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6-10-28 08:30:59
作為對科技創新公司投資最為激進的企業風投之一,英特爾投資已在全球57個國家對安全軟件、可穿戴技術、數碼媒體等領域超過1440家公司投入了約116億美元。據海外媒體報道,收購電腦視覺領域的初創公司Movidius;和亞馬遜共同投資加拿大初創科技公司Thalmic Labs;投資中國大數據存儲公司中科開迪……這些都是英特爾投資在9月內完成的事。
最近,美國科技股接連上演創新高的戲碼。雖然在股價上沒有那么強勁的表現,但科技巨頭英特爾正默默走在自己的突圍之路上:變身激進風投,大手筆的收購也很搶戲。
作為對科技創新公司投資最為激進的企業風投之一,英特爾投資已在全球57個國家對安全軟件、可穿戴技術、數碼媒體等領域超過1440家公司投入了約116億美元。據海外媒體報道,收購電腦視覺領域的初創公司Movidius;和亞馬遜共同投資加拿大初創科技公司Thalmic Labs;投資中國大數據存儲公司中科開迪……這些都是英特爾投資在9月內完成的事。
去年,英特爾投資了63家公司,而今年以來只投資了31家公司,但投資額僅僅比去年低了6500萬美元。不過,有投資者依舊擔心英特爾的投資節奏將大幅放緩。英特爾高級副總裁兼英特爾投資總裁Wendell Brooks對此回應:“我們不僅不會拋售投資資產,還會繼續保持之前的投資節奏,大約每年新增投資3到5億美元。”
如今,PC巨頭正在進行艱難的轉型,這個階段被稱為“后PC時代”,PC的巨頭們還是在強壓之下紛紛尋找出路,裁員、拆分業務、出售非核心部門、轉型新領域等都已經成為常用手段,英特爾自然開始轉型。根據英特爾最新公布的業績來看,英特爾正瞄準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物聯網新興的風口。與此同時,英特爾早已不再僅僅是一家芯片制造業巨頭,更像是一位在科技市場都非常活躍的創業投資人。不過,有分析人士擔心,雖然英特爾目前已經有了明確的轉型路線,但其注定要為新興業務的增長付出巨大的代價:既要承受PC市場疲弱帶來的沖擊,又要接受大手筆投資不一定會給公司帶來可觀收入的風險。此外,傳統PC廠商轉型人工智能、無人駕駛等領域時,總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窘境。
與英特爾類似,惠普公司此前宣布成立惠普科技風投公司,該投資機構將瞄準處于早期階段的公司,它們開發的技術可能有助于惠普本身的業務。
如今,全球企業在技術領域激烈角逐。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預計,在軟件和IT服務營收增長驅動下,2017年全球企業在IT方面的支出將高達3.5萬億美元。那么,“錢”將投向何處?有海外媒體列出明年最“賺錢”的幾大科技趨勢:包括人工智能和先進的機器學習、物聯網、虛擬與增強現實和區塊鏈以及分布式賬本等。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