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一市兩場”下的成都潛力 成都昨簽下9條國際定期直飛航線“空中絲路”再飛躍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9-26 01:36:38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余蕊均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余蕊均

          成都,中國對外開放的現代國際航空樞紐港。這是國家民航局“十三五”規劃里對成都的定位。如今,成都離這一定位又近了一步。

          昨日下午,成都市政府、四川省機場集團與國航、海航、首都航空等6家公司簽署合作協議,計劃明年之內開通從成都出發至悉尼、洛杉磯、紐約、馬德里等9個城市的定期直飛航線。屆時,成都洲際定期直飛航線將達到19條,航線網絡覆蓋北美洲、歐洲、大洋洲、非洲的重要樞紐城市。下一步,按照規劃,成都希望到2020年國際直飛航線能達到70條,成為中國西部聯通世界、對接全球的重要支點。

          這樣的雄心壯志,離不開實力的支撐。截至今年8月底,成都的通航城市達到199個,其中國內城市125個,國際及地區城市74個;開通航線258條,其中國內航線169條,國際(地區)航線89條。

          2015年12月,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進出港人次首次突破4000萬,成為名副其實的“航空第四城”。今年5月,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破土動工;8月,新機場高速公路開建,“一市兩場”的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作為內陸城市的成都,在全面推進國際化戰略中,航空樞紐建設和國際航線的帶動作用十分重要。”成都市口岸與物流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

          眼下,成都正在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加快建設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和西部對外交往中心是當前重要任務。而建設國家級國際空港樞紐,對于成都提升國際交往的便利度,打造內陸開放型高地和國家門戶城市,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無疑是強有力的推動。

          正所謂“十圍之木持千鈞之屋,五寸之鍵制闔之門”,在對外通道建設方面,成都一直在強調“互聯互通”。正在成都舉行的第22屆世界航線發展大會(以下簡稱“世航會”),是否會帶來新變化,令人期待。

          從“亞航會”到“世航會” 成都民航業進入發展“快車道”

          回憶兩年前拿下世航會主辦權時的心情,四川省機場集團一名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成都為申辦本屆世航會做了很多努力,最終結果其實是“水到渠成”。

          在擊敗法國巴黎機場、韓國仁川機場等國際知名機場后,世航會將重返中國的落腳點放到成都。這是被稱為全球民航界“奧運會”的世航會自1995年舉辦以來,首次在中國中西部地區舉辦。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航空市場部副總經理唐一微昨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說,“2009年北京舉辦過世航會,這次是我們的主場,成都的市場潛力巨大。”在她看來,2012年成都成功舉辦第十屆亞洲航線發展大會(以下簡稱“亞航會”),對于世航會落戶蓉城有著重要作用。公開報道稱,亞航會創下“參展商最多、會議規模最大、業界反響最好、獲得成果最豐富”的記錄。

          值得注意的是,從“亞航會”到“世航會”,四年間,成都民航業已經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其中一個重要標志,便是國際(地區)航線的開通。

          公開報道顯示,2010年底,成都的國際(地區)航線只有37條。2012年舉辦亞洲航線發展大會后,成都陸續開通多哈、倫敦、墨爾本、法蘭克福、舊金山、毛里求斯等地的定期洲際航線,加密前往亞洲各地的國際航線,航線網絡通達全球,國際航線數量和國際航空市場,在中西部首屈一指。這樣的頻率和速度,業內稱之為“罕見”。

          就在這一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以下簡稱雙流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萬人次,成為中國中西部率先進入“全球最繁忙”機場行列的“佼佼者”。

          2015年,雙流機場的旅客吞吐量達到4224萬人次。截至今年8月,這一數字已達3033萬人次,預計今年將達到4600萬人次,其中,國際客流量將突破500萬人次。

          作為衡量一個地區國際化程度的標志之一,成都已經明確了開通國際(地區)航線的目標——2020年達到100條,其中國際直飛航線能達到70條。按照以往的經驗,世航會的舉辦城市通常會得到參會人員的青睞,會后將迎來航線的密集開通期。

          來自英國獨立官方機構約克航空(York Aviation)的統計顯示,世航會對承辦城市的經濟發展會帶來巨大影響,特別在未來3年有望帶來1.22億英鎊的增加值,其中97%的經濟效益從新航線中獲得。

          事實上,機場早已由傳統意義上的單一運送旅客和貨物的場所,逐漸演變為全球生產和商業活動的重要節點,成為帶動地區經濟發展的引擎,不斷吸引相關行業聚集。

          中國民航大學航空運輸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曉津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臨空經濟會改變城市產業結構。“我們做過一個關于航空業對于區域經濟影響力的研究,得出全國平均水平是1:8,即1個點的航空業產值能帶動其他行業8個點的產值。”

          從“單機場”到“雙機場” 成都加速打造國際空港樞紐城市

          面積約1400平方米、全開放設計,“主場作戰”的成都選擇以新機場——天府國際機場為模型作為亮相世航會的表現方式。

          唐一微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闡釋了自己的考量,“任何事物都是向前發展的,如果以雙流機場來展示,沒有體現出四川和成都的發展,所以我們把希望定在未來,體現四川、成都以及航空的發展都是一步一步的。”

          事實上,隨著城市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的提升,成都的吸引力與日俱增,而造訪者持續增加的同時,雙流機場面臨的壓力也日趨明顯。根據此前四川省機場集團相關負責人的預測,2020年,雙流機場的旅客吞吐量將達到6200萬人次,超過了該機場年旅客吞吐量5000萬人次的設計需求,修建新機場是客觀需要。

          如今,位于簡陽的“第二機場”——天府國際機場已經動工,預計將于2019年基本建成,2020年投入使用。據悉,該機場不光是四川歷史上投資體量最大的項目,也是國家“十三五”期間規劃建設的最大民用運輸樞紐機場項目。

          建成之后,天府國際機場將躋身為第四個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成都也將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后,全國第三座擁有兩個國際機場的城市。

          四川省機場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新機場將以國際航線為主導,與國際航線相關聯的航班都將前往天府國際機場;而雙流機場則將主要以國內航線為主,更多集中于國內點對點的航線。貨運方面,兩個機場則均將保留,按照市場規律來運作。

          不過,唐一微昨日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從全球范圍來看,“一市兩場”的運營對大家來說都是挑戰,“所以我們在最終確定它的運行模式時會非常謹慎,我們會去學習、借鑒,從中吸取經驗。”上述四川省機場集團內部人士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

          無論二者最終如何分工,“一市兩場”對成都構建大開放格局是有力的支撐。

          當前,在打造“空、鐵、公、水”四位一體的現代立體交通網絡體系方面,成都提出,著力打造國際空港樞紐城市,加快天府國際機場建設和雙流國際機場擴能提升,爭取開通更多國際航線,完善空中客流物流體系,增強國際客貨運中轉業務功能,架設通達全球的空中絲綢之路。

          按照規劃,天府國際機場一期及二期建設完成后,年客流量將達到9000萬人次,加上雙流機場的4000萬人次,成都兩個空港將達到全年1.3億人次。一個國家級的國際空港樞紐指日可待。

          從“概念”到“現實” 成都“15小時飛行圈”正在形成

          對于成都在航空界所處的位置,曾有人形象地提出“15小時飛行圈”,即從成都出發,到首爾只需3小時,到東京只需6小時,到法蘭克福只需10小時,即使跨越半個地球飛到紐約,也只需要15個小時。業內認為,在航空路線中,作為內陸城市的成都似乎比沿海城市更有優勢,因為世界主要城市基本都在成都15小時的飛行圈內。

          隨著國際航線的密集開通,成都“15小時飛行圈”正逐漸從概念轉化為現實。按照設想,成都將成為連接歐洲、非洲、中東與東南亞、大洋洲、北美洲之間理想的中轉地。

          的確,如今從成都出發,目的地的選擇范圍越來越廣,東京、阿布扎比、墨爾本、倫敦、多哈……特別是2013年以來,成都新開國際航線增長迅猛,在鞏固面向歐洲、中東地區門戶樞紐地位的同時,還實現了對大洋洲、北美洲及非洲“零”的突破。

          “成都‘朝發夕至、通達全球’的國際航線網絡正在逐步變成現實。”成都市物流辦相關負責人如是評價。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綠色城市研究所副所長、高級城市規劃師徐輝此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曾提到以3000公里為半徑的“航空商務圈”概念,即一天可以到達一個地方參加商務活動,第二天再回去的范圍。

          徐輝認為,在國際交往上,成都的確具有一定的門戶性特征,而隨著我國參與國際交往越來越緊密,特別是“一帶一路”之下,以成都為圓心,3000公里范圍內將覆蓋東亞、東南亞、南亞和部分西亞地區,未來交往將越來越密切。“我曾測算過,這個圈的總人口約是30億人。”他說。

          通道建設只是著眼世界的“先手棋”。對于正在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成都來說,不僅要加快建設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同時也要加快建設西部對外交往中心,加強對內、對外雙向開放,全面提升國際交往便利度和交流合作緊密度,打造內陸開放型高地和國家門戶城市,建設國際化大都市。

          一位來自克羅地亞里耶卡機場的參展代表昨在世航會現場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成都開通更多航線,將讓游客出行更加便捷,同時帶動旅游業的發展。他也希望未來有機會能開通到成都的航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日本性爱本地网站 |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免费 | 亚洲区不卡顿区在线观看 | 亚洲一级AV在线大片 | 亚洲欧美中文字日韩二区 | 亚洲|AV性色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