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9-27 01:23:10
從收購西甲豪門馬德里競技20%股份,到收購瑞士巨頭盈方傳媒,萬達集團主席王健林可謂歐洲足壇最有錢的中國商人。在本月初接受路透社專訪時,王健林對投資歐洲足球其實并不樂觀,“投資足球可以給你帶來影響力,但是不會讓你賺錢,每年燒錢甚至可能把老本都賠進去。”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孫宇婷 實習記者 蔡鼎
◎每經記者 孫宇婷 實習記者 蔡鼎
從收購西甲豪門馬德里競技20%股份,到收購瑞士巨頭盈方傳媒,萬達集團主席王健林可謂歐洲足壇最有錢的中國商人。在本月初接受路透社專訪時,王健林對投資歐洲足球其實并不樂觀,“投資足球可以給你帶來影響力,但是不會讓你賺錢,每年燒錢甚至可能把老本都賠進去。”
另一方面,中國資本收購歐洲足球俱樂部的步伐卻從未停歇:聯合睿康集團董事長夏建統收購阿斯頓維拉、鉑濤集團董事長鄭南雁收購法甲尼斯、蘇寧收購國米等,包括最近處于風口浪尖的AC米蘭收購案,神秘的中資財團需要為此支付7.4億歐元。歐洲職業足球俱樂部是否真的像王健林說的那樣“只虧不賺”呢?如果真的是虧本買賣,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中資往歐洲俱樂部身上砸錢呢?
歐洲俱樂部賺錢的不足10%
此前拿下西甲格拉納達俱樂部的雙刃劍總裁蔣立章曾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最近一年多來介入海外足球俱樂部的中國資本,和此前俄羅斯和中東的資本有很大的區別,“因為俄羅斯的也好,中東的也好,其實他們通過這幾年的發展投入,已經使這些俱樂部進入正軌了,現在曼城也開始賺錢了。目前世界足球已經發生了變化,以前我們老是覺得投足球俱樂部肯定是虧錢的,不對,現在已經開始賺錢了。”
記者注意到,今年初,德勤會計師事務所公布了2014~2015賽季世界足球俱樂部收入排行榜,西甲豪門皇家馬德里連續第十一年蟬聯俱樂部收入榜冠軍。該賽季皇馬總收入上漲5%至5.77億歐元,除商業收入大漲2270萬歐元外,比賽日收入也較上一賽季增加910萬歐元。而巴薩在各項賽事中的成功,幫助俱樂部成功超越曼聯,在該賽季總收入同比上漲15.6%至5.6億歐元,曼聯則以5.19億歐元屈居第三。
曾長期居住英國,對歐洲足球頗有研究的資深體育人士顏強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在歐洲所有的職業足球俱樂部的主體里面,真正能夠實現盈利的其實不到10%。”
就目前足球俱樂部的所有權形態看,大體分成三類:一類是上市公司。如在紐交所上市的曼聯、在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德甲球隊多特蒙德;一類是未上市的有限責任公司。如俄羅斯富豪阿布拉希莫維奇擁有的英超球隊切爾西;另一類有點類似于公共機構,是由眾多合伙人組成的會員俱樂部,如西甲的皇家馬德里和巴塞羅那俱樂部。
據記者梳理,海外足球俱樂部目前的盈利主要來自版權、贊助商、比賽收入、周邊產品銷售,以及買賣球員間的差價等。
中國資本的收購算盤
顏強認為,從(中國資本)投資俱樂部的性質來講,目前大體可分為四類:一是像王健林收購馬競,最開始實際上是為了在馬德里獲得一張更好的名片,能夠改善跟當地政府和各界關系的一種介入;第二種是中國投資人及一些投資集團實現的資產轉移。如剛剛完成收購西班牙人的互動娛樂;第三種是出于對俱樂部未來資產升值的一種判斷。如賴國傳收購英超球隊西布朗;最后一種則是投資人對俱樂部其他周邊商業的考慮。如中國財團收購法甲尼斯,可能是跟它當地的(體育)旅游業和其他業務有關。
“歐洲普遍認為,職業足球俱樂部只是一個社會性的公共體育載體。如果只是從產業和營銷的角度去考慮,卻完全忽略不計一個足球俱樂部所存在的豐富的、多元化的社會價值,這樣對一個足球俱樂部和它屬性方面的認知是狹隘的。”顏強說道。
顏強還補充稱,從投資俱樂部來講,前述的四類沒有誰是直接通過俱樂部就立即能賺錢的。“賺錢與否,俱樂部老板算的賬不一樣,像廣州恒大到底通過投資賺了多少錢,這不是通過直接的、簡單粗暴的賬面上的生意就能算得清楚。就是回到生意本身,通過即時的收購就能賺錢,這樣的案例可以說是鳳毛麟角。”
目前歐洲足球俱樂部究竟是虧還是賺?在赤裸裸的商業和金錢背后,是否也有情懷的力量?《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剖析曼聯、多特蒙德及尤文圖斯三家已經上市,且在運營模式上極具代表性的豪門的財報,試圖尋找到答案。
案例分析
多特蒙德:場均8萬上座率帶來盈利
◎每經記者 孫宇婷 實習記者 蔡鼎
“如果只是以五大聯賽來論,德甲相對來說是最健康的,因為德甲大部分俱樂部至少能保證不虧錢,會有盈利。”資深體育人士顏強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早在2010年10月,德甲上市俱樂部“大黃蜂”多特蒙德就在德國法蘭克福交易所掛牌上市了。由于公眾持股比例高達81.05%,多特蒙德可以說是一家真正意義上的被公眾持有的職業足球俱樂部。截至上周五,“大黃蜂”市值為4.2億歐元。
多特蒙德俱樂部(BVB)的三大主要收入來源分別為電視轉播權收入、商業收入及比賽日收入。此外,多特蒙德還管理著一支業余足球隊、一支青少年足球隊和一支女子手球隊。
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2015賽季,多特蒙德在商業方面收入增加16.5%至1.44億歐元;電視轉播權收入為8210萬歐元,上漲31.4%。此外,2015年贏創工業(Evonik Industries,多特蒙德胸前廣告)與俱樂部續約至2025年,伊杜納信號(Signal Iduna)將“大黃蜂”主場冠名權續約至2026年,在合同期間,這兩筆贊助在每個賽季都將為多特蒙德帶來1800萬歐元和580萬歐元的利潤。德勤預計,隨著本賽季多特蒙德重返歐冠正賽,俱樂部在今年也將會出現盈利。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多特蒙德官網上獲取了俱樂部2010~2015賽季的五份俱樂部年報,分析后發現,這五個財年多特蒙德都處于盈利狀態,合并報表后的凈利潤分別為540萬歐元、2753萬歐元、5119萬歐元、1197萬歐元及553.2萬歐元。
在這五個財年中,多特蒙德總共獲得兩次德甲冠軍、一次德國杯冠軍和兩次德國超級杯冠軍。其中,2012~2013賽季還一路挺進歐冠決賽——多線作戰及成績的穩定讓俱樂部的上座率得到保證,也讓比賽日收入穩步走升。
統計數據顯示,多特蒙德有一項指標排名所有俱樂部第一,那就是國內聯賽的主場場均上座率達8萬以上。要知道,2015年底的數據顯示,多特蒙德全市的人口才58.6萬人次。
曼聯:比賽成績不及預期 吸金能力依舊
◎每經記者 孫宇婷 實習記者 蔡鼎
早在1991年,“紅魔”曼聯就曾登陸過倫敦交易所。2003~2005年,美國商人格雷澤通過增持及強制收購,最終使得曼聯退市。2012年,為了快速、有效地提升俱樂部資本,曼聯在紐交所再次上市,當時融資1億美元,發行價為14美元/股。截至上周五美股收盤,曼聯俱樂部的市值已達到28.25億美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幾年,相比曼聯的比賽成績,曼聯的經營業績反而更可圈可點,尤其是贊助商收入屢創紀錄,凸顯曼聯強大的吸金能力。
據官網9月12日公布的2016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顯示,2016財年(截至2016年6月30日)是“紅魔”的幸運之年。三項財務指標創下歷史紀錄:總收入達到5.15億英鎊、經調整后的EBITDA(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利潤)達到1.92億英鎊,實現經營性利潤6890萬英鎊。
同期,曼聯的三大核心收入全面提高,尤其是商業收入和轉播收入,同比漲幅都在三成以上。曼聯此前與運動品牌阿迪達斯新簽訂了10年7.5億英鎊的贊助合同,每個賽季7500萬英鎊,比歐洲任何足球俱樂部的商業贊助金額都要高出兩倍以上。這一合同從2015年8月1日正式啟動,是曼聯商業收入驟增的主要原因。至于轉播收入增長,財報解釋稱,這得益于曼聯在2015~2016賽季重返歐冠聯賽。記者注意到,據這一賽季的獎金分配規定,參加小組賽的隊伍獲得獎金1200萬歐元,如果進入淘汰賽,獎金將滾動至5500萬歐元。曼聯當時止步于小組賽,抱憾與4000多萬歐元失之交臂。
不過,在這個財年中,曼聯追平了阿森納足總杯12冠的驕人紀錄,英國國內電視轉播權上漲70%,全球范圍內的電視轉播權(2017~2019年)上漲約40%,同時與14個全新贊助商(6個國際性贊助、5個區域性贊助、3個金融服務等)簽約。此外,還迎來了“狂人”穆里尼奧的上任。
對于2016財年的表現,曼聯執行副主席埃德·伍德沃德點評稱,“2016財年的財務表現,反映出俱樂部持續的巨大商業潛力。盡管喪失了本賽季冠軍聯賽收入(2016~2017賽季曼聯再次無緣歐冠),但俱樂部將向著2017財年實現創紀錄營收的目標挺進。這次的強勁財務表現,讓我們有能力對球隊陣容、團隊管理和硬件設施進行投資升級,并讓我們在未來幾年面對挑戰時處于更有利的位置,贏得勝利,并最終拿下獎杯。”
從最近幾個賽季看,曼聯比賽成績與球迷的預期仍有很大差距,但這并未妨礙贊助商對曼聯的狂熱支持。與此同時,隨著這份年報的發布,曼聯也成為全英迄今第一家年收入超過5億英鎊的俱樂部。
但如果曼聯的比賽成績一直上不去,這種看似強大的吸金能力又能撐多久呢?一擲千金的贊助商也不傻,比如阿迪達斯在天價合同中就約定:假如曼聯獲得聯賽杯賽或者歐冠冠軍,那么贊助費每年最高上浮400萬英鎊;如果曼聯連續兩個賽季無緣冠軍,則最高下調幅度為30%。
尤文圖斯:意甲老大哥靠歐冠勉強扭虧
◎每經記者 孫宇婷 實習記者 蔡鼎
意甲豪門尤文圖斯(BIT:JUVE)歷史上曾32次獲得聯賽冠軍,至今仍是此紀錄的保持者。在過去的五個賽季中,更是豪取意甲五連冠,可謂所向披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對“斑馬軍團”年報的分析,發現尤文圖斯的經營狀況并不像表面上那么風光。截至上周五(9月23日),尤文圖斯俱樂部市值為3.11億歐元。
今年初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發布的報告指出,尤文圖斯在2015財年的收入上漲16%至3.24億歐元,雖然收入全球排名第十,但尤文圖斯在各項賽事中的整體成績卻是排名前十的俱樂部中最好的。
2015財年也是尤文圖斯第一次年收入超過3億歐元,高達3.482億歐元,凈利潤達230萬歐元,這是近四個賽季中,尤文圖斯唯一實現盈利的賽季。而盈利的大部分原因是因為俱樂部2014~ 2015賽季一路挺進歐冠決賽——僅是參加歐冠,尤文圖斯就收到了歐足聯8910萬歐元的分成,較上一賽季增加76.8%;在電視轉播權收入方面,同比增加28%至1.99億歐元,這項收入占2015財年總收入的61%,僅落后于皇馬和巴薩。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尤文圖斯官網獲取了2011~2015這四個賽季的年報,從收入明細看,廣播及電視轉播收入一直是尤文圖斯最大的收入來源,長期貢獻過半收入,其次是贊助及廣告收入。
2011~2014這三個賽季中,尤文圖斯的賽季總收入分別為2.14億歐元、2.84億歐元和3.16億歐元。在這三個賽季中,尤文圖斯雖然獲得意甲三連冠及兩座意大利超級杯冠軍,但由于各項成本太大,“斑馬軍團”分別虧損4865.5萬歐元、1591.1萬歐元及667.4萬歐元。
記者梳理發現,成本主要來自球員工資、員工相關膳宿交通等成本、場地維修費用等,以及球員的注冊費用攤銷。在這三個賽季的轉會窗口期,尤文圖斯簽下了武西尼奇、比達爾、奧邦納、伊斯拉、阿薩莫阿等知名球員,而在這五名球員身上,尤文圖斯就花費7440萬歐元。
記者觀察
足球不是一門簡單粗暴的生意
◎每經記者 孫宇婷 實習記者 蔡鼎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自曼聯2012年重啟上市以來,除在2015財年營收和凈利潤出現回調外,其余財年營收增長穩定。上個賽季,曼聯在歐冠小組賽便遭淘汰、歐聯杯1/8決賽輸給利物浦、英聯賽杯第四輪出局、英超排名第五,僅在足總杯中奪冠,但這卻絲毫不影響曼聯整個財年的盈利水平。
從曼聯最新發布的2016財年報告看,截至今年6月30日,曼聯實現凈利潤3640萬英鎊,贊助商貢獻的收入居功至偉,除與阿迪達斯開啟全新球衣贊助外,俱樂部還在這一財年內與14個國家和地區的贊助商開始正式合作關系。從賺錢能力看,曼聯堪稱一部強大的印鈔機。
德勤的俱樂部報告指出,由于曼聯集團成熟的商業模式,即使俱樂部無緣歐足聯賽事——比賽日收入和電視轉播權收入隨之出現下滑,也無礙俱樂部在財年實現盈利。換句話說,憑借日積月累的口碑和底蘊,曼聯如今已經遠遠超越了一家職業足球俱樂部原本所承載的內在價值——它已經成為一個具有獨特品牌效應,一個蘊含著豐富的、多元化的社會價值的公共體育載體。
若論情懷,多特蒙德無疑是一個典型。長久以來,“大黃蜂”的威斯特法倫球場(多特蒙德主場)的南看臺都是全歐洲乃至世界最著名的球場之一,更是眾多做客球隊的夢魘。光是這一個看臺,就能容納25000名球迷,而且沒有任何座位,球迷全部站立觀看。就是在這座人口不到60萬的城市,每逢多特蒙德主場迎敵,都有8萬名以上的球迷觀戰,整個球場被黃色(多特蒙德隊服顏色)淹沒。球迷澎湃激昂的情懷催生了難以匹敵的主場文化,讓多特蒙德俱樂部的比賽日收入得到了最基本的保障。
顯然,投資俱樂部已不是一道簡單的數學題,這背后裹挾著品牌和情懷的力量,讓足球文化顯得更加包容和多元,這也是足球的魅力所在。
最后回到中資財團的話題上。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粗略統計,在德勤出具的2014~2015賽季總收入排名前30的俱樂部中,有6家俱樂部身后出現了中資的身影。這六家俱樂部分別是曼城(第6,4.635億歐元)、AC米蘭(第13,1.991億歐元)、馬德里競技(第15,1.871億歐元)、國際米蘭(第19,1.648億歐元)、阿斯頓維拉(第23,1.488億歐元)以及西布朗(第29,1.266億歐元)——這6家俱樂部有半數來自英超或英冠聯賽。
一位曾參與過多起海外俱樂部收購案的投行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收購海外俱樂部賺錢談何容易,代價大,風險也不小,僅憑一腔熱情和興趣是不夠的,所以出手前一定要想清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