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8-04 09:48:45
根據中國醫療美容協會預測,中國醫療美容行業市場規模將在2020年達到將近5000億元。行業需求的爆發增長,使“美麗新經濟”成為投資的風口。而隨著醫療體制改革市場化運作步伐的不斷加快,各路資本的涌入正為中國醫療美容行業的發展帶來格局性改變。
每經編輯 張斯
每經記者 張斯
將近5000億醫療美容市場空間,吸引了各路資本蜂擁進入。8月2日,醫療美容與健康服務平臺更美APP宣布C輪融資3.45億元,投資方包括有潮宏基集團、蘇寧環球、騰訊、中信建投、復星醫藥等多家上市企業及一線投資機構。C輪融資完成后,更美除了推出分期、保險等醫美金融服務,將啟動“100名醫生IP計劃”,協助優秀的整形醫生塑造個人IP。
根據中國醫療美容協會預測,中國醫療美容行業市場規模將在2020年達到將近5000億元。行業需求的爆發增長,使“美麗新經濟”成為投資的風口。而隨著醫療體制改革市場化運作步伐的不斷加快,各路資本的涌入正為中國醫療美容行業的發展帶來格局性改變。
未來坐擁5000億市場
根據有關研究,中國美容行業的市場規模目前已躍居世界第二位。我國每年整形人數超過1000萬。有專家表示,就人均水平而言,中國相比于韓國、美國或巴西還具備至少10倍的增長潛力。國際醫療美容外科協會預計,以中國巨大的人口基數和滲透率提升來看,中國有望未來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醫療美容市場。
如此巨大的市場潛力,催生了眾多醫美O2O平臺。從商業模式上講,移動平臺解決了目前困擾醫美行業的信息不對稱、營銷成本高、服務維度少等問題。這也是目前市場給予醫美O2O平臺很高估值的原因。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更美此次融資的投資方中,蘇寧環球在今年頻繁出手醫美行業,成為該行業最大的黑馬,也成為資本市場的焦點。
據公開資料顯示,今年年初,蘇寧環球宣告并入韓國第一醫美品牌ID健康集團30%股權,取得關鍵人才及技術。7月4日,蘇寧環球宣布以2.08億購買上海伊爾美港華醫療美容醫院有限公司80%的股權,同時出資4.5億元成立“蘇寧環球醫美產業基金”。
顯然,行業外大集團切入醫美進行資源整合,正試圖改變行業格局。一方面,大量資本進入醫療美容行業,將會通過研發技術和引進專家來達到專業水平的提升從而擺脫同質化現象。另一方面,隨著政策監管加強和醫美資源的整合,優質的規?;t美集團會逐漸占據市場。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醫美O2O平臺經過過去一年的野蠻式生長和行業混戰,隨著機構的集體傾軋和用戶消費觀念愈加理性,最終的贏家只會屬于資本和實力“雙豐收”的權威平臺。
每個醫生都是IP
近年來,我國醫美市場正在以每年超過20%的速度快速增長,但優質的醫生資源一直處于緊缺狀態。更美CEO劉迪對包括《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媒體表示,“市場信息不對稱,消費者找不到優質的醫生與服務,而絕大多數優秀的醫生因為沒有清晰的個人品牌,不容易被消費者知曉。這種信息鴻溝令中國醫美行業長期深陷在壞口碑的泥沼之中”。
劉迪認為,醫療美容本質上是一個以醫生為核心的行業,如何幫助醫生將技術、口碑、服務、個人魅力整合為具有差異化的個人品牌并讓用戶信任,是提升醫美行業現狀的關鍵性問題。
在此次C輪融資戰略發布會中,劉迪首次提出醫美行業“醫生IP化”的概念,旨在通過互聯網的方式幫助優秀的整形醫生全方位打造個人品牌,實現醫生價值最大化。劉迪表示,醫生IP是指“專業技能過硬,具有個人魅力,能通過技術、案例和服務態度長期吸引用戶并形成二次口碑傳播,最終能實現其個人、所服務機構和入駐平臺多重商業價值的醫生個人品牌”。
據悉,更美計劃在近期內通過基礎支持、客戶運營、品牌運營三大部分打造超過100個醫美名醫IP。
此外,對于更美的上市計劃,劉迪表示,上市一直在更美的發展時間表里,接受中信建投的投資也是有著這方面的考慮。中信建投旗下的中信建投證券是國內評級最高的AA級券商,未來可以協助更美在資本和A股市場做進一步的資本運作。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