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9-28 20:36:36
9月26日,華神集團(000790,SZ)宣布其證券簡稱正式更名為泰合健康,這是四川“泰合系”2015年8月底實際控股華神集團之后邁出的重要一步。
每經編輯 杜冉樂
每經記者 杜冉樂
9月26日,華神集團(000790,SZ)宣布其證券簡稱正式更名為泰合健康,這是四川“泰合系”2015年8月底實際控股華神集團之后邁出的重要一步。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新公司名稱及經營范圍來看,仍舊保留了原來的醫藥醫療業務,這與大健康密切相關,此外,房地產開發、物業管理等房產業相關業務也依然在列,該業務也正是四川泰合置業集團的主營業務。
“泰合系”入主以來,從獨立參與定增為華神集團原有醫藥業務“輸血”到并購四川旺林堂藥業,但這兩件大事均胎死腹中。按照泰合健康的說法,明確將發展大健康產業作為戰略規劃核心。
大健康產業離不開房地產等。作為泰合健康間接控股股東的四川泰合置業集團,擁有房地產、酒店、金融等業務,讓外界對其注入優質資產上市產生了更多想法。
華神更名轉型大健康
2015年8月底,泰合健康公告稱,四川泰合置業集團(以下簡稱泰合集團)通過受讓華敏投資持有的四川華神48%股份,受讓周蘊瑾持有的24%股份后合計持有四川華神集團72%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四川華神集團為泰合健康控股股東,這意味著四川泰合集團成功入主泰合健康,并成為其間接控股股東,間接控股比例約18%,實際控制人為泰合集團掌舵人王仁果與張碧華夫婦。
不久,泰合健康董事會高管原班人馬曾先后密集辭職,增補泰合集團王仁果、王可澄等為該公司董事,其中王仁果被推選為董事長等該公司要職。
彼時,泰合健康旗下的主業為醫藥制造業和建筑鋼結構,去年10月份其對外拋出了擬向間接控股股東泰合集團實施權益募資4.3億元的定增預案,主要用于旗下三七通舒國際化項目、營銷網絡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對此定增計劃,泰合健康解釋說,根據“積極發展醫藥產業、聚焦現代中藥、打造三七通舒膠囊現代中藥大品種”的戰略目標,該公司目前正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
按照定增計劃,泰合集團直接認購泰合健康5041萬股,直接持有其10.47%股權,合計控制其26.66%的股權。
今年上半年,泰合健康擬調整上述定增預案,涉及多項議案須經股東大會審議,但有四項均未獲通過,主要來自中小股東投了反對票。
8月份,泰合健康決定終止上述定增預案,并撤回了定增預案申請。此外,泰合健康還終止了對四川旺林堂股權的并購動作。
一位已離職的泰合健康高管表示,相關業務推進乏力。此前,外界曾猜測說,泰合集團入主后會立馬啟動華神重組,尤其是會注入泰合置業,因為泰合置業開發房地產需要很多錢,但一直未有消息。
但隨著泰合健康披露今年半年報,其自曝將發展大健康產業作為戰略規劃核心,而泰合健康近日更名又進一步印證了該戰略規劃。
引泰合資產重組猜想
記者注意到,華神集團名稱由“成都華神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成都泰合健康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泰合健康。
從經營范圍來看,列在最前面的是高新技術產品開發、生產與經營,該業務應為華神鋼構,其次是中西制劑、原料藥的生產,藥業技術服務和咨詢,商品銷售,該業務應為華神生物與華神藥業,第三是物業管理(憑資質證經營)、咨詢及其他服務,最后是房地產開發(憑資質證經營)。
已改版上線的泰合集團官網顯示,其總部已從成都搬到香港,截至今年6月底總資產突破600億元,宣稱已控股兩家上市公司,旗下業務涉及金融、地產、教育、文旅與大健康五大板塊。
據泰合健康此前經修訂后的定增預案對外透露,泰合集團旗下涉及21家子公司,其中涉及房地產公司9家、酒店管理企業3家、金融企業2家,還有一家名為“恒豐物業”的企業。
上述定增預案還透露,2014年底時的泰合集團總資產才90.7億元,僅一年半時間已暴增5倍。
記者梳理資料發現,泰合最近投資軌跡明顯在加大康體項目,尤其是今年8月份與都江堰市政府簽署了“青城山國際旅游度假區””合作項目,號稱攜手366億元產業資本投資打造以山水文化為主題的“大青城”國際生態康養度假生活模式。
一位接近泰合集團的成都知情人士透露,此前泰合旗下地產項目曾陷入資金困境,今年以來突然崛起,讓外界感到有些驚訝,這與老板的資本運作能力關系很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