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9-27 01:23:24
9月26日,小米科技上線互聯網股權融資平臺“米籌金服”,并挖來原上海市金融辦市場處副處長趙明輝擔任首席執行官。至此,小米成為繼百度、騰訊、阿里、京東等互聯網企業后,又一家正式進軍股權融資行業的互聯網公司。而光從米籌金服這四個字就可以看出,這是雷軍對標螞蟻金服的一個新平臺。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斯 蔣佩芳
每經記者 張斯 蔣佩芳
雖然小米手機今年的銷售不怎么樣,但這并沒有阻擋雷軍在“互聯網+”方面的步伐。
9月26日,小米科技上線互聯網股權融資平臺“米籌金服”,并挖來原上海市金融辦市場處副處長趙明輝擔任首席執行官。至此,小米成為繼百度、騰訊、阿里、京東等互聯網企業后,又一家正式進軍股權融資行業的互聯網公司。而光從米籌金服這四個字就可以看出,這是雷軍對標螞蟻金服的一個新平臺。
和傳統企業和傳統銀行相比,互聯網企業在金融方面的運作就是互聯網+,即創造新的金融場景,將支付等金融應用嵌入到場景,重塑金融生態。
事實上,隨著人們應用互聯網金融服務的領域越來越廣,消費習慣也越來越深入人心,無論是傳統金融機構還是互聯網公司,都希望能分食互聯網金融這塊大蛋糕。以BAT三巨頭為例,三家公司均已在互聯網金融領域落下旗子。其中,螞蟻金服在短短的三年間,就已經完成了全牌照的布局,甚至在某些新興的產品領域上已經遙遙領先。
緊跟阿里的騰訊,也在2013年初就開始布局,目前已獲得支付牌照、小額信貸牌照、基金銷售支付牌照、民營銀行牌照等。此外,還有一個很典型的案例,那就是當初陷入電商競爭困局的京東,在擁抱互聯網金融之后,京東的發展道路更寬了。這或許也是小米哪怕面臨困難重重也要邁入金融領域的原因之一。
根據企鵝智酷研究報告顯示,互聯網公司在選擇開展金融業務時,有三種考慮。一是靠金融業務本身獲得直接收益,稱之為“收益增強”。二是通過提供金融服務增強原業務體系收益能力,即“業務增強”。三是“生態增強”,這種布局更看重金融業務未來在生態體系中的價值。
而無論哪種考慮,場景是互聯網公司撬動金融業務價值的核心。只有打通了可以觸達這些資產的場景,才能用數據實現風險資產的定價,完成整個業務鏈條。
當下,不管是根植于阿里巴巴的“余額寶”和“花唄”,還是根植于京東旗下的“京東白條”,均是基于強大的消費場景,疊加強大的流量支持,使得消費金融業務發展迅猛。
近日,京東金融宣布“白條”與銀行合作的聯名電子賬戶——“白條閃付”正式上線,該賬戶通過銀聯云閃付技術,實現在全國約1900萬臺的銀聯閃付POS機上使用,覆蓋了800多萬家商戶,這種移動消費金融體驗將滿足人們衣、食、住、行等多種類型的消費需求。
按照易觀公布的《中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6年第1季度》報告,支付寶和財付通的市場份額分別是63.41%和23.03%,也就是說,這兩大第三方支付平臺幾乎占據移動支付90%的市場份額,剩下的10%則由其他多家平臺瓜分。
傳統商業巨頭加入戰局
萬億空間的消費金融市場不僅吸引了BAT及京東等網絡巨頭加緊布局,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傳統商業巨頭進入互聯網金融行業,而這塊蛋糕也成了他們的利潤增長點。
正在加速布局第四次轉型的萬達集團從來不掩飾在金融方面的野心,萬達發力消費金融同樣基于既有的海量客戶資源,疊加旗下商場、院線、酒店等使用場景,將線下消費場景與線上消費平臺連接起來,完成萬達體系線上與線下資源的互動,形成交易閉環,而其目標群體可達2億人。
不久前,在萬達商業年會中,萬達金融集團首次全面亮相,包括快錢、萬達網絡信貸、萬達財富、萬達征信、百年人壽等金融機構成員,圍繞優勢傳統業務不斷打造金融閉環的萬達,如今金融集團布局已經完成。
2015年下半年,王健林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對金融集團有很大期許,認為萬達未來價值最大的就是這一板塊。將來萬達文化集團的總市值和收入跟萬達商業有得一比,甚至有超過的可能,但我認為萬達金融將來比這兩家都大。”
資料顯示,2015年3月,萬達集團在上海低調成立了萬達互聯網金融服務(上海)有限公司,最初注冊資本4億元,股東只有一個——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當年6月,這家新公司的注冊資本從4億元增加到了50億元。
萬達大手筆投入金融板塊,看中的正是體驗式消費的巨量市場。移動互聯網正進入O2O時代,在數十萬億元的國內消費市場中,體驗式消費占據了近三分之二的規模,未來的機會在于實現體驗式消費的智能化。而萬達集團擁有全球最大的線下消費平臺之一,萬達電商想要發展O2O,從線下往線上走的戰略企圖已經十分明朗。
“目前快錢依托萬達場景已經收集和建立起海量消費數據和行業數據,通過挖掘數據了解不同地區的消費喜好,快錢在不同場景下的金融服務可以更加精準和全面。”快錢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用戶行為變化產生金融服務的新趨勢,而中國中等收入人群的崛起,使傳統商業和金融看到了最大的成長機會。
快錢方面指出,近年來,傳統企業乃至互聯網企業都在面臨著重大的融合或轉型。包括現在已經相對比較成功的互聯網企業同樣面臨巨大的壓力,而通過快錢,萬達補齊了商業生態中的金融一環,目標是成為全球化的互聯網+消費平臺。
此前,快錢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關國光預言,在未來,“最值錢的東西”是線上線下融合的開放平臺,數據的運營能力和場景的控制能力,還有混業,即綜合性金融產品和服務在合規的框架下健康地發展。
海爾也在去年12月悄然開始了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布局,在海爾旗下海融易CEO王偉看來,盡管互聯網金融競爭將越發激烈,但未來互聯網金融市場依然龐大,每一個領域都會有很多機會。與京東金融、螞蟻金服等相比,海爾打造的海融易平臺低調很多。據了解,由海爾投資的海融易公司短短10個月時間成交額即將突破25億
元,注冊用戶150萬人。
在業內人士看來,互聯網金融向傳統經濟的滲透,造就出未來十年最重要、最龐大的趨勢性機會。而隨著各大巨頭紛紛布局,萬億消費金融市場將加速開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