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洞見

          每經網首頁 > 洞見 > 正文

          國務院參事人民日報撰文:嚴防把風險偷偷轉嫁給老百姓

          人民日報 2016-08-04 11:23:34

          金融調控監管制度創新迫在眉睫。對金融產品的結構特征,要有充分的信息披露,要嚴防少部分金融機構把風險偷偷轉嫁給老百姓。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國務院參事 夏斌

          由金融天生內在的不穩定特性所決定,金融調控監管必須與產品創新相適應,否則產品創新不利于經濟穩定。目前中國理財市場尤其是P2P行業亂象不少。相對于互聯網金融產品的不斷發展,金融調控監管制度的創新迫在眉睫,這對穩定當前的經濟而言尤為重要。

          從金融產品本身的階段性看,在不同的階段,同一個產品,其意義和效益是不一樣的。

          目前,面對國內銀行不良資產增多的壓力,很多市場人士考慮成立資產管理公司,把不良資產打包處理,并且大談2002—2003年四大行改革處置不良資產的經驗。那時候的金融技術可以學,但是一定要清醒,在不同的經濟周期階段,效果往往不一樣。

          今天,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面臨下行壓力,意味著有些資產價格可能還會下跌。對于同類不良資產的處置,曾經的高回報率在今天就可能很難實現。

          微觀金融企業要明白這個道理,宏觀監管機構更要清醒地關注:

          第一,金融機構不良資產的轉讓、出售,一定要堅持嚴格的市場評估原則,政府不能干預。

          第二,對于金融機構將不良資產打包、或搭配其他金融產品,以理財、信托的方式或者通過同業市場銷售給老百姓的,更要密切關注、加強監管。對金融產品的結構特征,要有充分的信息披露,要嚴防有些金融機構把風險偷偷轉嫁給老百姓。現在P2P行業發展中已經有很多教訓。不能從經驗出發,用固定的“預期收益率”忽悠老百姓。必須認識到,同一個金融產品,在不同的經濟歷史周期,其投資回報率可能是不一樣的。

          從金融發展大環境看,金融產品發展必須要有金融調控監管制度的配合,只有相應的調控監管制度到位,金融產品才能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的穩定和發展。(記者 歐陽潔整理) 

          責編 王可然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人民日報 嚴防風險 轉嫁老百姓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欧美性爱在线播放首页 |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天天在线欧美精品免费看 | 在线免费看网站午夜 | 中文字幕不卡在线 | 亚洲男人的天堂色偷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