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0-14 01:25:37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本周四A股震蕩后微升。其中,滬綜指收揚0.09%至3061.35點;深證綜指微升0.11%至2049.31點,成交有所放量。
近期的消息風口除樓市調控外,無疑就是“市場化債轉股”了。熱點之所以是熱點,相關公司數量的多寡其實也是十分重要的。一般而言,隨著時間的推進,涉及債轉股的公司會越來越多,屆時炒作資金可選擇面就變廣了,分攤到每只個股上的資金就會變少。因此我相信:對于債轉股題材,投資者若不認可這個東西,那就一直不做好了;如果是認可的,那么要做就得趁早,晚了就更可能淪為接盤俠。
海關總署昨公布:以美元計,9月出口同比降10%,遠不如預期的降3.3%及8月的降2.8%;9月進口降1.9%,亦不如預期的增0.6%及8月的增1.5%。上述數據無疑比較疲軟,這可能為不斷貶值的人民幣帶來更多壓力,但該壓力也不會太大。
不過,這些外貿數據應有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在內,所以多少也削弱了美聯儲加息理由。早在去年,美聯儲就曾以中國為借口而推遲加息,所以萬一中國經濟不景氣進一步惡化,或者樓市波動劇烈,那么美聯儲貨幣政策又可能生出變數。
昨人民幣中間價繼續貶值,但幅度有所收窄,人民幣最新中間價為6.7296,離6.73僅半步之遙。由人民幣走勢看,下一強支撐位在6.83,人民幣曾于2008年至2010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在這個區域橫走了兩年。個人相信,只要人民幣能守住6.83,甚至是7,市場預期便還不至于產生劇烈變化。
在樓市調控、進出口不振的大背景下,政府多半會拉動些產業以對沖經濟下行壓力。以目前情況及最新消息面看,PPP概念及相關受益股可能會有些機會,有心的投資者不妨在充分研究的前提下適度布局。就PPP題材來說,個人認為要比債轉股題材健康。
大盤近期沖高后,已經連續橫走了幾天。由量能與時間來看,股指或許還有些上沖機會,短線先看能否封閉3079點那個跳空缺口。大盤能否走得更遠,應極大地取決于樓市資金到底有多少肯進入股市,而看清這個可能還需要些時間。
筆者已在微信平臺開辟專欄,讀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