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新松機器人總裁曲道奎:機器人要實現由機器到人的真正轉變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9-09 20:17:49

          伴隨著國內制造業轉型升級,機器人項目在各地爭先上馬,根據統計,目前國內已建和在建的機器人產業園已超過40個,工信部部長苗圩就曾公開表示,機器人產業已經出現“高端產業低端化”的苗頭,那么未來機器人產業要如何才能健康發展?9月9日,在重慶舉行的2016正和島創新大集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為此專訪了新松機器人總裁曲道奎。

          每經編輯 鄢銀嬋    

          每經記者 鄢銀嬋

          伴隨著國內制造業轉型升級,機器人項目在各地爭先上馬,根據統計,目前國內已建和在建的機器人產業園已超過40個,工信部部長苗圩就曾公開表示,機器人產業已經出現“高端產業低端化”的苗頭,那么未來機器人產業要如何才能健康發展?9月9日,在重慶舉行的2016正和島創新大集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為此專訪了新松機器人總裁曲道奎。

          據機器人產業聯盟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到2014年,國外公司的機器人在中國市場從2.7萬臺增長到4萬臺,增長47%;國產機器人從9600臺增長到1.7萬臺,增長77%,其中有5000臺是當年新出現的公司生產的。火爆程度一目了然。

          “實際上,看好人工智能的越多,投入的資源越多,這對行業來說是個好現象。”曲道奎表示,行業火起來,資源才會更快發揮集聚效應,進而推動技術研發和創新速度,推動行業發展,市場這雙無形之手會自動調節溫度,但在這一過程中,政府不宜介入過多。

          不過,曲道奎認為,目前我國機器人產業存在短缺與過剩并存這一奇特現象。首先,從宏觀和市場潛力上來看,上短缺的,據了解,目前全球機器人的人均密度在0.6%左右,我國的這一數字為0.3%;但從應用領域來說又是過剩的,目前國產機器人還多集中在低端應用領域,附加值不高,存在產能過剩。

          “要解決這一問題,核心點就在于要讓高端產業高端化,也就是要讓機器人越來越像人。”曲道奎說。

          據了解,目前機器人已經不再是簡單的高端機械設備,更多是由過去“機器設備”的概念,向人的方向發展。

          “人的方向在哪兒,主要是在“軟”的方面,更多是體現在感知系統、交互能力、環境識別等等,這些都屬于人工智能的范疇。”曲道奎表示,“過去,機器人強調精度的準確性,現在更多的談適應能力、感知能力等’軟’能力,也是‘智慧’的能力。

          至于如何讓機器人向人的方向發展,曲道奎認為還是要靠創新。“機器人產業不能關起門來搞創新,需要在開放式創新平臺上把不同的人才、資源整合起來,引入大數據、云計算等最新技術,才能使機器人實現由機器向人的真正轉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機器人 升級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导航一区二区 | 在线精品亚洲一本二区 | 亚洲综合一区在线 |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 专区在线一区二区 | 日本乱理伦中文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