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 2016-11-14 16:43:48
儲蓄難以大規模轉化為股本投資,說到底源自直接融資市場發育不成熟。要消除種種障礙,關鍵在于健全直接融資平臺,建立強大完善的資本市場。
儲蓄難以大規模轉化為股本投資,說到底源自直接融資市場發育不成熟。要消除種種障礙,關鍵在于健全直接融資平臺,建立強大完善的資本市場。應根據市場的成熟程度循序漸進,先“渠成”,再“水到”,從而實現“儲”變“股”的有序引導。
手上有閑錢,是存銀行還是買股票?對個人或家庭來講,這是一個理財問題。然而,從更宏觀的層面看,這是一個關乎金融結構優化和經濟模式轉型的大命題。正因為此,近日發布的《關于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的意見》明確提出,有序引導儲蓄轉化為股本投資。寥寥數語,卻受到格外關注。
老百姓有錢偏愛放在銀行,這一傳統已延續多年。近幾年來,雖然情況有所改觀,但并未發生根本性變化。一直維持在高位的儲蓄率,很長一段時間里是我國發展的一大優勢。通過銀行的間接融資渠道,居民儲蓄轉化為各類貸款,為經濟增長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
不過,過高儲蓄率也有負面作用。大量儲蓄資源集中于銀行體系,經濟發展過于依賴間接融資,是推動高杠桿形成的重要原因,成為經濟穩定運行的風險隱患。更重要的是,高儲蓄率支撐的間接融資,與投資拉動為主的增長模式更適應,而新興產業和小微企業融資,就沒有以前那么靈光。當下經濟運行中貨幣寬、資金多與融資難、融資貴的“兩難”揮之不去,表明資金進入實體經濟的渠道已不那么通暢,金融結構需要一次深刻變革。儲蓄轉化為股本投資,就是這個變革的關鍵點之一。
其實,這些年來,老百姓的儲蓄也出現過幾次“大搬家”浪潮,但最終沒成氣候,股票融資在社會融資中所占的比例依然較低。儲蓄難以大規模轉化為股本投資,與一些“攔路虎”的存在有很大關系。
回報低。銀行儲蓄的利息雖不高,有時甚至跑不贏通脹,但總歸有幾個百分點。相比之下,股本投資沒有承諾的保底收益,能獲得多少回報,與企業經營狀況相關,也與其分紅策略相關。以目前上市公司的分紅情況看,股息率超過銀行儲蓄利率的上市公司還是“稀有品種”。從獲取長期穩定回報的角度看,存銀行或買其他低風險理財似乎是更理性的選擇。
渠道少。對于普通百姓而言,觸手可及的股本投資方式大概只有股市,買股票基金也只是間接投資股市。這兩年,新三板等多層次的市場發展很快,但較高門檻讓大多數個人投資者無緣進入。而諸如私募股權投資、創業風險投資等,與老百姓的距離就更遠了。
風險大。回顧這幾次儲蓄“搬家”,很大程度都與股市上漲有關。股本投資除了分紅回報外,還有本身價格波動帶來的資本利得。在短期上漲預期的吸引下,會有部分資金從銀行體系轉移出來。然而,如果這種上漲不能持久,或者在上漲后又出現劇烈波動,反而會對儲蓄轉向股本投資的熱情帶來更大抑制。畢竟,百姓儲蓄不僅是用來投資的閑錢,它還帶有很強自我保障功能,穩當是非常重要的。
說到底,這些問題源自直接融資市場發育不成熟。要消除種種障礙,關鍵在于健全直接融資平臺,建立強大完善的資本市場。比如,構建多層次的市場體系,讓各路資金各得其所,找到適合自己的股本投資場所;再如,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增強上市公司主動回報股東意識,讓股本投資具備持久吸引力。針對股本投資門檻高、風險高,需要大力發展養老金、企業年金等機構,通過專業化、分散化投資,讓普通百姓也能從股本投資中獲得可靠收益。這其中尤應注意的是,股本投資天然具有高風險特性,容易形成跟風,如果普通投資者一哄而上大規模參與,也可能帶來種種問題。根據市場成熟程度循序漸進,先“渠成”,再“水到”,如此方能實現“儲”變“股”的有序引導。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