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理財.頭條

          每經網首頁 > 理財.頭條 > 正文

          定增賺錢不容易了! 多公司發邀請應者寥寥

          上海證券報 2016-11-02 10:33:21

          隨著監管層力推定增市場化,定增暴利時代已逐漸過去。一位專做定增市場的投資機構人士表示,A股定增市場確實在分化,保底的項目還是有資金搶,這部分大約占整個定增市場近40%,剩余的市場化定增項目已經比較難發。這樣的“意外”(募資額縮水)無疑打亂了這些上市公司原來的投資計劃。

          曾幾何時,A股定增一票難求,如今卻有公司遭遇“門前冷落車馬稀”的尷尬,邀請上百家合格投資者參與認購,最后只有寥寥幾名投資人響應;而這種現象近期悄然增多。與此同時,最終定增募資金額遠低于計劃的狀況也屢屢出現,芭田股份實際募資甚至僅為原計劃的10%。

          記者粗略統計發現,自2016年7月至今,深市約有21家公司披露非公開發行股份變動報告,其中,芭田股份、全志科技、武漢凡谷發生了前述的“意外”;同期,在滬市46家發布定增發行情況報告的公司中,巨化股份、曙光股份也遭“意外”跳單。為何定增江湖變得如此寒冷?

          應者寥寥

          從披露的情況看,目前上市公司定增股發行期間,發行人及主承銷商向證監會認定的合格投資人發送《非公開發行股票認購邀請書》,大多都在100名以上,如江淮汽車112名、格力地產106名、長海股份148名、全志科技139名等;芭田股份則向275名符合條件的投資者發送了《認購邀請書》;星宇股份則向317名合格投資者發出了《認購邀請書》。

          但是,發出的多并不意味著響應一定就多。雖然星宇股份向317名特定對象發出的《認購邀請書》換回了數量頗多的32單《申購報價單》,但是,芭田股份的275名邀請卻只有1 家投資者響應;全志科技首輪投資者詢價也只收到1名投資者報價;武漢凡谷的披露頗為“技術”:“在詢價對象中,此價格(記者注:指發行價14.79元/股)對應的有效認購金額為13000萬元。按照價格優先的原則,深圳市架橋富凱九號股權投資企業(有限合伙)獲得足額配售。”

          巨化股份的定增在首輪詢價時出現過無人響應的情況,最后,通過追加認購,才獲得金發科技實際控制人袁志敏等3名投資者的參與。

          曙光股份的定增則遭遇“跳單”。根據公司披露,“中投協未向上述專用賬戶(指主承銷商開立的專用賬戶)繳款,安吉泰克、國潤創投、勝輝投資、和創軟件、徐雙全和王占國未將認購本次非公開發行股份的惠州市億能電子有限公司42.215%股份變更至曙光股份名下,未按約履行股份認股義務,故視為中投協、安吉泰克、國潤創投、勝輝投資、和創軟件、徐雙全和王占國放棄本次發行的認購。”曙光股份的認購投資者最后只剩下2名。同樣被“跳單”的還有廣電網絡的定增,公司稱康盛投資、國泰君安資管-君享新發計劃未向保薦人(主承銷商)為本次發行開立的專用賬戶繳款,并向發行人與主承銷商表示不參與本次非公開發行,也導致廣電網絡最終參與定增的投資人減至3名。

          募資額縮水

          顯然,伴隨著投資人的冷眼旁觀,這些上市公司的募資額也出現縮水。但讓人沒有想到的是,縮水最高者居然跌去了九成,只募集到原計劃的十分之一。這其中包括芭田股份和武漢凡谷。

          根據披露,芭田股份本次定增在詢價規定時間內僅收到1家投資者回復的報價單,由于投資者認購不足,經證監會同意,公司啟動追加認購程序,但追加認購期間無投資者參與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認購。最終,發行人及主承銷商以全部有效申購的投資者的報價為依據,確定本次發行價格為12.06元/股,唯一認購的合格投資者為紅塔紅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至此,芭田股份此次定增募資金額總計1.6億元。芭田股份原計劃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6億元,用于貴州二期項目、智慧芭田大數據綜合平臺項目、補充流動資金等。

          同樣,武漢凡谷原計劃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3億元,投入數字移動通信天饋系統電子生產擴建二期項目、數字移動通信天饋系統一體化加工擴建二期項目、新型介質開發及一體化加工擴建項目、自動化工程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等,但在只有深圳市架橋富凱九號股權投資企業(有限合伙)1名投資人認購的情況下,最終募資總額僅為1.3億元。

          雖然募資額縮水程度不及芭田股份和武漢凡谷,但全志科技原計劃定增募資總額不超過10.44億元投向汽車電子終端處理器芯片項目、消費級電子終端處理器芯片項目、虛擬現實終端處理器芯片項目三個看上去頗為熱門的項目,最終也只有2名投資人北京芯動能投資基金(有限合伙)和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追加投資人)參與,實際募資凈額還不到4億元。

          與全志科技相似,大東方原計劃定增募資不超過11億元,將用于“汽車后市場綜合服務O2O平臺建設項目”、“三鳳橋食品O2O綜合服務平臺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項目”,然而,當公司向20家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10家證券公司、5家保險機構投資者、以及截至2016年7月15日公司前20名股東和已經提交認購意向書的43名投資者發出《認購邀請書》后,只有鵬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國際集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2家投資者申購并參與報價,最終實際募集資金總額為4.1億元。

          這樣的“意外”無疑打亂了這些上市公司原來的投資計劃。如全志科技就披露稱,選擇將所募資金全部投入汽車電子終端處理器芯片項目。

          定增市場分化

          盡管上述定增遇冷案例較為極端,但這無疑是定增市場的一個新動向。

          一位專做定增市場的投資機構人士表示,A股定增市場確實在分化,保底的項目還是有資金搶,這部分大約占整個定增市場近40%,剩余的市場化定增項目已經比較難發。從資金面角度而言,銀行資金收緊是一個重要因素。

          此外,監管層對定增市場的規范及力推市場化發展之政策意圖,也對此前火爆的定增市場有一定“冷卻”作用。本報曾在今年3月報道了《制度套利成往事 三年期定增盛宴遭撤席》。當時多家投行人士表示,監管部門對A股定增進行了窗口指導:鼓勵一年期定增再融資項目按照發行期首日作為定價基準日,審核從寬;要求三年期項目增加“七折底價”條款,尤其價差大的項目審核一律從嚴。在2016年初的窗口指導中,監管部門開始在再融資審核中引進對保薦機構、保代、內核負責人的專項問核。

          “隨著監管層力推定增市場化,定增暴利時代已逐漸過去。我們參與定增已開始比較謹慎,對公司及價格都非常敏感。”有私募人士如此表示。

          責編 何小桃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定增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在线观看 | 亚洲成成熟女人专区 | 在线亚洲97se亚洲综合在线 | 亚洲日韩在线不卡 | 亚洲h成年动漫在线观看 | 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