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 2016-09-11 09:53:44
財政部此次通報表明,盡管法律條文清清楚楚,但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門仍不執行。要么找理由不公開,要么公開內容不完整、不詳細,要么是公開內容回避群眾關切。這不僅有違政府要依法行政的精神,更是明目張膽違法。
依法公開各級預算,在法律上有明文規定。但在執行中,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門卻“任性不為”。
財政部日前發布通報,截至2015年10月31日,全國有36638個單位未公開2015年部門預算,56481個單位未公開2014年部門決算,占比分別為14.48%和22.27%。對此類違法行為,要堅決依法追責。各級政府和部門,要把“賬單”曬明白,讓群眾看清楚政府到底怎么花納稅人的錢
完善的預算制度,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和重要標志,也有利于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要求,實施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2015年1月1日起,實行了新修訂的《預算法》。這些措施,既推動了我國預算公開制度的完善,也增強了政府的財務透明,贏得了社會廣泛認可。
但財政部此次通報表明,盡管法律條文清清楚楚,但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門仍不執行。要么找理由不公開,要么公開內容不完整、不詳細,要么是公開內容回避群眾關切。這不僅有違政府要依法行政的精神,更是明目張膽違法。
不曬預算決算,絕不是無關痛癢的小事,更不是“奈何不得”?!吨腥A人民共和國預算法(2014年)》第九十二條中明確規定,“未依照本法規定對有關預算事項進行公開和說明的”,責令改正,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追究行政責任。不僅要對此次財政部通報涉及的單位責任人依法追究責任,各級政府官員還要好好學習法律,堅決依法行政,確保政府和相關部門預算全面規范、公開透明。
預決算公開事關我國民主法制進程,也是推進黨務公開、政務公開的切入點。各地各部門應以預決算公開工作檢查為契機,及時研究解決預決算公開中反映出的問題,不斷完善公開機制、擴大公開范圍、細化公開內容。只有這樣,才能有效保障群眾對財政預算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才能促進預算管理法制化、民主化、科學化。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