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8-08 21:24:50
8月8日,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發布研究報告指出,因匯率波動,以人民幣計價的出口增速連續5個月小幅正增長。匯率波動對出口的促進作用可能在下半年顯現。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張壽林
每經實習記者 張壽林
8月8日,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發布研究報告指出,因匯率波動,以人民幣計價的出口增速連續5個月小幅正增長。匯率波動對出口的促進作用可能在下半年顯現。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份研報指出,2016年7月,我國出口1847.33億美元,同比-4.4%,增速比上個月回升0.5個百分點。貿易順差523.08億美元,比上月增加44億美元,為近6個月最高值。交銀研究報告指出,2月以來出口金額逐漸上升,出口增速連續2個月跌幅收窄,整體運行平穩。由于匯率波動的原因,以人民幣計價的出口增速連續5個月小幅正增長。
7月進口1324.25億美元,增長-12.5%,跌幅比上個月擴大4.1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進口跌幅擴大。由于出口降幅縮小的同時進口跌幅擴大,貿易順差上升至523.08億美元,比上個月增長44億美元,為今年2月以來最高順差值。
報告分析指出,近期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回落,7月下旬CRB現貨綜合指數跌至409點,比6月中旬下降了11點;7月末OPEC一攬子原油價格、WTI原油現貨價格、布倫特Dtd原油現貨價格分別跌至40.6、42.9、43.6美元/桶。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宗商品價格仍明顯偏低,是導致我國進口跌幅擴大的主要原因。
對于下半年趨勢,報告分析表示,"8.11"匯改以來人民幣兌美元貶值幅度超過9%,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匯率貶值9.5%。根據J曲線效應,匯率的波動對出口的促進作用可能在下半年顯現。國務院要求加快轉型升級,培育出口競爭新優勢,高新技術和高端裝備制造業出口有望保持較好勢頭。7月外貿出口先導指數33.8點,出口經理人指數為36.9點,分別較上月回升1.1、1.0點,表明未來出口壓力有望減輕。未來出口形勢能夠緩慢改善,中國出口占全球出口的份額繼續提升,但出口低增速狀態難以改觀。
"英國脫歐對國際市場構成沖擊,全球經濟整體復蘇進口緩慢,導致包括原油在內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難以持續上漲。"報告預計,下半年大宗商品價格在震蕩中漲跌互現,部分商品價格將有階段性回升的可能,但整體回升動力不足,延續低位震蕩。由于去年下半年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目前大宗商品價格處于已經很低,今年繼續大幅下跌的空間有限,因此下半年大宗商品進口受價格承壓的作用不會加重。從國內因素看,我國更為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外貿政策將對進出口增長起到促進作用,對進口量的需求有望保持穩定。綜合判斷,未來進口增速回升動力不足,整體依然負增長的可能性比較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