必須了解到補貼是取勝戰略的一部分。Uber在美國已經盈利,但在中國年虧損超過10億美元。
“在過去的兩年多時間,滴滴出行和Uber在中國這片創新的賽場上不斷過招比拼,相互學習砥礪。作為植根中國的科技領袖,滴滴出行希望不斷推進科技創新,改變人類出行的未來。與Uber的合作,將讓整個移動出行行業走向更健康有序、更高層次的發展階段。”程維回應這次“牽手”時表示,此次合作后,滴滴出行將繼續與監管者、廣大用戶和各界伙伴一起不懈努力,為解決城市的交通、環保和就業挑戰貢獻力量。
作為滴滴出行董事局成員之一的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伙人徐傳陞認為,滴滴出行與Uber引領了共享經濟的潮流,并在各自的地域里做出了非常不錯的成績。他們的合并,是兩個強者在思考怎么將精力專注于更好的產品和體驗的自然結果,這為資源優化配置、資本運作以及品牌效應等多個層面的整合打下了良好的開局。合并,使大家沉下心專心探索更多業務的可能性,公司可以將更多的時間用于修煉好基本功,更多地將精力花在趨勢、大方向和產品上。
“當前中國專車市場中滴滴出行、優步中國的活躍用戶覆蓋率分別占據前兩名位置。滴滴出行收購優步中國后,專車市場格局將迎來較大變化,寡頭化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將進入新的階段。對于其他專車平臺而言,競爭壓力將進一步增大,并倒逼競品企業加快產品和服務創新以增加用戶體驗和提升現有活躍用戶粘性。”對于滴滴出行收購優步中國后的影響,張旭分析稱。
在他看來,今后將促使市場從現金補貼向服務補貼進行轉變,并進一步拓展出行細分場景產品,同時倒逼競品企業加快產品和服務創新。
艾媒咨詢CEO張毅此前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盡管滴滴曾表示其現階段的主要目標仍不是盈利,對滴滴來說,今后肯定要做流水和變現。商業化能力,基本圍繞移動出行本身的營收和利潤,未來可能是支柱性業務或是重心。而滴滴作為平臺,其流水不會實時結算到司機,也有很大的金融探索空間。此外,除了已有的廣告模式,未來滴滴可能會有意地往O2O方面做布局,畢竟和衣食住行消費有著天然的結合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