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8-26 01:02:58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陳耀霖
◎每經實習記者 陳耀霖
8月24日晚,業內傳出消息稱,去年嘗到NBA版權甜頭的騰訊體育近日再次出手,斥資超2億元拿下了NBA未來4個賽季的LP(LeaguePass,中文譯文“聯盟通行證”)版權。
8月25日,騰訊體育運營總經理趙國臣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并無此事,“版權的相關內容,騰訊內部都還在商議。但就目前來說,斥資2億元買下LP版權的消息并不屬實。”他也承認,對于NBA的LP版權,騰訊體育內部確實有所討論,不過目前一切都還不確定。
實際上,騰訊近年在體育板塊,尤其是籃球領域頻頻布局:去年拿下了NBA獨家新媒體版權后,今年又與國際籃聯(FIBA)簽下了9年合作長約。業內分析稱,意圖打通籃球全產業鏈的騰訊,未來還可能參與CBA的競價。
“內部有過討論,還未定”
體育行業媒體24日晚報道稱,騰訊體育近日跟NBA確定了為期4年的LeaguePass的版權,跟去年夏天簽訂的5年新媒體版權的重合到了一起。騰訊為此付出的代價超過2億元,平均每年超過5000萬元。
據了解,LP是一種包含有NBA幾乎所有常規賽比賽的流媒體訂閱服務。NBA目前有30支球隊,每支球隊常規賽打82場,總計有1230場常規賽。如果簽約完成,這也意味著,在接下來的四年里,騰訊體育將擁有NBA每個賽季常規賽全部1230場次比賽的新媒體轉播權。
對于這一傳言,趙國臣進行了否認,稱公司已注意到相關媒體的報道,并要求其對內容作出整改。但他亦透露,針對NBA的LP版權,公司內部有過討論,“不過一切都還不能確定,也暫不對外宣布任何消息。”
實際上,在2015年初騰訊體育斥資約5億美元,從新浪手中奪過了NBA在中國網絡獨家直播權。根據與NBA的5年合同,騰訊付出了每年近1億美元的版權成本,而該價格也是新浪過去三年和NBA簽約的5倍。
拿到版權后,騰訊體育也順勢推出了自己的付費轉播體系,分別設計了1個月30元、3個月88元和12個月298元三種方案。騰訊方面曾稱,付費用戶可享受到獨家比賽、藍光畫質等會員專屬內容。
業內分析認為,嚴格意義上講,騰訊體育當時只是獲得了600場比賽的轉播權,另一多半的比賽只能算是視頻點播權益。而且,當時NBA互聯網電視(OTT)的版權還在百視通TV。因此,騰訊拿到的版權也不能算是完全獨家。
打造籃球領域全產業鏈
此次騰訊體育被曝買LP版權,業內有分析認為,是其對手中NBA賽事版權的進一步利用,并可能借此來推出新NBA付費產品。
在體育板塊,騰訊近年在籃球領域動作頗多。繼去年拿下NBA新媒體版權后,今年5月,騰訊又宣布與國際籃聯合作,簽署一項從2017年到2025年為期9年的全面合作伙伴協議,包括世界杯、洲際杯、奧運預選賽與青年錦標賽等賽事,以后都會在騰訊的平臺上播出。當時有消息稱,此次合作的交易價格或達到2億歐元左右(約合人民幣15億元)。
除了將在PC、移動端、OTT等新媒體渠道直播國際籃聯賽事外,騰訊體育還將承建、運營FIBA中文官網。業內人士分析稱,騰訊此舉似乎是有意把自己打造為一個多元的籃球社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相比阿里、萬達、樂視等巨頭,騰訊布局體育領域的戰略似乎更加專注,主要都集中在籃球上。更重要的是,NBA在合同中還曾授權騰訊開發籃球方面的互動游戲,其推出了《騰訊兄弟籃球2》《NBA2konilne》等多款游戲產品。
從國際籃聯到NBA,再到草根聯賽,騰訊體育正在完成籃球產業鏈的布局。值得注意的是,國內籃球賽事的大IPCBA的合同將在明年5月到期。據消息人士稱,明年騰訊極有可能參與CBA的競價,進一步打造其在籃球領域的全產業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