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9-23 22:44:26
9月23日,柔宇科技在發布會上公開宣布,由其打造的柔宇國際顯示基地及柔宇科技自稱的全球首條類6代大規模全柔性顯示屏量產線早在去年10月已于深圳啟動籌建工作,投資超百億元,此前一直未對外公開信息,但相關工作在持續推進中,預計明年正式投產。
每經編輯 吳瞬
每經記者 吳瞬
2014年,因率先成功開發0.01毫米全球最薄柔性顯示屏的柔宇科技獲得顯示行業極大關注,不過由于當時只有樣品,柔宇科技同樣也受到相當多諸如無法產業化等質疑。
9月23日,柔宇科技在發布會上公開宣布,由其打造的柔宇國際顯示基地及柔宇科技自稱的全球首條類6代大規模全柔性顯示屏量產線早在去年10月已于深圳啟動籌建工作,投資超百億元,此前一直未對外公開信息,但相關工作在持續推進中,預計明年正式投產。
投資額超百億
目前,顯示領域已經達成廣泛的共識,有機電致發光顯示技術由于與液晶和電泳技術相比擁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將廣泛應用于下一代柔性顯示技術,包括新型的智能手機、基于物聯網的可穿戴電子設備以及智能家居等等。
柔性顯示與傳統的顯示技術相比具有許多優點,例如輕薄、可卷曲、可折疊、便攜、不易碎以及易于新型的設計等等。此外,新型柔性顯示的工藝技術將更有助于未來顯示產品低成本的量產制造。
“在嘗試商業化的時候,我們經受了很多挑戰和質疑:這個團隊做柔性顯示靠譜嗎,這個事情只是一個概念,少說20年才能實現。我們團隊在過去幾年沒有松懈,在產線上加班加點,做出了0.01毫米的樣品,這對很多傳統顯示行業來說,這是很難相信的,很多人懷疑我們的照片是PS出來的,我們請了很多人來看。更無稽之談的是,甚至有人覺得這不是我們做的。”柔宇科技創始人劉自鴻說。
值得注意的是,在相當多傳統顯示行業人士看來,目前談論柔性顯示屏產業化的時機仍然過早。
但劉自鴻表示,他們已經展開了產業化之路,在發布會現場他就展示了一款可折疊的頭戴式觀影設備:“2015年10月份我們開始準備,雖然沒有對外公告,但其實我們很多事情都在向著產業化前進”。
柔宇科技公開宣布,由其打造的柔宇國際顯示基地及柔宇科技自稱的全球首條類6代大規模全柔性顯示屏量產線早在去年10月已于深圳啟動籌建工作,投資超百億元。而對于該量產線的更多細節,柔宇科技并未披露。
多個巨頭搶灘柔性顯示屏領域
近一年來,諸多傳統顯示面板及消費電子廠商已紛紛宣布加入柔性顯示產業。新華社報道,我國首條面向柔性顯示的京東方成都第6代AMOLED生產線將于明年年中或下半年投產。屆時,像手鐲一樣的手機、可折疊的平板電腦等一系列新型電子產品將很快面世。
根據UBI RESEARCH的預測,柔性顯示面板市場未來將以70%以上的年復合增長率快速發展,柔性AMOLED顯示屏出貨量將從2016年的8580萬片增長到2020年的71070萬片,銷售金額將從2016年的52億美元增長到2020年的477億美元,應用領域則會從曲面智能手機、智能手表擴展到其他智能穿戴設備顯示、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和車載視窗顯示等更為廣泛的領域。
在發布會上,劉自鴻還展示了多款柔性電子產品,同時演示了應用柔性電子技術的弧形汽車中控臺,以及應用柔性電子技術的智能家用產品臺燈、水杯和背包等。另外,還有多種形態的消費電子產品可以集成柔性電子技術。
事實上,在柔性顯示領域,除開京東方外,還有多家上市公司都已在這一領域展開布局。黑牛食品在最新的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中試圖收購國顯光電,并稱在業內最受關注的柔性顯示技術領域,國顯光電及其下屬公司的研發和量產技術已取得突破。東旭光電也在2016半年報中透露,公司作為光電顯示領域的領軍企業,尤為關注其在柔性顯示領域的研發及應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