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6-11-28 09:24:52
下半年險資舉牌進入“高發期”。其實,險資已非此前的“野蠻人闖入”,主旨也并非都是爭奪股權,而配置需求更重。出于不同偏好,險資舉牌逐漸形成三大流派。
下半年險資舉牌進入“高發期”,在A股市場掀起驚濤駭浪,儼然成為市場的一方“豪俠”。其實,險資已非此前的“野蠻人闖入”,主旨也并非都是爭奪股權,而配置需求更重。出于不同偏好,險資舉牌逐漸形成三大流派,以安邦系、寶能系為代表的“深藍派”偏好金融、地產等典型藍籌龍頭;以陽光系為代表的“高現派”比較偏好商業貿易、食品飲料等現金流充分的消費股;以中融系為代表的“成長派”鐘情TMT類高成長品種。三大流派論劍A股,鑄就市場投資新格局。
高現派:進可攻退可守
與其他機構投資者不同,保險資金規模大、期限長、穩定性高。憑借資金集中度和穩定性的優勢,險資對于銀行、地產等板塊已逐步獲得定價權,將引導市場對低估值藍籌板塊進行重新定價。此外,行業進入大并購階段,金融資本在此階段可深度參與并推進產業整合升級。
即便同為險資,各自偏好亦不同,形成“高現派”、“深藍派”和“成長派”三大流派鼎足之勢。其中“高現派”以高現金流為依靠,講究的是“進可攻退可守”,其掌門人是陽光系。
伊利股份此前公告,截至9月14日,陽光保險合計持有3.03億股,占總股本5.0%,直逼公司第一大股東。陽光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分紅保險產品和陽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傳統普通保險產品分別持有承德露露411.26萬股和7245.49萬股,占流通股比例為0.42%和7.41%。陽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傳統保險產品分別持有鳳竹紡織和中青旅1360萬股和3620萬股,占流通股比例分別為5.00%和5.15%。
深藍派:藍籌中偏愛龍頭
“險資愛藍籌”已成A股市場“公理”,出于資金安全的考量,對長期穩定回報的追逐使得保險資金整體偏愛藍籌股。不過,藍籌股也有成色之分,以安邦等為代表的“深藍派”追逐的是典型的“深藍股”,即藍籌行業中的龍頭公司。
從三季報保險公司重倉流通股來看,寶能系旗下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海利年年持有萬科A3.50億股,占流通股3.60%。在“寶萬之爭”時,前海人壽為寶能系舉牌萬科A立下汗馬功勞。
中國建筑日前收到安邦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通知,截至11月17日,安邦資產通過“安邦資產-共贏3號集合資產管理產品”持有公司普通股15億股,占公司普通股總股本的5.00%。中國建筑11月24日再次收到安邦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通知,截至11月24日,安邦資產通過“安邦資產-共贏3號集合資產管理產品”持有公司普通股30億股,占公司普通股總股本的10%。短短幾個交易日里,“深藍派”掌門人安邦系花費上百億。
成長派:受高估值困擾
從三季報保險公司重倉流通股來看,中融系是險資中成長股的大本營,無愧于成長派掌門人。
三季度,以“中小創”為代表的成長股表現低迷,遲遲未能迎來補漲行情,中融人壽承擔的壓力加重。中融人壽2016年一季度末、二季度末的綜合償付能力分別為-18.22%和-18.16%。保險資管人士認為,這與中融人壽此前投資真視通、天孚通信、鵬輝能源等股票浮虧可能存在關系。保監會已勒令其停止開展新業務、增設分支機構和增加股票投資。不過,中融人壽在三季報中表示,9月公司股東增資40億元,待保監會批復,如果40億增資計入實際資本,則三季度末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28.88%。
目前全部A股平均市盈率在19倍左右,略低于20倍左右的歷史均值,但成長股局部高估的特征依然明顯。以小盤成長股為代表的創業板為例,指數近期持續疲軟,整體市盈率在66倍之上,估值過百倍的股票不在少數。入駐小盤成長股的中小險資也深受高估值困擾。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