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顆粒物污染仍是大氣治理關鍵 去年部分城市PM2.5不降反升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8-22 23:15:43

          2015年,全國161個城市空氣質量整體有所改善,但超標情況仍然普遍。在顆粒物下降目標方面,鄭州等8城市未完成2015年PM2.5或PM10改善目標。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彪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李彪

          大氣十條進入攻堅克難下半程。

          8月22日,國際環保組織亞洲清潔空氣中心通過收集、整理政府公開數據和信息,發布了《大氣中國2016:中國大氣污染防治進程》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盤點了全國161個城市“大氣十條”第三年(2015年)實施情況。

          報告指出,2015年,全國161個城市空氣質量整體有所改善,但超標情況仍然普遍。在顆粒物下降目標方面,鄭州等8城市未完成2015年PM2.5或PM10改善目標。

          同時,報告強調,PM2.5仍舊是大部分城市面臨的首要問題,但是,從2014年開始顯現的臭氧污染問題進一步加劇。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賀克斌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在對空氣質量改善的目標已經明確了,很多改善空氣質量相關的工作都要做,PM2.5、臭氧的下降都指向了揮發性有機物,需要大幅削減,而且要實現空氣質量改善的目標,地方政府不能只是埋頭干,需要科學支撐。

          8城市未完成顆粒物改善目標

          環保部發布的《2015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15年,74個城市空氣達標天數比例在32.9%~99.2%,平均為71.2%,比2014年上升5.2個百分點,比2013年上升10.7個百分點。

          其中,74個城市的6項標準污染物中,4項(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濃度相對2014年總體繼續呈下降趨勢,降幅分別為14.1%、11.4%、21.9%、7.1%。

          雖然大氣污染物濃度出現了向好的態勢,但是報告指出,從超標污染物來看,超標城市的主要污染問題仍然是顆粒物污染:PM2.5年均超標濃度范圍為36~107微克/立方米,超標(國家二級標準為35微克/立方米)城市為83.3%;PM10年均超標濃度范圍為72~174微克/立方米,超標(國家二級標準為70微克/立方米)城市比例為71.6%。

          值得注意的是,在顆粒物污染的治理過程中,部分城市卻在拖后腿,甚至出現濃度同比不降反升的現象。

          2013年9月,國務院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又稱大氣十條),提出了到2017年的大氣治理目標,隨后,各省、市對任務進行疏解,圍繞總體目標,制定相應的年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

          各城市提出了2015年度的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將PM2.5或PM10設定為首要改善的目標污染物,規定其具體目標濃度值,或規定相對于基準年的下降比例。報告稱,多數城市都完成了目標,但是鄭州、三門峽、焦作、棗莊、日照、營口、長春、廊坊等8城市未完成2015年顆粒物改善目標。

          其中,鄭州、焦作不僅沒有完成2015年空氣質量改善目標,PM2.5年均濃度比2014年反而升高9%,營口更是出現高達23%的大幅反彈。

          對此,賀克斌認為,地方還是為減排做了一些工作,之所以出現這些問題,可能是一方面地方在設定年度目標時沒有進行有效的科學論證,也可能是在執行時措施不夠具體,缺乏相應的污染物減排評估、核算。

          穩住臭氧濃度是世界難題

          相對于顆粒物污染,緩解O3污染問題也變得越發緊迫。

          2014年開始顯現的臭氧污染問題在2015年被進一步加劇,72個重點城市年均濃度繼續上升,上升比例為3.4%,達標城市比例繼續下降,下降比例為5.4%。其中,在京津冀地區,臭氧成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已超過PM10,僅次于PM2.5;長三角地區,臭氧成為6項污染物中唯一不降反升的污染物。

          賀克斌稱,大氣十條要求對污染物進行整體控制,但是,在與臭氧相關的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中,對氮氧化物的減排工作推進較快,揮發性有機物減排緩慢。

          “我們了解的是,一些城市做了很多揮發性有機物減排的工作,但是,只是出現揮發性有機物增幅放緩,實際濃度仍在增加。”賀克斌說。

          實際上,近年來,在揮發性有機物的治理方面,很多地方已經開始重視并發力,比如試點揮發性有機物排污收費、出臺更嚴厲的餐飲行業油煙排放標準等。

          賀克斌介紹,要實現臭氧濃度不上升,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的減排合理比值應該是1.5至3.0之間,不同區域的情況會有差異。下一步,空氣治理要降低PM2.5濃度,穩住臭氧濃度將是最大的挑戰,這也是一個世界難題。

          中國現在控制臭氧濃度的執行標準與美國一致,雖然美國大氣治理相對較好,但是仍有1/3的人生活在臭氧不達標的地區,賀克斌強調,PM2.5、臭氧濃度的下降都指向了揮發性有機物,下一步地方的污染治理要協調揮發性有機物減排,要加強科學和技術的支撐。

          為此,深圳市人居環境委員會工程師于興魯提出了現實的難題,他說,市場上對揮發性有機物的在線監測技術準確性不樂觀,且設備成本高,一般企業多則有20~30個排放口,每個監測設備要20萬元左右,一個企業僅監測設備就需要投入400多萬元,對企業來說壓力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空氣質量 PM2.5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久久精品日韩免费 | 亚洲日韩欧美第一区 |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久久 |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夜夜嗨 | 天天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国产二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