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地產 2016-08-23 17:26:05
曾豪氣沖天的信達地產,在他剛披露的半年報里讓自己有些威風掃地。
每經編輯 杜冉樂
每經記者 杜冉樂
提及上海顧村高價地塊,大家不由地會想到曾豪氣沖天、一擲千金的信達地產(600657,SZ),但他剛披露的半年報卻讓自己有些威風掃地。
上半年,信達地產實現營業收入約30.7億元,同比增幅41.8%;上市公司股東應占凈利1.3億元,同比下滑44.66%。這還不止,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信達地產凈利虧損逾7000萬元,同比下滑131%。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研究歷史資料發現,這是信達地產2008年底借殼上市以來主營業務罕見的“虧損”現象,這與其報告期內頻搶高價地,融資成本較高或吞噬經營利潤等風險似乎密不可分。
而外界更擔憂的是,在當前政策與市場環境不確定性加大的背景下,這些高價地將如何浮出二級市場?
凈利下滑隱藏主業虧損
從介紹材料來看,信達地產號稱是中國信達旗下的房地產開發運作平臺,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國家財政部,背景之顯赫可見一斑,但其經營業績卻難言靚麗。
報告期內,信達地產實現營業收入約30.7億元,同比增幅41.8%,就主業收入構成來說,房地產銷售收入28.1億元,同比增幅約42%,毛利率為19.9%,同比下滑約12個百分點;物業管理及出租收入1.13億元,同比增幅37%,毛利率僅2.51%,同比增幅0.71個百分點。
信達地產相關人士表示,由于結轉收入中來自三四線城市的項目較多,市場行業毛利率水平下降比較普遍,公司去庫存促回籠的銷售策略力度又有所加大,所以營業收入的毛利率降幅較大。
再來看盈利性,記者研究發現,信達地產報告期內為上市公司股東賺取凈利1.3億元,同比下滑大約45%,如果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之后,公司凈利虧損逾7000萬元,而去年同期扣非后凈利為2.23億元。
記者對比歷史資料發現,上述扣非后的凈利虧損額是信達地產繼2009年中報披露扣非后凈利首虧之后,在樓市火爆行情下所遭遇的第二次罕見虧損,也是時隔7年扣非后凈利虧損的再次擴大。
相較于房地產開發主業,信達地產報告期內依靠非經常性損益為公司賺取利潤2億元,其中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處置收益2.23億元。
信達地產合并資產負債表對外透露,報告期末,該房企旗下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接近30億元,而期初該類資產僅14.4億元。具體來看,該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主要就是按成本計量為20.65億元的可供出售權益工具及賬面金額9.21億元的理財產品。
西部一家大型券商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可供出售權益工具多是短期股票投資。今年以來,股市波動風險較大,浮盈或浮虧的概率都很大,理財產品收益率也在一路下行。對于房企而言,關鍵還要靠提高地產主業運營效率及其盈利能力。
搶高價地拉高融資成本
記者觀察到,信達地產原本在房地產業較為低調,外界一度較少知曉這家上市房企。但去年中期以來,信達地產首先在拿地上異常高調,頻繁出手。
去年7月份至今年6月份,信達地產在上海、杭州等四個城市拿下6塊地,其中就包括顯赫一時的上海顧村高價地,總耗資352億元,反觀其2015年的營收僅有81億元,這讓外界一時將其比作“走鋼絲”的舉動頗為費解。
對于高調拿地儲糧,信達地產公開表述說,該房企加大一二線城市拿地,主要是根據“二五規劃”的戰略安排,正視當前區域布局中的局限性,結合既有區域深耕的要求,密切關注城市市場分化加劇的趨勢。
信達地產透露,報告期內,該房企目前已獲土地項目正常運作,進展順利。
不過,記者注意到,信達地產頻搶高價地的代價不菲,按其公開表述,截至6月底,該房企在合并口徑下的授信總額為478.57億元,其中已消耗授信接近300億元,可使用余額182.64億元。
“因土地成交較為集中,報告期內融資產生的財務費用同比增加 193.26%。”信達地產中報如是表述說。
此表述背后的邏輯就是信達地產借融資集中拿地,導致上半年產生的財務費用劇增。據悉,報告期內,信達地產累計產生了大約2.61億元財務費用,而去年同期僅為8907.1萬元,對此變動給出的理由是“融資規模擴大,利息增加”。
上半年,信達地產涉及發債融資60億元,其中私募債融資30元,票面利率5.56%,但其定增融資預案年初已被中止審查,而基于債權融資劇增,該房企資產負債率已達85.6%,同比增加2.36個百分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