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0-23 16:54:24
特斯拉早早就大肆宣傳有神秘產品要發布,可是到了約定時間,竟吊足了大家的胃口要延遲發布,這確實符合馬斯克的一貫做派。不過10月20日,特斯拉放了個大招,稱要完全實現自動駕駛。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段思瑤
特斯拉早早就大肆宣傳有神秘產品要發布,可是到了約定時間,竟吊足了大家的胃口要延遲發布,這確實符合馬斯克的一貫做派。不過10月20日,特斯拉放了個大招,稱要完全實現自動駕駛。
這意味著特斯拉要越過自動駕駛三、四階段,直接跳到第五階段完全自動駕駛。當大家還在討論搭載在model X上的自動輔助系統安全不安全時,特斯拉就要扯著襠跨向更高階段。
我只想弱弱得問一句:馬斯克你的老毛病是不是又犯了?
從特斯拉向外公布的內容來看,其全部在售的特斯拉車型(包括尚未發售的Model 3)均將搭載支持全自動駕駛的硬件設備。
新的硬件包括8個攝像頭以及12個傳感器,車輛能夠實現360度視野。
先前特斯拉的車型上,都配備了一個向前識別的攝像頭,一個前向主雷達和若干個近距離超聲波傳感器。
在佛羅里達的車禍里,就是這個主要的攝像頭沒有識別前方的貨柜車。
難道我們心心念念的一邊開車,一邊坐在車里開Party的時代就要來臨?
不過,各位看客不要心急,特斯拉的對手們已經躍躍欲試,坐等自動駕駛這場戲怎么演。
Uber:最近幾年不可能實現
針對特斯拉10月20日在其官方網站上正式放出了打車業務頁面,并透露具體細節將在明年正式公開。
Uber首席執行官特拉維斯·卡蘭尼克立刻予以反擊,現在談自動駕駛取代司機還為時過早了一些,自動化技術的發展目前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想要讓司機下崗,取而代之,至少在最近的幾年里完全沒有可能性。
谷歌:不比速度拼數據
谷歌和特斯拉之間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日前Google 宣布自己的無人駕駛汽車剛剛完成 200 萬英里道路行駛里程,過了幾天馬斯克就在個人 Twitter 上宣布:特斯拉 Autopilot 發布后的 1 年中累計行駛里程已達到 2.22 億英里。
這兩家明里暗里都在暗暗較勁,不過谷歌在人工智能及數據方面確實比特斯拉要高明很多。
舉一個例子,最近 Google 發布了一款新版本的神經機器翻譯系統,宣稱該系統的翻譯質量接近人工筆譯,在多數人體驗之后都表示眼前一亮。
靠做數據發家的谷歌,與特斯拉的差距或許就是一輛量產車。
傳統車企:我們奉陪到底
傳統車企耕戰市場多年,并不會因為新興技術而輕易放棄。目前傳統車企在鞏固原有領域外,轉戰自動駕駛的傾向越來越強。
例如奔馳、寶馬、豐田這些傳統車企巨頭自動駕駛已經發展到二、三階段,預估在2021年推出量產車型,另外各大傳統車企相互合作,在自動駕駛領域和電動車市場看樣子要和特斯拉等企業一拼到底。
不過,最近有業內人指出,在無人駕駛行業傳統汽車廠能做的事情不多,未來可能淪為代工廠。
新興車企:我們已實施“圍剿”計劃
這里所指的新興車企是指樂視、百度能進入自動駕駛領域研究時間較短的企業。
近日以蔚來汽車、樂視和Ativea三家對特斯拉展開了“圍剿計劃”,蔚來汽車近日曝光了量產超級跑車的照片,Atieva也公布了新車Atvus的設計渲染圖,而此前Faraday Future也被拍到在進行量產車的路測。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公司產品一經亮相就將矛頭直指特斯拉。
蘋果:我先走一步,你們繼續拼
特斯拉的這些對手們,最可惜的就是蘋果了,馬斯克還一直將蘋果作為特斯拉最大的對手,不過兩家還沒拼出個高低,蘋果就宣稱要將造車計劃擱淺。特斯拉你就偷著樂吧。
有了這些對手的競爭,再加上自動駕駛致死事故,特斯拉的日子并不好過。
不過,據彭博社稱,在美國的高端汽車市場目前Model S在大型高端汽車的占比為32%,銷量年增長率達59%,今年第3季度Model S的銷量是寶馬7系2.5倍多。
在美國本土的表象并不能代表全部,畢竟在德國已經嚴禁特斯拉宣傳自動駕駛,在英國特斯拉又遭起訴,所以特斯拉的前途并不好決判。
因此未來,特斯拉在全球其他市場的表現只能靠時間來印證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