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8-29 10:29:26
不斷上漲的房價,也讓人們對房子的心態變得扭曲:沒房的對未來感到焦慮,有房的又后悔當初買得太少。近日,一位從事制造業十幾年的老板發出的感嘆,更讓人陷入深思。
不斷上漲的房價,也讓人們對房子的心態變得扭曲:沒房的對未來感到焦慮,有房的又后悔當初買得太少。
近日,一位從事制造業十幾年的老板發出的感嘆,更讓人陷入深思。
老板:炒房賺錢比開廠輕松多了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26日下午,距離珠海主城區20多公里的唐家科技創新海岸片區推出4塊土地,4地塊分別拍出28000元/平方米、28250元/平方米、28050元/平方米和29120元/平方米的樓板價,這個只有160多萬人口的三線城市郊區一下午拍賣的地王價格,不僅比地塊附近的樓盤現價要貴,而且還遠遠超過了有1300多萬人口的一線城市廣州當天上午拍出的地王樓面地價。
地王出來后,當地看房者眾多,當天中新網記者在珠海時代傾城、旭日華府等樓盤均看到,眾多有購房需求的客戶前來看房。“再不買房,到時就連間衛生間都買不起了,”在時代傾城沙盤前,從事IT產業的小王跟未婚妻爭執時稱:“唐家灣地王價都拍到29120元/平方米,未來房價怎么可能會降呢?”
珠海市三鑫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三曲從事服裝行業十幾年了,據其透露,近年來自己很多開工廠的朋友放棄了實業投資,“因為炒幾套房、炒十幾套房賺的利潤,比開工廠輕松多了。”陳三曲擔憂房地產市場再這么發展下去,對中國實體經濟將造成嚴重打擊。
倒閉、欠薪、供應商貨款追償、資不抵債……最近幾年,部分制造業企業老板陷入困境,而那些自認為“轉型”成功的,都是退出企業經營轉身投資房子的。“我辛辛苦苦做了十多年工廠,還不如買了幾套房子賺錢。”東莞某燈飾廠唐老板感嘆道,做企業賺錢后要不斷加大投入,競爭大壓力大,連覺也睡不好,買房子躺著也能賺大錢。唐老板在兩年前將工廠關閉在廣州買了4套房。
7月的信貸數據顯示,銀行新增人民幣貸款4636億元幾乎全是房貸!這似乎意味著唐老板這樣做實業的企業主或許更多在逃離,轉身投入到房地產投資當中。《華夏時報》記者采訪多位金融業人士都認為,7月單月數據引發市場擔憂,判斷實業是否集體陷入困境要看連續3個月的數據。但7月金融數據出現的苗頭,的確是一個壞消息。
房貸撐起銀行新增貸款半邊天
截至26日,已有11家上市銀行發布了半年報,其中建行、農行、招行的新增貸款,一半以上都是房貸。
上半年建行發放貸款和墊款的總額為11.14萬億,較去年末新增6527.37億元;而同時,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為3.21萬億元,較去年末增長4093.56億元。
做一道最簡單的乘除算數題,建行上半年新增貸款里,僅房貸一項就占62.17%。
再來看農行:
農行截至今年6月末的貸款及墊款總額是93958.38億元,較上年末新增4859.20億元。個人住房按揭貸款這個指標,則由上年末19270.49億增到22380.84億元,增加了3110.35億元。
也就是說,農行的放貸占新增貸款比重,比建行還多一點點,已經占到了64.01%。
股份行中,房貸做得最猛的當屬招行:
招行上半年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為6148.71億元,比去年底增加了1154.16 億元,增幅23.11%。招行上半年對房貸的投放力度,接近去年全年的投放總額。總貸款額度上,招行上半年貸款和墊款總額較去年末增加了2022.46億。
這說明啥?上半年招行有57.07%的新增貸款是房貸。
以下是已經披露半年報的11家A股上市銀行公布的貸款數據:
所以,當我們面對“上半年貸款去哪兒”這個問題時,至少在上述銀行的范圍內,貸款大部分去到了房貸里。
銀行加碼房貸投放最現實的一個原因,是因為這塊資產相對來說性價比高——資產質量較好,收益較高。這也是人們口中一直說的“房貸是塊肥肉”最好的側證。
而加大對這塊“肥肉”的投入,似乎在下半年仍是一個趨勢,目前已有多家銀行在自家業績發布會上表示,“下半年會繼續加大對個人住房貸款的投放力度”。
新華社一個月內3次喊話樓市
在此背景下,昨日(28日),新華社發表了題為《房貸猛增近3萬億元仍可打九折,“收信貸”“降杠桿”能否遏制炒房熱?》的文章,表達出對高杠桿風險的憂慮。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這已經是一個月內新華社第3次喊話樓市。
該文章表示:
融360等市場機構的不完全統計顯示,全國500多家各類銀行當中,有近四成提供房貸九折優惠。
與此前市場熱烈討論的“銀行新增信貸全是房貸”類似,新華社記者采訪還發現:
在貸款規模不斷增加、銀行依然大量放貸的情況下,很多購房者都想方設法提高杠桿、用盡貸款政策。
文章的最后,新華社寫道: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限貸政策與限購政策一道,在上一輪房地產調控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但是與上一輪調控全面鋪開相比,此次限貸、限購政策目前仍僅在部分“過熱”城市施行,這種“定點”“定向”的調控方式勢必將對猛增的房貸特別是炒房背后的房貸需求起到抑制作用,同時將平衡抑制資產泡沫和房地產去庫存之間的關系。
而早在8月9日,新華社就發表了《樓市降溫政策頻出對房地產市場影響幾何?》一文。而在8月17日發表的《持續抓好樓市調控不可松勁》文章中更是直接指出:
而地價房價過快上漲帶來的投資性需求并非真實有效的住房需求,只是從開發商手里轉到了投資者手里,這種“庫存搬家”現象,并沒有真正實現去庫存。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